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價過千億的螞蟻金服,只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

身價過千億的螞蟻金服,只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

導語:螞蟻金服這個複合金融體的擴張,註定了要在各國政府和巨頭的警惕之中殺出一條血路。

6月8日螞蟻金服對外宣佈新一輪融資總金額140億美元,除原有股東繼續跟投外,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華平投資、加拿大養老基金、銀湖投資、淡馬錫、Discovery Capital Management、泛大西洋資本集團、T. Rowe Price旗下基金、凱雷投資集團、Janchor Partners以及Baillie Gifford都加入了螞蟻大軍成為新的投資者。

這麼一件大喜事兒可真把螞蟻金服給牛壞了!

這次融資不僅金額創下了歷史私募單筆記錄,仔細閱讀投資者的名單,會發現除了如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等這樣的“國家隊”,還有曾經不看好阿里系的機構——Discovery Capital Management,簡直就是一場完美的現實版啪啪啪實力打臉曾經的看空者。

曾經的對手,如今的隊友

說到Discovery Capital Management和阿里系的淵源,得追溯到兩年前。

因為質疑阿里巴巴的盈利報告和發展前景,這家基金公司緊跟金融巨鱷索羅斯的步伐做空阿里巴巴。這一團伴一度將阿里的價格逼至發行價,但馬雲爸爸護犢子的方式也是相當的簡單粗暴豪氣沖天,歸結成一句話就是:“你敢賣,我就敢買”,聯合蔡崇信以私有資金回購股票,挺過了最艱難的冬天,更是用阿里巴巴持續向好的盈利成績和充滿想象空間的未來,狂虐那些空頭軍隊們,最終將其團滅。

身價過千億的螞蟻金服,只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

經過這一役後,螞蟻金服的融資成為了錯失阿里巴巴的人們的最後一趟車,趕不上阿里已成定局,再趕不上螞蟻一定會追悔莫及,此次融資參與機構趨之若鶩盛況空前,最終金額自是水漲船高,飆出了歷史新高度。

國內有媒體表示,下一個有望超過阿里IPO記錄的公司不會是市場盛議的小米,而是螞蟻金服,因為當下各機構對於螞蟻金服的市值預估都在保底1500億美金,已經逼近當年阿里IPO時發行市值1676億美元的體量。

而馬雲早在2017年年末低調宣佈未來兩年內不會有IPO的計劃,這樣的時間週期更給了螞蟻金服進一步擴張和壯大的機會。

可在這樣的市場萬眾期待之下,被資本追逐熱捧的螞蟻金服卻只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

為什麼要低調?

在東南亞半溫不火的螞蟻金服

看著中國如此熱情高漲的吹螞風潮,座標在東南亞的小夥伴們內心其實是極度平靜的。

因為相比較在中國支付寶的一路高歌猛進,在國外關注這個市場的我們更能看到支付寶出海的艱辛。

可如今除了機場和遊客光顧的景點餐館外,在新加坡本地使用場景仍舊是寥寥無幾。

在這東南亞網絡普及率最高、電子商務滲透率最高的新加坡尚且如此,其他東南亞的小夥伴們的情況則更好不到哪兒去。

雖然在支付寶的藍圖上是這麼寫的:

身價過千億的螞蟻金服,只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

但細細研究其應用場景,會發現都不那麼“硬””。

如果問及很多小夥伴們第一次使用支付寶的情景,相信大部分都是由“淘寶購物”開始,沒有支付寶就沒有淘寶支付,如此“硬氣”的剛性場景令支付寶成為了我們當年唯一的選擇。

而東南亞的市場再無一家獨大的“淘寶”、更尚未掀起“發紅包”的熱潮,找不到痛點又撓不到癢點的支付寶,在東南亞市場一直處於遊離的邊緣。

出海不易,

螞蟻金服支付寶的兩步走

螞蟻金服的海外擴張路線幾年前就已經非常明確,一邊通過滿足出國旅遊的人群需求,在華人旅行者經常使用的消費場景進行佈局,通過布點的方式滿足這部分已經習慣使用支付寶的人群的支付需求。

另外一邊則是參股或收購當地的支付平臺,從另外一個途徑進入到當地的市場。

而如今螞蟻金服顯然又在藉助大哥阿里巴巴的實力,通過電商這一渠道進行新一層的佈局。

身價過千億的螞蟻金服,只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

東南亞市場的電商平臺真是軍閥割據群雄混戰的階段,上圖顯示了東南亞市場的電子商務水平,處於最高位置的新加坡市場是未來東南亞其他各國的標杆,其他國家的發展空間仍非常大。

阿里巴巴全力注資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Lazada,就是為了早日在東南亞落下電商佈局的一枚棋子,以期待未來佔領市場制高點之時,複製淘寶當年的輝煌,進一步強化消費場景以加強支付寶在民眾中的使用率。

而電子商務平臺在東南亞各國林立,但仍沒有形成一家獨大的統治地位,Cash on delivery(貨到付款)也成了網購標配,短時期內無法通過當年淘寶推進“支付寶”的硬性消費場景來普及付款方式。

更別忘了,如今的中國已非阿里巴巴一家獨大的天下,騰訊和京東抱團合圍阿里巴巴的戰爭已經打開,並從中國一直追趕至東南亞市場,未來的東南亞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無法成為阿里巴巴一人的天下,支付場景自然無法如當年一般“硬氣”。

頑固的消費習慣難攻破,更難敵的是他國的警惕之心。

難打的仗,馬雲也許不怕。

但最可怕的從來都不是莫測的商戰,而是各國不同的政策和態度。

雖然在這次的投資名單中有諸多國家隊赫然上榜,但資本和政治從來都是一對互相博弈又互相支持的親兄弟,新加坡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

在此次的投資名單上,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和淡馬錫都赫然在目,加上李顯龍總理在全國民面前對中國支付的大家讚揚,看似似乎新加坡國家的大門正在為支付寶完全敞開,但情況卻並非如此。

一方面新加坡政府的確用資金支持創業企業在各商鋪之間推進支付寶的移動支付手段,並通過政府補貼來提供這部分移動支付人才的培訓或傳統行業人員的轉型,但實際上卻仍然在推進“國家層面統一的支付系統”。

最明顯的便是由新加坡銀行公會牽頭的PayNow,和支付寶通過掃二維碼的方式進行支付的方式不同,通過綁定手機的方式進行直接匯款(有些類似支付寶的賬戶匯款),但不同的是這筆匯款並非通過第三方平臺完成,而是直接在銀行和銀行之間完成。去年,新加坡多家銀行聯合推出PayNow

身價過千億的螞蟻金服,只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

去年,新加坡多家銀行聯合推出PayNow

新加坡政府對支付寶鉗制從內而外,非常通透。

支付只是前期基礎設施的鋪設,巨頭們最後目的肯定會落在衍生出的金融服務上。 而金融是一個國家的命脈,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願意將自己的命脈拱手讓給他人——特別是已經在中國證明過自己能力的馬雲馬老師。

只想做個安靜美男子的螞蟻金服

如今的螞蟻金服已然被推到了為國爭光揚眉吐氣的標杆位置,但這樣的熱捧對於螞蟻金服這樣一個複合金融體來說並不是樂見之事。

市場越是樂觀,現實便越是值得警惕。畢竟在金融這塊敏感的領域,如馬雲這樣的強勢人物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都是會心生警惕的存在。

2018年螞蟻金服收購美國速匯金不了了之,已經明確了美國對螞蟻金服的態度——警惕的觀望。

螞蟻金服的體量已經到了私募融資可以滿足的資金邊界,創下歷史性單筆融資金額記錄的背後,是馬雲遲遲不願讓螞蟻金服上市的決心。

早在2017年年末,馬雲便表示未來12-18個月內都不會考慮螞蟻金服的上市計劃,除了股權結構、利潤分配等考量以外,另外一層原因也是考慮到當下螞蟻金服正處於從國內走向海外的關鍵節點,一場前所未有的暗戰正在外界的吹捧之下展開。

“中國三駕馬車征服世界”的鼓吹,只會讓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失敗的事件在其他國家繼續重演。

螞蟻金服的成功已經在媒體的鼓吹和萬眾矚目的熱捧之下,帶上了政治的色彩。被推到如此高度的螞蟻金服,如今雖遮不住他高調的意氣飛揚,但馬老師的心中其實卻想讓螞蟻金服暫時做一個安靜美男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