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我的心被踩在泥里,卻不得不假裝堅強

抑鬱症患者:我的心被踩在泥裡,卻不得不假裝堅強

1

最近兩天,韓國樂隊主唱金鐘鉉逝世,原因抑鬱症,其實這並不是今年第一起,也並不是演藝圈的第一起,更不是歷史上的第一起;還有無數個未被報道出來因抑鬱症而自殺的案例。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抑鬱症患者達3.5億人,每年因抑鬱症自殺的死亡人數高達100萬;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可能成為人類第二大疾病;

中國每年大約有28萬人自殺,其中大部分人診斷為抑鬱症;

中國抑鬱症已達9000萬人,但抑鬱症就醫率僅為10%。(以上數據來自人民日報微博)

而當抑鬱症患者痛苦的感受被親近之人簡單歸結為“想太多”的時候,我覺得知道和普及“抑鬱症為何物”更為重要。

因為我們現代社會中的人們不光高估了人的修復能力和自我判斷能力,更低估了抑鬱症的強大。

很多對於抑鬱症的“判斷”真的很恐怖,比抑鬱症本身更加的恐怖。

抑鬱症患者:我的心被踩在泥裡,卻不得不假裝堅強

2

你聽說過一個微博“樹洞”叫“走飯”的博主嗎?

那是一個因抑鬱症而自殺的人遺留下的微博,從2012年3月18日博主自殺到今天2017年12月19日,一個“靜止”的微博,評論已經達到98萬。

抑鬱症患者:我的心被踩在泥裡,卻不得不假裝堅強

因為,博主去世後,並沒有讓這個微博自此消沉;而是成為了眾多抑鬱症患者的傾訴樹洞,聚集在那裡的人,有的是抑鬱症患者,有的是圍觀,但多數是自己走不出來,也無法面對自己和真實世界的人。

他們只有在那條微博裡,才能夠遇見不把他們當作“異類“的人,只有在那裡能夠訴說別人能夠聽懂的心事,也只有在那裡沒有壓力,也不必感到十分難過。

因為那是樹洞,無人知道,也無人回應,且大家都是一樣的抑鬱症患者。

3

之前看辯論,有這樣一個故事讓我忘不掉。主人公是一個抑鬱症患者,他說他知道自己得了抑鬱症,也知道自己的情緒不好,更知道自己不一定能夠走出來。

在那段時間裡,他封閉了自己,儘管他日思夜想地想讓女朋友陪著他;但他卻開不了口,只因為他覺得女朋友的言語和行為反映出來的,並不是對他的共情,而是深深不解,更有無法逾越的溝通障礙。

他有段與抑鬱症抗爭的階段。他白天像個正常人一樣上班,偶爾還很活潑開朗,但每次一到一個人的時候,他便回到了那個孤獨的自己。

於是就形成了這樣一個狀態:白天活潑開朗是展現給周圍人的,他假裝很堅強,假裝沒有事,假裝很正常;

晚上一個人坐在床上,看著窗外的燈火,滿滿的沉浸在了無盡的黑夜中,那樣的日子簡直無法想象,更無法擺脫。

他甚至感覺到只有黑夜是屬於自己的,而自己也分不清為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兩個自己,這便是那個階段的他,一個抑鬱症患者。

後來,女友離開了他,他自己一個人每每在深夜舔舐傷口的時候,總是會埋怨離開的女友,但他說他很慶幸,慶幸自己熬過來了,他戰勝了抑鬱症。

然而,並非所有的抑鬱症患者都這樣幸運,還有很多很多,從張國榮到喬任梁,從陳琳到金鐘鉉,我們需要和能夠做的其實很多很多。

4

到底什麼是抑鬱症?

過去,我看了這樣一個短片,名字叫《抑鬱症的生活》,視頻能夠帶我們走進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同時告訴你,他們的心被踩在泥裡,卻不得不假裝堅強。

(以上視頻來自網絡,僅供分享使用。)

原來,並不是所有疾病的痛都能夠被人看到,也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會用藥就治好,更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用一兩句“你多喝熱水”、“沒事兒別多想”便能夠治癒的。

我們需要做的是,瞭解抑鬱症,起碼做到不二次進行傷害。

因為如果你關注抑鬱症,你就能看到當每次有人因抑鬱症自殺的時候,都會有很多人闡述自己的抑鬱症,闡述他們不敢表達自我,不敢面對自己,不敢和自己的抑鬱症做鬥爭;

而令人細思極恐的是,別人的死亡,成為了他們敢於訴說自己患病感受的窗口,這並不滑稽,而是讓人心很冷很冷。

5

關於抑鬱症有哪些誤區?

你知道什麼是最可怕的麼?

一種是那類看似普遍,而人們對於他的認知很多是錯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根據自己看似“權威”的經驗,去對事情下一個武斷的判斷。

然而,我們完全可以從科學的角度去理解抑鬱症,而不必根據自己的所謂經驗去判斷。

其實抑鬱症,也僅僅是一種病症,而並非不能夠治癒,更不是隻有內向性格的人才會患病。

以下是眾多關於抑鬱症的誤區,希望你沒有:

抑鬱症會被更努力的工作狀態打敗

抑鬱症不是病,只是正常的悲傷或自怨自艾

抑鬱症患者需要吃一輩子的藥

抑鬱症患者總是會哭

衰老可能會導致抑鬱症

把抑鬱症說出來只會更麻煩

抑鬱症基本上治不好

抑鬱症和心情抑鬱是兩回事

性格內向的人才會得抑鬱症

……

6

情緒上,我們該如何對待抑鬱症患者?

不可否認,有那麼多抑鬱症患者得不到救贖,很多原因其實是無法排解心中的苦悶,無法找到一個可以理解他們的人。

因為我們常常能夠看到很多抑鬱症患者說自己不敢說真話,不敢哭,不敢面對自己,不敢說出自己的感受;

只因害怕周圍人的眼光,害怕周圍人的指責,很多人理解不了抑鬱症患者的感受,便說“你想太多了”、“咋那麼矯情”、“堅強些,別那麼弱”等等……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們正展現給你已經是經過了無數次掙扎和很大的努力做出的最好的狀態,他們已經揹負了很多。

就像papi醬說的那樣,如果有一個朋友,一個抑鬱症患者和你說他很痛苦,那麼請你一定一定要當回事,因為他可能,比你想象的更痛苦。

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對抑鬱症患者不妄加揣測,不歸納為想太多,不說別人軟弱,不懷疑別人最真實的感受,更不說別人矯情等,我們將給他們帶去黑暗中的一盞燈,又或者,起碼在那個時刻不感到那麼冷。

或許有時候,你會覺得在社會上打拼,和別人做鬥爭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而更難的是,是那些個跟“兩個不同的自己”不斷地的做著鬥爭的抑鬱症患者。

最後,希望我們都能夠在健康的時候正視病痛,而不是一味地選擇性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