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綁用戶」OR「捆綁銷售」 財報數據下透視寡頭攜程的艱難時刻

從“風華正茂”到“中年油膩”,跨越的不僅僅是年齡,更是心態和閱歷,無有例外,包括快19歲的攜程。

這個原本青春活力的少年,如今似乎變得比中年男人更加油膩,這一切都由他的另一重身份造就——“寡頭”。

因為是寡頭,他必須消滅一切競爭對手,不管用什麼手段;因為是寡頭,他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去盈利,不管有什麼貓膩;因為是寡頭,他必須不斷做強做大,不管需要多長時間。

也因為是寡頭,他似乎忘掉了自己的根本——那些在他身上花錢的消費者。事實上,曾經的攜程所有的動作都是以“捆綁銷售”為中心,眼裡只有錢,因此,退改簽亂收費、暗地捆綁搭售成為難以抹去的黑檔案。

然而,寡頭攜程最終還是跌了跟頭。勁旅君連續跟蹤攜程8個季度的財報數據對比分析,攜程陷入了業績持續疲軟的泥潭,連續8個季度整體增速下滑,核心的住宿、休閒度假業務表現萎靡。在去年機票搭售銷售事件的影響下,被迫解除捆綁業務的大交通業務更是出現斷崖式下降,Q1增速近乎為零。

“捆綁用戶”OR“捆綁銷售” 財報數據下透視寡頭攜程的艱難時刻

不過,已然“中年油膩”的攜程似乎感受到了危機,梁建章在今年Q1財報分析時反覆強調“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

其實,攜程最需要的是一場“自我革命”,狠手革掉那些讓自己又舒服,但又像慢性病毒一樣的習慣和做法,才是根本所在。其實,捆綁什麼,都不如和消費者的利益捆綁在一起。

只有如此,快19歲的攜程,才能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攜程近8季度主要財務數據一覽◆

“捆綁用戶”OR“捆綁銷售” 財報數據下透視寡頭攜程的艱難時刻

攜程各季度總營收狀況

“捆綁用戶”OR“捆綁銷售” 財報數據下透視寡頭攜程的艱難時刻

攜程各季度住宿業務營收狀況

“捆綁用戶”OR“捆綁銷售” 財報數據下透視寡頭攜程的艱難時刻

攜程各季度交通票務預訂業務營收狀況

“捆綁用戶”OR“捆綁銷售” 財報數據下透視寡頭攜程的艱難時刻

攜程各季度旅遊度假業務營收狀況

“捆綁用戶”OR“捆綁銷售” 財報數據下透視寡頭攜程的艱難時刻

攜程各季度商旅管理業務營收狀況

“捆綁用戶”OR“捆綁銷售” 財報數據下透視寡頭攜程的艱難時刻

攜程各季度主營業務營收佔比

“捆綁用戶”OR“捆綁銷售” 財報數據下透視寡頭攜程的艱難時刻

攜程各季度運營成本

“捆綁用戶”OR“捆綁銷售” 財報數據下透視寡頭攜程的艱難時刻

攜程各季度營業費用構成及變化

“捆綁用戶”OR“捆綁銷售” 財報數據下透視寡頭攜程的艱難時刻

攜程各季度運營利潤

“捆綁用戶”OR“捆綁銷售” 財報數據下透視寡頭攜程的艱難時刻

攜程各季度淨利潤

◆勁旅解讀◆

◆近8季度攜程主營業務增速整體放緩

通過對攜程近8個季度財務數據的梳理,勁旅君發現,攜程的總營收同比增速呈現出直線下降的態勢。

2018年Q1,攜程總營收為67億元,同比增長為11%,而在2016年Q2時,總營收同比增速高達70%,自2016年Q2開始,總營收的增長率就開始整體放緩。

就具體業務線來說,除商旅業務2018年Q1增速有所提升外,攜程的住宿預訂、交通票務、旅遊度假等主營業務同比增速整體都呈現下降態勢,特別是交通票務和旅遊度假,增速下降幅度很大,交通票務收入與去年基本持平,旅遊度假增速也降到了18%。

◆增值服務調整促使大交通收入斷崖式下跌

勁旅君發現,2018年Q1攜程交通票務收入增速已經趨近0,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交通票務一直是攜程的核心業務以及核心優勢所在,自2016年Q4開始,這項業務的增速就開始不斷下降,此次近乎零增長的情況也是首次出現。

對於交通票務增速放緩的原因,在高管電話會議上,攜程CFO王肖璠表示,攜程國內機票預訂業務每訂單收入受到增值服務調整的嚴重影響。

2017年攜程因為“捆綁銷售”事件而經歷了嚴重的信任危機,此後,攜程的機票售賣形式進行了透明化的調整,原本默認搭售的保險、用車券、酒店券等都作出了調整,也使得交通票務的營收大幅下降。

對於Q2交通票務營收預期,攜程給出的營收同比增長預估也是在0%-5%,並不是很高,可見想要扭轉增值服務調整帶來的衝擊,尚需時間。

◆寡頭攜程面臨的五大壓力◆

梁建章回歸攜程之後,用兩年時間為他的“江山”再次掃除了障礙,並於2016年底退居二線,重新穩坐在線旅遊“頭把交椅”之後,攜程的路並沒有走的一帆風順,而這次它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攜程自己,想要扛過這一關,擺在攜程面前的還有五大難題。

◆內部改革壓力

在攜程發佈2018年Q1財報的同時,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會主席梁建章的財報電話會議內容也曝光,他表示,攜程將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並將長期追求“全球最佳的服務水平”。

為了做到這一點,攜程近期也做諸多整改,如在產品、服務和業務中落實透明性、可選擇性、一致性和公正性四大原則;在組織架構上,提高客戶滿意度在考核體系中的權重,把服務水平作為幹部考核的最重要的內容,都是屬於攜程的內部改革。

但是,作為一個擁有近19年發展歷程的大企業,攜程體量龐大,也有作為大企業的企業病,對於尾大不掉、慣性很強的攜程來說,想要高效的改變自己,改變以KPI為導向的現狀,做到犧牲短期利益來提升客戶服務,是非常難得,甚至需要拿出與去哪兒、藝龍打價格戰時的決心和勇氣才能做到。

◆標品突破的壓力

攜程在國內酒店、機票等標品市場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絕對優勢,業務佔比也已經達到相當的份額,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意味著攜程在這兩個標品市場遇到了瓶頸期,想要通過內生的努力再有大的提升很困難。

就目前攜程住宿預訂和交通票務的增速表現已經不甚理想,如果不能及時作出改變,未來增速會持續偏低,很難在呈現出此前的高增長狀態。

對於攜程來說,如何在保持原有優勢的基礎上挖掘出新的業務增長點也至關重要,也需為增加住宿預訂和交通票務業務增長做出更多的嘗試。

◆國際佈局的壓力

進軍國際市場是攜程未來重要的戰略方向,孫潔上臺後也一直強調加快國際化業務佈局,對於攜程來說,想要業務繼續保持更好的增長,給資本市場展現一個值得期待的更好自己,需要在國際化業務上有有更大的動作,有更多亮點才能做到。

此前,攜程在國際市場已經動作頻頻,包括大力佈局出境遊市場、收購的天巡等企業、建立海外分公司、呼叫中心等,並公開表示,未來五年之內國際業務收入在攜程的佔比將提高到40%~50%。

然而,國際市場環境相較於國內市場更加複雜,特別是發達國家市場的成熟度也更高,更有遭遇水土不服的風險,比如紅極一時的Uber進入中國市場,想在國際市場做出成績,獲取一席之地對於攜程來說會面臨很大的考驗。

◆守護第一的壓力

儘管攜程短期內沒有了能夠正面對抗的競爭對手,但潛在競爭者一直都不缺,拿下了去哪兒、藝龍,又迎來了美團點評、飛豬。

在酒店業務上,美團點評已然成為攜程的強勁對手,Trustdata5月16日發佈的報告顯示,在移動端用戶規模快速增長及用戶年輕化等因素共同作用下,2018年3月,美團酒店以2270萬的單月間夜量首次超過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的總和。儘管攜程與美團在優勢酒店的星級定位上有所差異,但對於攜程來說,也是危險信號。

而對於飛豬,一直在IP化旅遊目的地產品打造上以及機票業務上下功夫,這也是攜程的優勢業務所在,再加上背靠阿里巴巴這個“親爸爸”,也是攜程不容小覷的競爭者。

此外,還有正在積極謀劃上市的同程藝龍,雖然攜程是大股東,但未來一定也會有更大的野心,因此對於攜程來說,想要保住行業第一,坐穩頭把交椅,並非高枕無憂。

◆重塑形象的壓力

除了業務層面,攜程自2017年以來還遭遇了多次信任危機事件,明星韓雪曝出的“捆綁銷售”事件、攜程“幼兒園虐童”事件、比機票票價還高的“高額退票費”事件,知名媒體人王志安炮轟攜程“競價排名”事件等,一次次把攜程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也讓消費者對攜程的品牌信任度大受影響。

為此,攜程多次公開強調了其以用戶為中心的價值觀,並在機票預訂、退改簽包括整體業務服務方面做出了調整,梁建章更是在電話會議中表示不應當為了增加短期利潤,而犧牲客戶價值。

然而,就目前來看,消費者對於攜程的印象很難在短期之內重新打回高分,在攜程推出了整改政策後,尚需要有效的行動力來為自己正名,重新樹立和強化自己的品牌形象,對於已經是大企業的攜程來說,想要做到這一點也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價。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低處納百川,寡頭不光要擺好姿態,還得乾點實事,這才對得起那句“不忘初心”,是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