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小學信息技術《計算機的組成》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向學生展示計算機各組成部件的圖片,提出如下的問題:

1.大家都知道這些計算機組成部件的名稱嗎?

2.這些計算機的組成部件在實際應用中有什麼作用呢?

引出課題——計算機組成

(二)新課講授

1.計算機的組成

通過圖片展示,帶領大家瞭解和熟悉計算機的組成。

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和老師的講解,認識了計算機的主要組成部件有顯示器、音箱、話筒、鼠標、鍵盤和主機箱等。

教師要求同學熟記這些部件的名稱,然後通過隨機提問的方式,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學生通過老師隨機地提問給出相應的答案。

2.計算機的功能和作用

教師要求學生首先閱讀教材,然後通過實際演示,向學生展示計算機各組成部件的作用,最後讓學生自己進行操作。

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學習瞭解到:

(1)主機箱是計算機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內部的電路相當於人的大腦。主機箱有立式和臥式兩種,功能完全一樣。

(2)顯示器的外形與電視機很相像,計算機所做的工作一般都能通過它表現出來。

(3)鍵盤與鼠標用來操縱計算機。鼠標也叫鼠標器或滑鼠。

(4)話筒也叫傳聲器、麥克風,用來把聲音送到計算機裡。

(5)音箱用來播放聲音。

接下來學生通過自己實際操作,認識和掌握計算機主要組成部件的作用。

3.計算機的種類

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計算機的種類有很多,現在大家閱讀一下教材,瞭解一下常見的計算機種類有那些,現在最常用的計算機是那種類型的計算機呢?”

學生給出如下答案:

計算機常見的有巨型機、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和微型機等,一般我們現在最常用的是微型機,如筆記本電腦和掌上型計算機。

(三)鞏固提高

1.通過“你來描述我來猜”的遊戲,熟練掌握計算機的組成及作用。

2.小組討論計算機可以連接哪些外部設備?學生給出答案:打印機、掃描儀等。

(四)小結作業

1.小結:複習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點。

2.作業:熟記和掌握計算機主要組成部件的名稱和基本作用。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說一說計算機主要組成部件的功能。

【參考答案】

(1)主機箱是計算機的主要組成部分,內部的電路相當於人的大腦。

(2)顯示器把計算機所做的工作表現出來。

(3)鍵盤與鼠標用來操縱和控制計算機。

(4)話筒用來把聲音送到計算機裡。

(5)音箱用來播放聲音。

2.什麼是任務驅動法?談談任務的設計要求及任務驅動法的執行過程。

【參考答案】

任務驅動法就是教師在課前設計一個有實際意義的,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的任務。

任務的設計要求:

(1)必須符合課堂的教學要求,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2)重視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培養。

(3)有層次性和擴展性。

(4)重視合作精神的培養。

(5)重視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執行過程。

任務驅動法的執行過程:

創設情境、提出任務→共同探討、分析任務→自主探究、完成任務→展示評價。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全屏廣播全國電腦製作獲獎作品——電子報刊(重點介紹文本框)。

2.文本框可以幫助我們靈活地排版,在某些特定的場合還能實現文字的橫排與豎排,讓電子小報更美觀。

3.展示用文本框設計排版的電子小報。

4.交流討論、明確任務。

有了文本框的靈活排版和多樣的修飾方式,讓電子小報錦上添花,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用文本框設計我們的“班級成果展示臺”。

(二)探究新知

1.添加文本框

(1)教師演示並講解:插入文本框並移動文本框的位置。

(2)學生模仿探究:在自己的小報中合適的位置插入文本框。

(3)交流討論:還有別的途徑插入文本框(繪圖工具欄),並有豎排與橫排文本框兩種。

(4)學生繼續操作:添加文字,並嘗試調整文本框的大小及位置。

2.修飾文本框

(1)教師:剛才上課時老師給大家展示的文本框還有漂亮的邊框和紋理,怎樣才能設置出這些效果呢。

(2)學生參考教材,自主探究文本框樣式。

(3)教師重點講解,並提醒學生:文本框邊框和紋理色彩的選擇應根據自己小報的色彩進行搭配,以達到協調美觀的效果。

(4)學生繼續設置,力求協調美觀。

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進行巡視指導,也可以同桌之間互相幫助。

(三)鞏固提高

1.讓打開文件《望嶽》一文,將詩歌內容放到文本框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靈活選用橫排或豎排文本框,並對文本框進行效果美化。效果美化文本框。

2.學生完成後,進行作品展評。

(四)小結作業

請學生髮言,總結本堂課所學習的內容,教師隨後進行補充。

課後請同學自己探究“自選圖形”,用自選圖形來重新制作《班級成果展示臺》。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文本框的作用有什麼?怎樣插入文本框?

【參考答案】

方法一、用插入菜單插入文本框

(1)打開菜單中的“插入”下拉菜單,選擇“文本框”選項,在級聯菜單中選擇“橫排”或“豎排”。

(2)鼠標指針變為十字形,單擊插入點光標,生成一個默認尺寸的文本框;如果鼠標從插入點光標處拖動,到適當的位置鬆開,就生成一個任意尺寸的文本框。

方法二、單擊繪圖工具欄中的“文本框”按鈕,可以確定插入空文本框的操作。

2.你是如何體現信息技術學科的工具性?

【參考答案】

本課的開始是運用文本框製作班級成果展示的板報,通過對於文本框的設置,展現了班級的成果;最後的鞏固提高環節通過文本框結合語文古詩的例子,體現了信息技術可以為其他學科進行服務的特點,以上兩點體現了學科的工具性。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上次測驗大家考的怎麼樣呀。你們知道自己的成績麼?

試卷已經批完了,但是大家的總分還沒有計算,大家想幫助老師來計算一下你們的成績麼?今天我們就用“自動求和”的方法來計算總成績吧。

(二)新課講授

任務一:教師示範演示並且講解操作步驟,學生觀察後在進行操作

1.同時選定B3、C3、D3三個單元格,

2.單擊“自動求和”按鈕。

學生進行模仿操作,並且計算出第一位同學的總成績。

請同學幫忙計算一下所有同學的語文成績應該如何計算呢?

(1)同時選定區域:B3:B22。

(2)單擊“自動求和”按鈕。

任務二:總結“自動求和”

自動求和工具就是能夠把選中的連續的一些數字,通過簡單的方法就可以計算出來結果。

小競賽: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同學利用公式法進行計算,一組同學利用自動求和進行計算。兩組同學分別不用填充柄計算10組數據,比一比哪一組更快。為什麼?

通過比賽總結,數字越多,“自動求和”的計算越快。

任務三: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自動求和可以做哪些事情?

生活中的會計工作,統計工作都需要這樣的功能。

(三)創意拓展

同學們利用“自動求和”功能計算生活中實際案例。

(四)小結與作業

小結:同學們有什麼收穫?

作業:Excel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求和。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你是如何運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的?

【參考答案】

任務驅動是用一個具體的任務貫穿整個教學的始終。課程之初,通過提出任務,完成表格的自動求和任務。明確任務後,帶領學生進行分析,需要選定對應的求和表格進行設置。然後順勢提問如何對選定的表格進行求和呢?在操作步驟的具體分析階段,教師示範對選定的表格進行求和,學生進行觀察模仿。示範完成後,學生自己操作,最後完成任務。整個過程,從提出任務,分析任務,到最後的完成任務,都是本課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體現。

2.Excel中常用函數有哪些,其功能是什麼?

【參考答案】

(1)SUM函數,用於求和;(2)AVERAGE函數,用於求平均數;

(3)MAX函數,求最大值;(4)MIN函數,求最小值;

(5)COUNT函數,求數值的個數。

小學信息技術《設置放映效果》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班即將迎來一位新同學,為了讓他快速的認識我們也為了讓他方便的瞭解我們班級體和融入我們的班集體,那麼現在就利用上節課我們學習的演示文稿軟件製作一個既美觀又動起來的“自我介紹”的ppt,那該如何去做呢?現在就學習今天的新知識設置放映效果。

(二)探究新知

1.佈置任務

(1)每個人整理自己的信息(性格特徵、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找幾張自己的照片和自己參加的班級的活動。

(2)蒐集好自己的信息之後,利用之前學習的知識將自己準備的資料做一個初步的靜態的PPT。

(3)給大家展示一個老師製作的打算送給朋友的生日賀卡的動態的PPT,那同學們也來給我們的“自我介紹”的PPT設置一下放映的效果,按照我們之前的信息技術的小組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並設置圖文的動畫效果、設置動畫順序、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巡場,及時的給予指導。

2.分析任務

(1)設置圖文的動畫效果:設置“空投”標題與文字的“打印機”效果。

步驟:選定標題----選菜單中的幻燈片放映----預設動畫命令----空投。

選擇文字----選菜單中的幻燈片放映----預設動畫命令----打字機。

(2)設置動畫順序: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設置幻燈片當中對象的播放次序。

步驟:選定所要操作的幻燈片----選菜單中的幻燈片放映----自定義動畫命令。

3.作品展示

選幾個小組代表來進行作品的展示,大家可以相互評價,給予建議。

(三)鞏固提高

將小組當中每個人製作的“自我介紹”的PPT進行整合,大家一起完成一個班級整體的PPT。

(四)小結作業

採用隨機提問的方式請學生來分享自己今天的收穫,總結本堂課所學習的內容,教師隨後進行補充。

佈置一個“我愛我家”的PPT作為父親節的禮物送給爸爸。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放映幻燈片的幾種方法,及其區別?

【參考答案】

方法:

第一種方法:

第1步:單擊窗口左側內的幻燈片,選定第1張幻燈片。

第2步:單擊窗口左下角的“幻燈片放映”播放按鈕,計算機就會用整個屏幕顯示第1張幻燈片。

第二種方法:

打開“幻燈片放映”菜單,單擊“觀看放映”命令,也可以放映幻燈片。

區別:

單擊窗口左下角的“幻燈片放映”播放按鈕是從當前頁開始放映。

在“幻燈片放映”菜單,單擊“觀看放映”命令是從首頁開始放映。

2.放映幻燈片的快捷鍵什麼,有什麼區別?

【參考答案】

F5,從首頁開始播放;

Shift+F5,從當前頁開始播放。

小學信息技術《調整行高和列寬》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板書設計略

【答辯題目解析】

1.精確調整行高和列寬的方法?

【參考答案】

1.定位光標到某一行內。

2.在【表格工具】→【佈局】選項卡中的“單元格大小”功能區中,在“高度”列表框中輸入行高的具體數值。

3.在“寬度”列表框中輸入列寬的具體數值。

2.這節課的三維目標是如何設計的?

【參考答案】

1.學會調整行高、列寬的方法。

2.通過觀察老師示範進行實際操作,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感受表格的便捷性,體會信息技術在實際生活中的便捷性。

小學信息技術《建立文件夾》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提出任務

教師展示一幅屋子很亂的圖片,並提問問題“同學們,請看一張圖片,看後有什麼感想呢?”

學生給出回答“屋子裡很亂,各種東西都是雜亂無章地放著。”教師再次提問“如何辦呢?”,如果我們的電腦中存儲的文件比較亂的,應該如何處理呢?我們可以用文件夾來分類整理。文件夾如何建立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建立文件夾》。

(二)新知探究、分析任務

師:當大家瀏覽網頁的時候,想將喜歡的圖片、音視頻下載下來,應該怎麼辦?

生:需要找個能存儲圖片、音視頻的地方。

師:回答得很正確,下面把大家分成四組,參照教材進行操作,看哪組做得又快又好。

各組學生研讀教材之後,開始新建linshi文件夾,教師巡視指導。

任務完成之後,教師請各組派代表進行演示和講解操作方法。

教師總結:大家做得都非常好,但是新建文件夾除了教材上介紹的方法外,是否還有其他快捷的方法呢?大家課後可以探索。

(三)交流合作、完成任務

師:下面看我電腦上這個文件夾,這裡面有各種格式的文件,請問如何能從中找出歌曲文件、名人的書法文件?

生:把相同類型的文件都放在一起,便於查找。

師:回答得很好,課前我已將這個文件夾發到大家電腦上的E盤中了,下面大家按照小組將文件進行整理,看哪組做得又快又好。

各組同學討論著,然後創建各種名字的文件夾,將不同的文件分類存儲。教師巡視指導。

(四)成果展示、評價小結

任務完成之後,教師請各組代表進行講述,其他各組成員進行評價。

最後教師總結:大家做得都很好。在整理文件的時候,只需要新建幾個文件夾並按照存放的文件類別進行命名,然後將各類文件分別放到相應的文件夾中即可。大家看下,是不是分類之後的文件夾看著更清晰了。

課後請大家分別創建幾個文件夾,併合理命名,將在網絡瀏覽中自己喜歡的音、視頻和圖片下載下來,分別存儲創建的文件夾中,下節課會請各組代表進行展示。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簡述文件及文件夾的概念?

【參考答案】

文件是具有名稱標識的一組相關信息的集合,這些信息可以是程序所使用的一組數據、用戶創建的文檔、圖形、樂曲、文字、聲音等。

文件夾是在磁盤上組織程序和文檔的一種手段,它既可包含文件,也可包含文件夾,用於管理文件和系統設備。

2.新建文件夾有哪些方法?

【參考答案】

新建文件夾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在窗口空白處單擊鼠標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單擊“新建”,在打開的下拉菜單中選擇“文件夾”命令。

方法二:在窗口中單擊菜單欄中的“文件”,選擇“新建”子菜單,在打開的下拉菜單中選擇“文件夾”命令。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電子賀卡、漂亮的書籤、電子板報,提出問題“運用我們之前所學的記事本或寫字板能做出這三件作品嗎?”學生給出的回答是“不能”。

教師:“那麼今天老師再給大家介紹一位文字處理的大師——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一起認識一下這位大師的廬山真面目。

引入新課——瞭解Word界面。

環節二:新知探究

教師先介紹有關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的有關知識,並且進行提問“如何啟動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呢?”

任務一、啟動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

引導學生根據以前學過的啟動“記事本”的方法,進行自主的探究,並請學生演示他們的方法,根據多個同學的演示操作,教師給出評價並進行總結啟動Word的三種方法:

1.雙擊桌面上Word的快捷圖標。

2.單擊“開始”菜單——程序——Microsoft Office 2003——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

3.在桌面空白處右擊鼠標,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新建→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命令,會新建一個Word文檔,雙擊該文檔,同樣可以啟動Word。

教師:Word已經打開了,那麼它由哪幾部分組成呢?

任務二、認識界面

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結合教材內容和已經打開的軟件兩人一小組,自主認識Word界面,之後教師採用開火車的形式,用鼠標指向相應圖標,學生說出該部分名稱。

然後教師將全班分成6個小組,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分別認識菜單欄和工具欄的各個菜單項和按鈕名稱,並完成PPT上的表格。

教師再次提出問題“如何隱藏工具欄呢?”

任務三、顯示/隱藏工具欄

教師操作完成隱藏繪圖工具欄的操作,請一位同學來幫老師把繪圖工具欄給找回來。

任務四、關閉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

環節三、小結作業

1.簡單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點。

2.請學生嘗試輸入文字,並應用今天所學的工具按鈕或菜單命令對文字進行簡單的設置。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參考答案】

(1)選擇部分文字:將光標移至要選擇文字的第一個字符前面,按下鼠標左鍵不放,拖動鼠標至要選擇文字的最後一個字符後,釋放鼠標即可。

(2)選擇一行文字:移動光標至頁面左側的文本選擇區,當光標變成斜向上的箭頭時,單擊可以選擇一行。

(3)選擇一段文字:移動光標至該段左側的文本選擇區,雙擊即可。

(5)選擇連續較長文本:光標定位在文本起始位置,拖動滾動條找到文本的結束位置,按住Shift鍵鼠標單擊結束位置。

2.你將如何檢測學生是否掌握教學內容的?

【參考答案】

在教學過程當中,通過提問,練習的方式可以非常好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並且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運用了任務驅動法、小組討論、驗收任務成果包,課堂小測驗等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現實生活中,很多事件並非都是按自上而下的順序進行的,常常要根據一定的條件進行判斷並做出決策,比如Taxi收費情況。播放視頻,讓學生觀察出租收費系統,並向學生提問:請問出租車是如何計價收費的?學生之間相互討論,請同學代表回答。

(二)新知探究

根據學生回答,補充、完善、總結Taxi計價收費過程:車程2公里以內收費3元,兩公里以外,超過部分收費1.2元/公里。

根據以上總結,各小組畫出相應的流程圖。要求:流程圖必須保存在以小組為單位的Word文檔。

根據學生繪製流程圖的情況,補充完善或者複述的流程圖如下: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師生共同歸納出選擇結構的一般含義:如果條件成立則執行語句塊1,如果條件不成立則執行語句塊2,並強調圖中語句塊1和語句塊2不能同時為空,且語句塊1和語句塊2可以包含多個語句。

最後和學生共同總結If語句的一般格式:

格式一:IfThen

格式二:IfThenElse

(三)鞏固提高

引入問題,成績的評定也是由選擇性的分類評定,讓學生根據If語句的一般格式嘗試寫出關於“成績評價”的程序。

例:成績評價程序設計。

同桌之間先討論算法設計,再將算法說出來,(包括用的控件),算法如下:

1.輸入成績;

2.把成績轉化為數值賦給a。

3.如果a>=60成立則結果顯示“合格”,否則顯示“不合格”。

4.結束語句。

教師根據算法寫出程序:

A=val(text1.text)

If a>=60 then

Label2.caption="合格"

Else

Label2.caption="不合格"

End if

學生觀察程序並思考,把程序的理解說出來,然後試著畫出流程圖。

學生上機,按課本步驟完成例題。

(四)小結作業

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共同總結本課知識點。

佈置作業:輸入一個數,求該數的絕對值,要求畫出流程圖,寫出算法並請學生解釋算法。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請你談一談在if語句中,控制條件由哪兩個部分組成?

【參考答案】

由關係表達式“=、、>=、<=、<>”和邏輯表達式“and、or、not”組成。

2.請你簡要的回答if語句的兩種基本表達式?

【參考答案】

格式一:IfThen

格式二:IfThenElse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出新知

老師展示各種表格,讓學生觀看,由此引入今天的學習內容。

(二)教師指導,自學嘗試

1.選取單元格(演示)

老師先將操作過程演示一遍:

第一種方法:先用鼠標將光標移動到指定的起始位置;按住shift鍵;再將光標移動到結束位置。

第二種方法:鼠標拖拽法。

學生認真觀看聽講,體會。

2.合併單元格

老師提問如何合併單元格。

請學生回答,老師總結要點:

①右鍵單擊選取的單元格;

②在右鍵菜單中單擊“合併單元格”。

請學生自己嘗試,完成單元格的合併。

(三)深入研究,精修表格

分小組自主探究學習。

任務一、拆分單元格

如何將一個單元格拆分成兩個或者多個單元格?

要求學生合作探究,共同嘗試操作。

老師及時給予指導,並請學生上臺操作演示。

演示完畢後,老師進行點評並歸納操作要點:

①將光標移動到要進行拆分的單元格;

②右鍵菜單中單擊“拆分單元格”,彈出“拆分單元格”對話框;

③選擇要拆分的“行數”和“列數”,單擊“確定”。

任務二、插入、刪除行與列

如何在已建立好的表格裡新插入一行(列)或多行(列)?

要求學生合作探究,共同嘗試操作。

老師及時給予指導,並請學生上臺操作演示。

演示完畢後,老師進行點評並歸納操作要點:

①插入操作:右鍵單擊單元格彈出菜單,在“插入”子菜單中單擊“在左(右)側插入列”或“在上(下)方插入行”。

②刪除操作:右鍵單擊單元格彈出菜單,單擊“刪除單元格”,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刪除整行”或“刪除整列”。

(四)交流合作,總結提升

學生總結本課的知識點。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掌握了單元格合併調整、修飾的操作方法。那麼到了課後,希望同學們利用本節課學到的知識嘗試製作一張漂亮的課程表。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Excel與Word中的表格有什麼不同?

【參考答案】

Word文檔中製作的表格是比較單純的表格,不具有篩選、排序、計算、分析、統計功能。

Excel文檔中製作的表格相對word來說功能上具有篩選、排序、計算、分析、統計功能。

2.信息技術課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如何選擇?

【參考答案】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對於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自身具有與其他學科不同的特點,因此,在日常授課時會經常採用如下教學方法:教練法、任務驅動法、案例法、合作學習法。這些教學方法應該針對學生的準備狀態、教學內容的特點、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的適用範圍、已有的軟硬件條件和教師自身的素養條件等,綜合權衡,選擇和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而不是無原則地僅憑個人好惡或者因循傳統,盲目地或者隨意地選擇使用。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示例動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老師介紹,在動畫中所有參與演出的對象都置於舞臺上,雲朵間相互覆蓋或穿越,這就需要為對象設定不同的圖層。

3.課件顯示課題:《運用圖層修飾圖像》,並引入三原色和圖層的作用。

環節二:新知探究

1.講解光的三基色原理。紅、綠、藍光是光的三基色,三種基色相互獨立,任何一種基色都不能用其他兩種顏色合成。

2.佈置任務:根據課本探究實踐操作,探究光的三基色。教師引導學生充分理解圖層混合模式中的濾色。

3.佈置任務:請學生根據教材上機操作實踐,製作彩色浮雕文字。

4.教師巡視全班,個別輔導,並將實踐過程中出現的普遍問題進行集體點評。

(1)對學生實踐操作的作品進行展示。

(2)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創作過程進行說明,並讓其他學生進行點評。

(3)教師對學生作品進行鑑賞性說明。

環節三:鞏固提高

根據之前學習的內容,完成鞏固訓練習題;

請學生隨機設置一個要求的圖層,並鞏固本節課的知識點和操作要領。

環節四:小結作業

1.小結:簡單小組討論回顧本節課所學要點,教師歸納小結活動用到的主要知識點。強調總結圖層面板中的圖層混合模式及圖層樣式對話框中的高級混合模式。

2.作業:課下同學們運用本節課所學知識修飾一幅自己感興趣的圖像,下節課上課時展示。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請你談談光的三原色指的是哪三原色?

【參考答案】

光的三原色為:紅綠藍三種顏色

2.你將如何檢測學生是否掌握教學的重難點的?

【參考答案】

在教學過程當中,通過提問,做練習的方式可以非常好的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並且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運用了任務驅動法、小組討論等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在多媒體展示唐老鴨和米老鼠圖形,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能否使用曾經學過的工具很容易的把唐老鴨選取出來?學生:“可以使用套索、區域和魔術棒的功能進行選取和製作”。

老師:“這幾名同學對上節課的知識掌握的很準確,再想一想使用這些工具有什麼特點嗎?”

同學:“使用起來特別的複雜,而且對已畫好的區域也不能修改。”

老師:“好,同學們說的很正確,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用簡單快捷的方法來選取部分圖片。”

引入新課——路徑的應用

(二)新知探究

任務一:繪製路徑

首先老師用電腦介紹鋼筆工具,老師會邊講解邊示範。

教師:“現在老師把指針移到畫面中進行單擊,產生一個點,這個點就是習慣上叫做錨點的點,現在老師重複的剛剛的操作,這時候就出現一個封閉的線路,這個線路就是路徑”

教師在操作的時候,引導學生觀察路徑以及路徑的特點,讓學生試著總結路徑的概念,最後老師進行補充。

1.鋼筆工具

通過教師示範之後,讓學生們自主學習,如果畫一條不封閉的路徑,最後的錨點應該怎麼處理呢?請同學們自主思考。首先讓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試著畫上一個不封閉的路徑,並思考最後一個錨點的處理。引導學生多次的嘗試,之後自由回答。

師生總結:“畫一條不封閉的路徑,可以在畫到最後一個錨點以後,單擊工具箱中的鋼筆工具。”

2.轉換點工具

每位同學電腦屏幕上都有一個路徑,引導學生思考:想要調整路徑的形狀變為我們自己所喜歡的形狀,應該怎麼做?

師生總結:點擊轉換點工具,單擊錨點,錨點兩邊形成了光滑的曲線,並隨之移動錨點,路徑的形狀也是隨之改變的。

教師繼續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對自己想要的形狀不滿意的話,應該怎麼做?

同學們先獨立思考後集體回答:就再次單擊錨點,就可以撤銷了。

3.自由鋼筆工具

教師再次提出問題,在繪製路徑的時候還可以使用什麼工具呢?

給同學們4分鐘時間自學書上83頁的內容,之後讓學生也當把小老師進行講授自由鋼筆工具。

學生總結得出:自由鋼筆工具與轉換點工具的操作方法是一樣的,選中自由鋼筆工具之後,在圖像中點擊,之後點擊轉換點工具進行變形。

我們可以在路徑上隨機增加錨點工具和刪除錨點工具。

(三)鞏固提高

1.練習:讓同學在自己的電腦上新建一幅空白圖像,使用鋼筆工具畫三角形,繪製一條封閉路徑,再用轉換點工具進行調整成正方形。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巡視進行指導。

2.設置一個小比賽

用自由點工具畫出心形,可以在曲線處隨機的增加錨點和減少錨點,並用轉換點工具進行修改形狀,之後進行評價。

(四)小結作業

1.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簡單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點。

2.同學們課後預習下節課——路徑與選定圖片的轉換並給唐老鴨和米老鼠的圖片進行分離,選取唐老鴨的部分圖片,下節課講講你的操作步驟。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在Photoshop中,我們在繪製路徑的時候最常使用哪些工具?

【參考答案】

1.鋼筆工具。

2.轉換點工具。

3.自由鋼筆工具。

2.在Photoshop中,我們如何畫一個不封閉的路徑?

【參考答案】

1.選定鋼筆工具。

2.把鼠標移動到畫面單擊。

3.移動鼠標再產生一個錨點,兩個錨點間會出現一個連線。重複以上操作步驟,最後一個錨點是點擊工具欄中的鋼筆工具。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高中信息技術《信息的基本特徵》

一、考題回顧

1.題目:信息的基本特徵

2.內容: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3.基本要求:

(1)分小組討論並有師生交流互動;

(2)結合生活實例進行講解;

(3)十分鐘之內完成教學。

答辯題目

1.請再列舉兩個信息的其他特徵並加以說明。

2.請你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信息的基本特徵

同學們,有誰能說出剛才響起的優美的鈴聲給我們傳遞了一個什麼信息嗎?學生回答:“要上課了。”不錯,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社會,我們身邊到處是信息,只要你留意一下,就會發現很多信息,比如:教室裡老師的板書,我們每天收看的天氣預報、新聞聯播,十字街口的紅綠燈等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信息都具有哪些特徵?

(二)新課講授

案例一、播放視頻,視頻當中的內容包括:翻開我們的課本,裡面記錄了各種信息;打開電視,電視臺向我們發送了各種信息;古時候的烽火狼煙、飛鴿傳信、快馬傳書,現在的電話、傳真、網絡。這些全都為我們傳送了信息。

教師提問“上述視頻當中都涉及到了哪些信息?”。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講授信息的普遍性和無限性的特徵。

案例二、據氣象專家預測:今年我市將迎來有史以來最炎熱的夏天。某電器經銷公司立即從各大空調廠家進了大批空調,從5月份到8月份該電器經銷公司贏利總額超過了1至4月份的兩倍。

通過上述案例教師講解信息的價值性。

案例三、蕭伯納“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一下,我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一下,我們就都有了兩種思想,甚至更多。”

教師提問“蘋果和思想分別代表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講授信息的共享性,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追問,“剛才老師的講授大家都聽見了吧?電視上的節目只有一個觀眾可以看到嗎?”講授信息的可傳遞性!

案例四、我這裡有一張麥當勞的優惠券,請同學們幫我分析一下,我現在可以用它去麥當勞消費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講解信息的時效性特徵。

教師設置一個問題“除了這些,信息還具有哪些特性,並舉出生活當中的實際例子”,引導學生進行討論。

學生討論完成之後,會給出回答,如真偽性、可增值性、依附性……

(三)鞏固提高

教師屏幕展示兩個案例,請同學們分小組討論一下,體現了信息的什麼特徵?

案例一:“口說無憑”指的是說過的話無據可查,在進行重大交易時,往往需要簽訂書面協議。(載體依附性)

案例二:通過衛星信號,我們可以安座在家中觀看北京奧運會的精彩比賽。(傳遞性和共享性)

(四)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引領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點。請同學們以開火車的形式,每人說出一個信息的特徵,並說出一個相對的案例。

作業:想一想當中的案例體現了信息的哪些特徵?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請再列舉兩個信息的其他特徵並加以說明。

【參考答案】

相對性:信息只有被利用才有價值,同一個信息,不同的使用者由於其自身素質、修養、能力以及所處的環境不同,會得到不同的使用效果,說明信息具有價值的相對性。

真偽性:諸葛亮的“空城計”,手機上經常收到的中間短信等等,都是不真實不可信的信息,說明信息具有真偽性。

2.請你談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參考答案】

我認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要做到如下三點:

(1)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為創造能力提供土壤

樹立正確的育人觀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前提,所以教師應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積極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努力創造。

(2)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為創造能力提供突破口

培養以積極的態度注視事物的習慣,有助於觀察力的發展。教師要積極引導他們,加強對好奇的事物觀察,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時為學生確立觀察目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然後進行思考。

(3)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創造能力提供基礎

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懷疑,敢於提出不同凡響的見解。學生的創造思維需要教師通過各種手段去刺激、引導。對於學生的錯誤,教師要以點撥為主,採取激勵等方式,促使學生繼續思考,把改進的機會留給學生,啟發學生的創造潛能。

高中信息技術《計算機信息加工的一般過程》

一、考題回顧

1.題目:計算機信息加工的一般過程

2.內容:

①計算機運算速度快,存儲容量大,因此利用計算機可以高質量地加工大批量的信息。利用計算機加工信息的工作過程大致劃分如下:

根據信息類型和加工要求選擇合適的計算機軟件或者自編程序。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髮展,一些方便用戶使用的計算機信息加工軟件應運而生。即使沒有計算機技術基礎,只要稍加學習,人們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這些軟件進行信息加工。當然,每種信息加工軟件各有其功能特點,在使用時要根據不同的目的加以選擇。但是,不能期望任何加工都能在現有軟件中實現,對於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數據處理,需要編制專用程序。不過,編程加工信息必須是計算機專業人員或對計算機有較深瞭解的人才能完成。

②信息錄入。將要加工的信息(如數據信息)錄入計算機,信息錄入本身並不複雜,但是容易出錯,因此必須對錄入的信息仔細核查。

③信息加工。信息錄入以後,便可用選定的軟件或自編程序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處理。

④信息輸出。信息加工完畢後,可根據軟件規定的格式將加工結果顯示在屏幕上或輸送到打印機上。

⑤信息存儲。加工以後的信息如不立即使用,可以存入計算機硬盤或移動存儲器中,待使用時再調出顯示或打印。

實踐

(1)以通過加工資料撰寫演講稿為例,討論其加工過程中的哪些步驟可以通過計算機來完成,填寫表3-1。

表3-1加工資料並撰寫演講稿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2)你發現哪些場合利用了計箅機進行信息加工?在沒有使用計算機之前這些場合是如何進行信息加工的?

3.基本要求:

(1)要結合生活實例進行導入和講解。

(2)要對學生有合理的預設。

(3)要有恰當的板書環節。

答辯題目

1.板書設計的原則是什麼?

2.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學校近期舉行關於“孝心”的主題文化,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演講者,如何規劃設計撰寫演講稿呢?

(二)任務驅動自主探究

1.頭腦風暴

學生小組為單位討論,討論信息加工的一般過程,並且填寫表格。

課件展示學生討論中容易出現的一些問題,師生互動討論出現問題的原因。

最後歸納出信息加工的一般過程,選擇軟件—錄入信息-信息加工-信息輸出-信息存儲。

2.實踐操作

結合剛才討論的過程,利用Word或者PPT製作演講稿。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上臺演示。

(三)鞏固提高

給出校運會的原始數據,要求學生統計本班的今天所得總分,及累計,全班排名,並以喜報的形式公佈在本班大本營前面,電子版發送到老師的郵箱中。

(四)小結與作業

(1)小結:同學們有什麼收穫?

(2)作業:體驗信息的人工加工和計算機加工的各自特點以及適用範圍。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板書設計的原則是什麼?

【參考答案】

簡潔明瞭、美觀、體現重難點、標題與內容的大小有所區分。

2.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參考答案】

1.理解信息加工的含義與重要性,瞭解信息加工的一般過程。

2.能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歸納信息加工的一般過程,能選擇適當的信息加工方法及工具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3.體驗信息加工的一般過程,形成積極主動學習和參與信息活動的態度。

高中信息技術《製作主頁》

一、考題回顧

1.題目:製作主頁

2.內容: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答辯題目

1.主頁與首頁是同一個概念嗎?

2.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學生所知道的網站。學生會回答“新浪”“網易”“騰訊”也有某學校網站,政府網站,某商業網站等。

教師引導學生,進入這些網站,你們最先看到的界面有什麼特點,這個界面有什麼特殊的作用,這個界面叫做什麼呢?從而引導出主頁的概念。

教師繼續引導,今天我們就來製作一個網站,第一步就是要製作一個主頁

——引入新課——製作主頁。

(二)新知探究

任務一:分析主頁

教師提問,為什麼要有主頁,如果沒有主頁,網站會是什麼樣子?

師生總結主頁的作用:

1.展示網站的作用,功能等介紹網站的門戶型的一個網頁。

2.確定了整體網站的風格。

3.導航整個網站的各個頁面和部分。

展示多種不同形式的主頁,引導學生髮現這些主頁都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學生會發現,這些主頁雖然風格不同,但是一般都會有標題和導航欄。

任務二:設計主頁

教師提問,如果我們要做一個關於我們班級的網頁,先要設計主頁的話,應該如何設計?從哪些角度進行考慮。

1.網頁的整體風格和配色(暖色調,冷色調。活潑熱情,沉穩大氣,清新典雅)。

2.網頁整體的格局結構,標題欄的位置以及設計,導航欄的主要內容。

3.網頁的細節設計、邊框、圖形圖像裝飾。

分小組進行主頁的設計,並且分享彙報。

1.確定網站的標題及位置。

2.設計標題和導航欄並畫出草圖。

任務三:製作主頁

討論:製作網頁可以使用那些軟件,這些軟件都用來做什麼?

Flash、Cool 3D等製作動畫標題。

Photoshop製作圖片標題。

Word製作藝術字

Frontpage將這些內容組合起來。

以小組為單位,設計製作一個主頁,並且在製作之後要進行彙報,製作理念,製作過程,製作手段。

任務四:欣賞評價

學生對製作的作品進行欣賞評價,找出好的地方和做的不好的地方。完善作品。

(三)小結作業

1.簡單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點。

2.找到一個自己認為好的主頁網站,下載並且下節課來進行分析,這個主頁網站好在哪裡。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主頁與首頁是一個概念嗎?

【參考答案】

不是。主頁是用戶打開瀏覽器時默認打開的網頁;首頁是指一個網站打開後看到的第一個頁面,一般情況與文件名是index。

2.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什麼?

【參考答案】

1.能夠說出主頁在網頁中的作用,能夠說出主頁的多種版面佈局,能夠設計一個美觀大方的主頁頁面。

2.通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的方式,掌握製作主頁的方法,從而瞭解設計網頁的一般流程和規律。

3.對浩瀚的網絡世界產生興趣,能夠從設計的角度觀察和評價網頁設計作品。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同學們,我們學校裡有一個機房裡的電腦還沒有連上網,現在學校想把這些電腦都連上網我們應該怎麼連呢?”

同學:“可以像串糖葫蘆一樣把電腦一個一個連成一串的形式,也可以像穿手鍊一樣把電腦連成一個環呢?”

老師:“同學們想想串糖葫蘆和穿手鍊這種形式在網絡中被稱為什麼?”

同學:“一種結構”

老師:“對,非常好,這位同學的總結能力非常強,其實在網絡中這種形式被稱為網絡拓撲結構,接下來我們就學習一下網絡拓撲結構。”

(二)新知探究

任務一:認識網絡拓撲結構

首先老師先讓學生自行瀏覽課本內容5分鐘,時間到後,老師找同學回答什麼是網絡拓撲結構,有哪些網絡拓撲結構。

老師:“同學們都瀏覽好了,那老師找一位同學先來回答一下什麼是網絡拓撲結構?”

同學:“網絡拓撲結構是用來表示網絡中各種設備的物理佈局,特別是計算機的分佈情況。”

老師:“回答很正確,這位同學對課本瀏覽很仔細。好,接下來找另一位同學回答一下都有哪些網絡拓撲結構?”

同學:“有總線結構、環形結構、星型結構、網狀結構。”

任務二:網絡拓撲結構的特點

讓同學以四人為一小組討論,十分鐘後老師請每個小組派一名學生代表進行回答。

第一小組:總線結構的特點是網絡中擁有一個總線結構,網絡中的計算機共享一條數據通道。這種結構優點網絡安裝簡便,網絡中總線上的一臺計算機出現故障不會影響整個網絡通信,缺點是如果共享的“總線”發生故障,整個網絡就會癱瘓。

第二小組:環形結構中的計算機通過傳輸介質連成一個封閉的環。優點是環狀結構容易安裝,結構簡單。缺點是容量有限,網絡建成後,難以增加新的計算機節點,而且網絡中的任何一臺計算機出現故障都會影響。

第三小組:星型結構中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連接成網,網狀中央有節點,其它節點與中央節點直接相連,特點是安裝簡便,外圍設備出現故障不影響整個網絡通信,安全性高,易維護,中心節點出現故障整個網絡癱瘓。

第四小組:網狀結構任何一臺計算機與其它計算機都有至少兩條線路相連,網絡中某臺計算機或線路出現故障時不影響其他的使用。缺點是不容易排查出網絡中的線路故障或計算機故障

(三)鞏固提高

回到最開始提出的問題,學校機房應採用哪種拓撲結構,學生討論之後得出應採用星型結構。同時請學生猜想家中路由器採用哪種拓撲結構。

(四)小結作業

1.簡單回顧本節課所學知識點。

2.請學生課後查閱資料:不同的網絡拓撲結構都應用在了哪些領域?

板書設計:略

【答辯題目解析】

1.網絡拓撲結構常見的局域網的有幾種?

【參考答案】

有三種:總線型結構、環型結構、星型結構。

2.你通過什麼方式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參考答案】

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運用了任務驅動法、小組討論等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課下讓學生以表格的方式整理當天所學主要內容,很好的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通過複習再次鞏固。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碟中諜》的片段,並提出問題——片段中的伊森的夥伴在做什麼?這樣對不對?有什麼樣的後果?通過影片,初步讓學生認識網絡安全存在的威脅,引出網絡安全的概念。

(二)新授

展示的5個教材案例,請同學閱讀案例並思考以下問題:

結合上述案例或根據你的經驗,小組討論以計算機及網絡為主體的信息系統可能存在哪些方面的安全威脅,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如何預防。

請同學們前後桌6人為一組,分組討論。10分鐘後請小組代表們彙報討論結果。

1.各小組及老師共同得出問題答案為:威脅計算機安全的幾個方面為:

(1)自然因素;(2)人為或偶然事故;(3)計算機犯罪;(4)計算機病毒;(5)電子對抗。

2.後果:信息安全不僅影響到人們日常生產、生活,還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安全,成為日益嚴峻的問題。

3.維護信息安全,可以理解為確保信息內容在獲取、存儲、處理、檢索和傳送中,保持其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實性。對於信息系統的使用者來說,維護信息安全的措施主要包括保障計算機及網絡系統的安全、預防計算機病毒、預防計算機犯罪等方面的內容。

(三)鞏固

1.給出央視新聞:蘋果手機每天記錄使用手機人員的活動軌跡和時間等信息,並定期將其傳回美國總部。看到這個新聞,你有什麼感想,你會怎麼做?

分組討論5分鐘,讓大家各抒己見,然後請小組代表們彙報結果。

2.展示我國開發的有完全自主產權的信息系統,請同學思考並討論對維護國家信息安全有何意義。

請多位同學發言後,師生共同得出結論:可以保障居民信息的安全,一個國家必須擁有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技術,才能真正掌握維護信息安全的主動權。

(四)小結作業

1.小結:帶領學生一起總結本節課的知識:信息安全面臨的威脅及相應的措施。

2.作業:請同學們思考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面臨網絡安全威脅,是否還有其他的威脅。你會用哪些措施來防範這些威脅?

板書設計略

【答辯題目解析】

1.網絡是什麼?

【參考答案】

在計算機領域中,網絡是信息傳輸、接收、共享的虛擬平臺,通過它把各個點、面、體的信息聯繫到一起,從而實現這些資源的共享。網絡是人類發展史來最重要的發明,提高了科技和人類社會的發展。

2.網絡發展經歷了哪幾個階段,分別是什麼?

【參考答案】

網絡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分別是第一代——遠程終端連接,第二代——計算機網絡階段(局域網),第三代——計算機網絡互聯階段(廣域網、Internet),第四代——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多業務、大數據量)。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教師資格證小學、初中、高中信息技術面試真題(2017年下半年精選)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假設我們寫了一首新的樂曲,要把它交給唱片公司,有兩種方式:把這首樂曲彈奏出來並錄製在磁帶上或者把這首樂曲的樂譜寫下來。這兩種方式的最大區別在於什麼?(記錄的形式不同,前者是記述性的。包含樂曲的音頻信息。其中的所有信息都是固定的,如演奏速度、樂器音色等。如果你想把笛子換成排簫,那就要重新錄製一遍。後者是描述性的,不包含音頻信息,只包含對樂曲音律的描述。如果要改變演奏速度或樂器音色,只要在樂譜中修改一下就好。)在信息技術領域,有圖像和矢量圖,特點類似與此。

(二)新課講授

(1)學生自主瀏覽教材,探究什麼是位圖,什麼是矢量圖?

(2)巡視觀察學生掌握程度,及時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請學生上臺演示操作方法並加以總結。

教師引導學生打開“小橋”的圖片,讓學生髮現圖像由大量的矩形點組成,排列和緊密,在不放的情況下,肉眼很難識別。之後教師進行講授,在信息技術領域中,這些矩形點被稱為像素,像素由位置值和顏色值表示。通常,把這種通過像素表示的圖像稱為位圖,也稱點陣圖像或柵格圖像。

教師引導學生打開杯子圖片,進行放大並觀察得出了什麼效果,小組之間可以進行討論。之後由學生代表進行回答,並說出為什麼?

學生:無論怎麼放大矢量圖,它的邊緣仍然很平滑。得知,計算機用一組指令來描述構成矢量圖的直線、矩形、曲線、圓弧等的形狀、位置、顏色等屬性。顯示時,通過相應的軟件來讀取和解釋這些指令。而無論把圖形放大多少倍顯示,存儲的這些指令都可以精確地描繪出圖形的所有屬性來,從而真實地顯示出圖形。

由教師總結位圖和矢量圖的共同和不同之處。

(三)鞏固提升

引導學生用表格的方式,總結出位圖和矢量圖,並進行展示,舉出生活中的例子。

(四)小結與作業

(1)小結:同學們有什麼收穫?

(2)作業:利用上網,找出更多關於矢量圖和位圖的知識,下節課進行分享。

板書設計:略

【答辯題目解析】

1.教學的重點是什麼?

【參考答案】

教學重點為理解位圖和矢量圖的特性。

教學難點為學會區分位圖和矢量圖。

2.位圖和矢量圖的區別?

【參考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