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別眨眼,車站裡有個「魔術先生」變!變!變!

大家別眨眼,車站裡有個“魔術先生”變!變!變!

黎亮在工作中。

車站裡的“魔術先生”

袁芳 文/攝

“大家不要眨眼,我吹一口氣兩個圓圈就會套在一起。”2017年2月11日,正月十五元宵節,岳陽車站候車室裡滿是旅客。他們圍在中間,興致勃勃地觀看車站安排的一場魔術秀。魔術師是車站的一名普通職工,黎亮。

“黎亮可不是花拳繡腿的魔術愛好者,是不折不扣的魔術大師呢!”岳陽車站黨總支副書記於勝男說。黎亮用自己精湛的技術,讓旅客們看得目不轉睛,也贏來了陣陣掌聲。

41歲的黎亮是岳陽車站的一名牽引車司機,1998年進入鐵路工作。6歲那年,黎亮被家人帶到鐵路俱樂部準備去看電影,在鐵路俱樂部卻突然看見父親熟悉的身影。原來父親在練習魔術,此前他還不知道父親會變魔術。

當天晚上,黎亮的父親用核桃表演了“三仙歸洞”。父親用筷子輕輕敲擊了一下碗,本來還在兩個碗之間的核桃居然一下子“跑”到碗下面去了,6歲的黎亮當時就傻了眼。看見兒子一臉茫然,黎亮的父親笑著“揭秘”,黎亮才恍然大悟。

隨後,著了魔的黎亮纏住父親不放,說要父親教自己表演魔術。父親笑著說,你學會我這個魔術,我就教你。隨後的好幾天,年幼的黎亮沒有找小夥伴們玩,而是自己慢慢摸索,一次又一次反覆練習,在第20遍之後終於成功地把核桃“變”到碗下面去了。

看到黎亮如此快就學會了這個魔術,父親很是驚訝,也便答應了黎亮的請求。

“但我要告訴你,別看魔術很風光,很受歡迎,學魔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需要反覆練習。”黎亮的父親語重心長地說。

大家別眨眼,車站裡有個“魔術先生”變!變!變!

黎亮在候車室表演魔術。

黎亮謹記父親的教誨,開始了漫長的魔術生涯,這一練就是30餘年。當然,魔術不是他的職業,也不是他生活的全部,黎亮利用上學、上班空閒的時間,在家裡一遍又一遍重複枯燥的練習。

黎亮說:“每個人都知道魔術是假的,有些魔術需要道具,有些魔術講究技巧,還有些魔術是速度。當人們看到神奇的魔術,就是重複了上百次,上千次練習的結果。”黎亮的父親隨著年紀的增大,外出表演也少了,更多時候也待在家裡,看著兒子練習魔術,或是在兒子外出表演時,當一名忠實的觀眾。他說,兒子的技巧都已經很好了,需要積累的是表演的經驗和對藝術的領悟,但他平常也很少當面誇讚兒子,因為“驕傲了就沒有學習的動力了”。

黎亮記得他最早的一次表演是在路口鋪,跟隨長鐵文工團表演魔術“變鴿子”。演出很成功,但他到現在對當時觀眾的歡呼和掌聲沒有太多印象,只是記得當時的心情除了緊張還是緊張。“第一次表演如果出了紕漏,會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還好自己頂住了壓力。”黎亮說。

隨後,黎亮在一遍遍練習、一次次表演中不斷累積經驗,表演更加爐火純青,名氣也越來越大。2010年起,黎亮擔任岳陽市雜技魔術家協會副主席,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三年獲得岳陽市文聯先進工作者稱號。

大家別眨眼,車站裡有個“魔術先生”變!變!變!

旅客被黎亮的魔術深深吸引。

有人問他演出成功的心得,他說了四個字:“心手相應”。他解釋:首先要從內心去熱愛魔術然後要多加練習,沒有捷徑。

雖然多練習可以保證演出不出意外,但是難免也有失誤的時候,如何“圓”回來就要技巧了。在幾年前,一次“鋼釘穿人”的表演中,由於工作人員沒有把一顆鋼釘裝到位,表演的時候一顆鋼釘“跑”出來。黎亮用手一揮,然後做了一個表情,意思是鋼板太硬把釘子都彈出來了,然後快速撿回來裝到鋼板上,繼續表演。

“關鍵是不要慌,有時出了錯也是表演的一部分,自己能夠補救回來,觀眾也會理解。”黎亮說。

表演魔術不能有一絲的錯誤,而對黎亮來說,他將這份細心和謹慎也用在了工作中。作為牽引車司機,他主要負責行包運送,工作雖然簡單,但如果經常走神、粗心大意,也容易造成行包錯拿錯放或者人身安全問題。黎亮像學習魔術一樣努力學習崗位工作業務,一有空就在筆記簿上記錄重難點,然後虛心向師傅請教。

“表演時讓大家開心,工作中讓大家放心,這是我的目標。”黎亮說。

黎亮對待同事和和氣氣,哪位同事家裡有個喜事,他都上臺露兩手,同事們都很喜歡他,親切地稱他“魔術先生”。近幾年,車站組織了“洞庭春”志願服務隊,在春運、暑運等時期為旅客表演節目、讓旅客開心候車,黎亮也主動請纓,定期在候車室為旅客進行魔術表演。

“旅客也是觀眾,讓他們上車前能夠收穫快樂,無論是作為一名鐵路職工還是一名魔術師,都是我的榮幸。”黎亮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