喝水喝湯方法不對,竟招癌!有人天天都在做,趕緊改!

都說人倒黴的時候連喝水都塞牙,據說人更更更“倒黴”的時候,喝水都可能得癌!

猜猜為啥?

用了不合格的杯子?

不是。

喝了不乾淨的水?

也不對!

這個人本來就得癌了?

並沒有!

......

好了好了,不賣關子了,真正答案是人人都會用到的——熱水啦!

這樣喝熱水、熱飲,真的會致癌

喝水喝湯方法不對,竟招癌!有人天天都在做,趕緊改!

喝熱飲致癌,有兩個前提:“大於65℃”和“經常喝”。

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發佈的一項報告中警告:“飲用65℃以上熱飲有致癌風險”。這份評估報告發表在權威雜誌《柳葉刀腫瘤學》上:在土耳其、南美洲國家以及中國,這些地區的人們習慣飲用65℃或70℃以上非常熱的水、咖啡或茶,其罹患食管癌的風險也隨之升高。 就這樣,溫度超過65℃的熱飲,與高溫油炸食品、油煙和備受爭議的紅肉一同站在了2A類致癌物(對人很可能致癌)的隊伍裡。

接下來再說說,溫度超過65℃的熱飲是怎樣引起食管癌的:

喝水喝湯方法不對,竟招癌!有人天天都在做,趕緊改!

我們的口腔和食管表面覆蓋著嬌嫩而脆弱的黏膜,適宜的進食溫度是10~40℃,能耐受的高溫也只在50~60℃,超過65℃便能燙傷黏膜。 偶爾的燙傷還可以自我修復,但經常吃熱燙食物的人,食管在反覆損傷和修復的過程中,不正常的“異型性”細胞會越來越多,長此以往,就算不得癌,口腔潰瘍、食管潰瘍等問題也是避免不了的。

喝水喝湯方法不對,竟招癌!有人天天都在做,趕緊改!

中國食管癌患者佔了全球食管癌患者總數的50%以上,因食管癌而死亡的患者也佔全球食管癌患者的一半以上。廣東的潮汕客家地區更是食管癌的高發地,研究發現,這與當地人喜歡喝滾燙功夫茶、吃熱粥等習慣有關。

對了,如果下次男友再讓你喝熱水,記得放溫了再喝喲~經常“趁熱吃”也會得癌!真的!

喝水喝湯方法不對,竟招癌!有人天天都在做,趕緊改!

“趁熱吃”和“趁熱喝”的致癌原理其實是一樣的,

為啥?還不是因為“趁熱吃”更容易中招!

傳統的中國飲食,幾乎以熱食為主,冷盤多數都是餐前的點綴。熱食可以增進食慾,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和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同時可使人興奮,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尤其是天寒地凍時。講真,滾燙滾燙的水或者茶你可以先放著,熱氣騰騰的食物你能無動於衷嗎?但是,熱食不等於“燙食”,食物的香味同溫度並不成正比。

食物過熱時,我們只感覺到燙,對香味已經麻木了。最重要的是,過高的溫度會燙傷人的口腔和食管。另外,食物太燙,在口腔存在時間縮短,沒法細細咀嚼,刺激唾液分泌及與唾液混合都不充分,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由於食物過熱,使人難以細心品嚐各種食物的美味,大多隻剩下自身習慣的、在高溫中形成的單一味覺。久而久之,人們對其他食品更是食之不香,飲食越發單一。飲食過燙,不論從一般飲食衛生還是防癌角度分析,都屬於不良習慣,有食管賁門癌家族史者,更應及早糾正這種習慣。

怎麼預防?先放一放!

喝水喝湯方法不對,竟招癌!有人天天都在做,趕緊改!

當然,說了這麼多,不是說以後“熱飲”、“熱食”都不能喝、不能吃了,

主要是想提醒大家改善一些不健康的習慣,不喝過燙的飲品,等它降到適宜溫度再喝。

怎麼判斷?不燙口就行!

喝水喝湯方法不對,竟招癌!有人天天都在做,趕緊改!

我們平時只要將熱飲熱食,稍微放一放,涼一涼,

用嘴唇抿一抿,試一試,感覺不燙口就可以了。

預防食管癌,除了不要吃太燙,大家還要注意這3點:

一、不要吃太快

吃得過快或咀嚼不充分,容易對食管黏膜造成傷害。建議每一口咀嚼不應低於20次,吃一頓飯時間至少20分鐘左右。

二、不要吃太糙

經常吃比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也容易損傷食管黏膜。建議平時應不吃或少吃燒餅、煎餅等比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

三、少吃醃製食品

常吃醃製食品,如醃菜、臘肉、臘腸等,會增加致癌風險。建議這些食物還是少吃為妙,可以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

喝水喝湯方法不對,竟招癌!有人天天都在做,趕緊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