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换血计划已启动,中国股市将迎来“黄金时代”,散户的机会来了

中国股市到底经历什么?

1990年~1996年:散户江湖时代

一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股市,很多人可能会想起1994年那部电影《股疯》——上海街头,汹涌的人流提着板凳去排队等待第二天证券营业部开门,开门的一刹那,因为拥挤,很多张脸被挤贴到玻璃上而变形……

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股市的投资主体主要为中小股民。有调查显示,25岁到55岁的适业人群构成了个人投资者的主体;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杨百万”是这批投资者中成功的典型代表,他凭借着对政策的敏感、善于利用不对称的市场信息,能吃苦耐劳,从而在当年国库券倒卖风潮中发家。1990年,“杨百万”在别人还对国库券大感兴趣的情况下转战股市。1990年12月19日,他购买的500股电真空股票,成为交易所的第一笔交易。

1996年~2002年:机构坐庄投机时代

在“327国债期货事件”后,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大量资金流向股市,直接导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现。

可以说,1996年到200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最为沸腾的岁月,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股市相比并不逊色,内幕交易、庄股文化盛行。这段时期内,“垃圾股”得到了极大的追捧,ST股票甚嚣尘上。这段时期也是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诸多形形色色的资本系最为活跃的年代。

2002年~2007年:内外资机构群雄争霸时代

这一阶段,可谓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群雄争霸的年代,QFII、险资、社保基金、阳光私募、“涨停板敢死队”纷纷崛起。

我国在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加入WTO后,证券业开始进入对外开放全新阶段。2002年7月,中国证券市场引入了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作为先进投资理念的导入者,QFII在A股多次扮演跑在市场曲线前面的角色。让市场称奇的是QFII屡屡精准的抄底技术。

2003年1月,新修订的《保险法》开始实施,国内保险资金运用开始进入快车道,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重由10%上升到15%。2004年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批准保险资金可以直接进入股市。

2007年至今: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双格局时代

2008年的股市大跌,早已远去,但究竟缘何大跌,其实业内并没有共识。很多人认为是受海外金融危机传导的结果,亦有人把二级市场上大小非的解禁抛售行为作为“罪魁祸首”等等。

近乎整年的市场大跌,各方面的因素必然有之。但我更倾向于从市场的参与者角度来分析——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是主要原因。

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这6个月中,以大小非股东减持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不计成本抛售解禁股,话语权骤然增加,成为参与中国证券市场价值重估的新生力量。而金融资本则被迫通过杀跌来压低整体估值,使得产业资本在抛售过程中收益大幅降低。最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加速了市场的寻底过程。

经过2008年的大跌,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力量并非是减弱了,其实是增强了,而那场大跌的最终胜利者其实是产业资本。

为何股灾频发?

股灾其实国内外都有,美国股市在健全之前,也发生过各种类型的股灾。从当年荷兰的郁金香事件开始,这种人为的灾难从来没有停止过,不过是换了个说法换了个形式罢了。

从发展历程看,A股只有不到30年的发展历程,而国外股票市场至少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也都经历过股灾。

A股30年的发展历程则更像是欧美国家的股票市场缩影,因此,看起来股灾发生的频率要高一些。

从制度方面看,目前A股的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发展,部分机构和个人利益制度漏洞,牟取巨额暴利,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市场的大起大落。

从投资者角度看,A股以个人投资者居多,而具备专业投资能力的投资者相对较少,即不成熟的投资者居多,而这些投资者又极容易受市场短期波动或未经验证的消息影响,追涨杀跌,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助推了市场的大幅波动。

从投资机构行为看,有时候机构投资者基于某种目的,需要进行调仓或其他行为,短期内大幅买入或卖出,也会引起市场大幅波动。

一定要记住:吃一堑,长一智,伤害就是明白,失败就是懂得。我们会从失利中慢慢走出,重拾信心,不开心、后悔、抱怨和慌乱对你的投资毫无帮助。股市很重要,但一定不是生活的全部,除了股市,我们还有诗和远方,这才是我们该拥有的生活,继续我们的努力与追求。

大换血计划已启动,中国股市将迎来“黄金时代”,散户的机会来了

股灾跑频发,原因之一——中国股市不成熟的机制

中国股市已经成长28年,真正全民共赢年份区区只有三四年时间,而三四年赚钱效益兑现后没有及时锁住利润,肯定加倍的吐出去,怎么涨上去就怎么跌回来,导致中国股市10年过去指数还倒跌没了3000指数,这样的市场股民没有怨气才怪,不骂都不正常

中国股市主要还是散户市场,散户为主体角色,但往往主体角色却把主力机构当韭菜收割,而且是一批一批的收割,有时候就连都配合他们想要连根拔起(去散户化);这样散户化怨气更加浓,骂声更加大,是不是可以理解呢?

就 拿题主的问题来分析,为什么指数上涨,股票却在跌呢?这是描述了2017年蓝筹慢牛行情,个股严重分化,指数在“漂亮50”带动下上涨,个股却赚了指数亏 了钱;“买的假股票”“买在2600套在3500”“牛头熊身”等等骂声一片;中国股市确实走出了这么的行情,指数连涨,个股连续阴跌破了2600的股 价,甚至有些跌破了历史新低;中国股民骂股市我觉得非常正常,就连我都想要骂中国股市,但是骂有什么用,只能面对事实,我们改变不了市场,吃哑巴亏吧!

中 国股市确实问题太多,美股十年牛市,中国十年还在熊市中没有走出来,指数倒跌一半;这些都是问题是主要原因,投机性太强,肉弱强食,把散户当韭菜收割,为 何不能和平相处呢?退市企业没有几家,上市企业每周十家!上市圈钱后业绩360度转变,马上翻脸不认人,留下垃圾股份给散户们自己买卖,自由发挥等等的一 个市场,试问又有几个股民能受的住这个怨气呢?只能用骂声一片来发泄散户们的情绪!中国股民们只能吃哑巴亏!

归根结底,中国股市的本质:机构市

1、中国散户普遍穷,中国还是一个人均收入贫困的国家,散户数量固然众多,但其资金总量不是机构的对手,即便多数散户打死都不卖,也形不成股市稳定因素。

2、中国机构炒股有返佣,所以他们的操盘手更愿意买进卖出,频繁交易,因为操盘手可从返佣中私拿个人回扣,因此,中国股市的波动,基本都是机构操纵。

3、中国股市多数股不分红或分一粒米这么小的红,造成买股只能搏取价差,这是波动主因,机构因此把浪鼓起来,企图在浪尖上把股票交给散户,然后再打入浪谷,企图在浪谷里把散户股票夺回去。

4、中国机构绝大部分和散户一样:亏损累累。只不过没有一个结算结止日而已,若是大量的机构清盘结算,他们套在股票上的资金若想变现,他们的那些股票会跌到零。比如,他们抱团的银行股,他们几乎没机会变现,但他们每天用少量资金维持住市值,同时中国机构大量的隐性贷款在股市里只计算他们的每季市值却不公布他们的贷款情况。

但是,为什么给人一种美国股市是机构市的印象呢?因为,美国机构每日进进出出,美国散户每月发薪后就会买入他们一直在买的股票,他们每月就交易一两次,因此,每天看到的都是机构在炒,所以中国人就认为美国是机构市,散户都不见了,可见机构市美国股市长期稳定上涨的原因。这恰恰是错误的。这恰恰证明美国股市是散户市。

大换血计划已启动,中国股市将迎来“黄金时代”,散户的机会来了

A股入摩,或将彻底改变中国股市的命运

近日,A股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SCI)新兴市场市指数(以下简称“入摩”)备受海内外投资者的关注。这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A股“入摩”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举措得到全世界的肯定,也将持续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同时为新兴市场投资者带来更加多元的投资机会。

A股“入摩”,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表现值得期待

A股“入摩”对国内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对A股市场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不会为A股市场立即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也愈加开放,在今年4月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了四大重要对外开放举措,放宽金融业的市场准入就是其中的一项。MSCI指数作为国际资本市场上最有影响力、最权威的指数之一,纳入中国A股意味着国际对社会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肯定。

监管层面上来说,A股虽然被纳入MSCI指数,但实际上,A股市场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制度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退市制度没有常态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其中,困扰投资者的主要问题是A股停牌问题,同时这也是原计划将纳入MSCI指数的234只成分股缩减成226只的原因。

受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A股“入摩”初期带来影响相对有限,长期来看对A股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资金上看,“入摩”将会带动大量境外资本流入国内,按照现在情形来看,如果在今年9月完成5%的纳入比例,将会有千亿元资金流入A股市场。

其次,A股“入摩”是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关键一步,将会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加入,A股市场的表现也将会慢慢和国际市场相接近。对国内投资来说,国际投资者逐渐将A股纳入投资目标以后,投资理念更加国际化。同时,国际资本市场对A股监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就目前来看,A股“入摩”更多的是对国内投资者心理层面的影响。

A股“入摩”带动权重股龙头上涨

如果说从资金和监管层面看A股“入摩”的影响是宏观层面,那么接下来将分析一下“入摩”给资本市场所带来的具体变化。

回顾昨天A股走势,大盘小幅高开后,随即弱势震荡,但午后则延续震荡整理的走势,且成交萎缩,盘中整体做多动能偏弱,热点匮乏,其中权重板块表现较好。终盘以上涨16.05点并报收带上下影小阳线;创业板则是高开低走,终盘报收带上下影小阴线。

从板块上看,近期权重蓝筹股经历了一波不错的短期上涨,上涨幅度比较大,例如五粮液每股又重新站到80元以上,贵州茅台也已经逼近800元/股。其主要原因还是入摩事件性驱动的结果,再加上前期权重蓝筹股经历了接连断崖式下跌的局面,为此次反弹创造了空间。

6月1日,A股正式“入摩”。此时追踪MSCI的被动型基金已在“入摩”前一日完成建仓。全球指数提供商MSCI明晟将中国内地股票纳入其新兴市场、亚洲和全球指数,不仅标志着中国向海外投资者开放的力度在加大,也直接为这些以人民币计价的沪深股票增加了上百亿美元的需求,更让许多追踪MSCI明晟指数的基金经理和机构投资者的压力有所缓解。截至2018年5月31日,华夏、南方、建信、招商等9家基金公司累计发行了十多只MSCI主题基金,合计首发规模达138.13亿元。此外,还有7只已获批待发行、13只待审批的MSCI主题基金正在路上。

同时,外资也开始加大对A股的布局,北上资金5月份净流入额达到509亿元,创下A股历史纪录。5月份,北上资金净买入额超过20亿元的股票共计23只股票,总体来看,北上资金净买入这23只股票共耗资2000多亿元。

综合历史上纳入MSCI指数的股市发展,此次会为A股带来十分可观的收益,从历史上看,加入MSCI指数之后,股市整体收益较好,近70%的概率会取得正收益,加入后一年的平均收益高达26.9%。

纳A是一个逐步纳入的过程,外资的投资风格和理念会逐步冲击原有的投融资研究体系,短期冲击在所难免,但更开放的市场意味着更充分的竞争和更合理有效的定价。长期来看,“入摩”有望进一步推动A股制度的不断完善。

大换血计划已启动,中国股市将迎来“黄金时代”,散户的机会来了


A股再怎么变化,散户跟庄操作才是王道,关注主力资金动向选股,轻松把握买卖点

如何辨别股票有庄家入驻

投资者在股市中最想获取的是投资利润回报,最想要买到的股票是持续上升高涨的股票,而当一只股票有庄家入驻后,就会给这只股票带来庞大的资金,而这些庞大的资金将成为该股上涨的强大动力,因此,投资者若想通过购买连续上升高涨的股票而获取丰厚的投资利润回报,就必须关注股票中是否有庄家入驻。

庄家入驻某只股票时都会有一些市场表现信号,投资者通过细心的观察分析就能提早发现庄家入驻的股票,综合而言,庄家入驻某只股票时主要有以下几点市场表现信号。

(1)股价大幅度下跌之后,进入横盘整理阶段,该阶段中股价呈现出间断性的宽幅震荡,而成交量呈现出间断性的增大量。股价处于底部时,成交量出现多次明显的放量增大迹象,股价却未出现明显的上涨走势。

(2)股价走势呈现出连续的高开高走,股价上涨幅度明显强于大盘,成交量从极度萎缩转为逐步放大。在上涨行情初期,K线走势图中出现连续阳线上涨走势,成交量出现逐渐放大增量趋势。

(3)在上涨走势过程中,成交量与股价呈现出缩量上涨走势形态。在上涨走势过程中,K线走势图中出现连续一字形K线,成交量呈现为极度萎缩清淡。

(4)当日大买单多次频繁出现,成交股数超过以往平均成交股数,股价出现明显上涨,在分时成交列表中,经常出现上百手的大买单或大卖单(小盘股在100手以上,中盘股在300手以上,大盘股在500手以上)。


股票的生命之操盘线

深度解剖趋势交易

第一张图:趋势跟踪体系图

大换血计划已启动,中国股市将迎来“黄金时代”,散户的机会来了

道:从市场、技术、人三个角度来理解整个交易。

术:由拐点->波段->趋势->仓位,最终整合到一张图,形成趋势跟踪的技术体系。

法:从怎样进场?何时操作?怎样操作?操作对象?四个方面制定了纪律,保证交易的执行。

器:由均线、ATR、MACD、BOLL等指标来辅助趋势跟踪的操作。

第二张图:交易流程图

有了成熟的趋势跟踪系统,我们就可以按照下面的流程来进行交易:

制定交易计划->等待拐点形成->执行交易计划->

整个流程也就三个步骤:订计划->等待->执行。

其中正如课前所分析的,每次订计划和执行的时间也就1分钟左右,所以交易的大部分时间就两个字:等待;所以交易者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所以交易是一件很轻松,但又很无聊的事.

上面说的趋势跟踪的三步走流程,可以画成一张图,就是趋势跟踪交易流程图。

大换血计划已启动,中国股市将迎来“黄金时代”,散户的机会来了

第三张图:趋势跟踪技术核心图(葛兰碧八大法则)

交易计划包括试探、建仓、加仓、减仓、清仓等,怎么制定交易计划,可以根据下面这张葛兰碧八大法则图来制定。

交易计划包括试探、建仓、加仓、减仓、清仓等,怎么制定交易计划,可以根据下面这张葛兰碧八大法则图来制定。

大换血计划已启动,中国股市将迎来“黄金时代”,散户的机会来了

葛南维均线八大买卖法则

大换血计划已启动,中国股市将迎来“黄金时代”,散户的机会来了

大换血计划已启动,中国股市将迎来“黄金时代”,散户的机会来了

大换血计划已启动,中国股市将迎来“黄金时代”,散户的机会来了

读懂这3点,你才能在中国股市中生存下去!

一、决定行情性质的内部要素

1.趋势

趋势是股价运行的方向,它在股市中起决定性作用,是第一要素。趋势决定思维方式和操作策略,它主要分为:主要趋势、次要趋势和短暂趋势。

分析趋势时要注意以下4点。

(1)要综合主要趋势、次要趋势、短暂趋势之间的关系。操作要以主要趋势为主,主要趋势决定操作的策略,次要趋势决定操作的战术,短暂趋势决定下单的时机。

(2)在一个运行方向中的趋势线不是一条,要随股价的变动及时修正趋势线。

(3)上升趋势的形成和保持要有合理的量价做保证,上升趋势破坏时,总有量价不合理的表现,下降趋势的扭转不仅要有技术面的要求,还要有基本面的配合。

(4)上涨或下跌趋势一旦形成,趋势本身有自我加强的力量,若自身的力量不充分释放,外力很难转变该趋势。

如果你看错了趋势,必须使用最古老而又可靠的保护伞——止损。这就是趋势和利润的关系。

2.成交量

成交量是某一运行方向的能量状况,也是趋势形成和延续的动力。成交量表现为:缩量和放量、区域缩量和区域放量、单日缩量和单日放量、温和放量和突然放量、温和缩量和突然缩量等。

分析成交量要注意以下两点。

(1)不同趋势下成交量的意义不同。

上升趋势中放量上涨是上升趋势加强,是进入新一轮上涨的信号;上升趋势中缩量是进入短期调整或调整即将结束的信号;上升趋势中放量下跌是进入短期调整的信号;下降趋势中放量上涨只是短期反弹的信号;下降趋势中放量下跌是下降趋势加强和进入新一轮下跌的信号;下降趋势中缩量是下降中继,是即将进入新一轮下跌或短期反弹的信号。

(2)分析成交量时要掌握以下原则。

不要进行过程与过程的比较,要在一个过程中进行阶段与阶段的比较。

要研判该阶段上涨或下跌幅度能否大于前一阶段,要与前一阶段上涨或下跌的成交量比较。

要研判是否结束调整而进入反弹或上涨,成交量放量要与最近一波调整时的量能相比较。

3.形态

形态是股价运行方向中的轨迹,可预测行情进行到哪个过程、哪个阶段以及突破方向。

形态分为:突破性形态(包括底部和顶部突破性形态)、中继性形态(包括上升和下降中继形态)。

分析形态时要注意以下原则。

(1)先有形态,再有趋势。若形态不突破,则趋势不形成,即使形成可靠性较小。

(2)上升趋势中整理形态大都向上突破,下降趋势中整理形态大都向下突破,有反向突破时,假突破较多。

(3)向上突破形态要有量能配合,向下突破形态不需量能配合。

(4)形态突破时有“欲上破先下破、欲下破先上破”的规律,但突破时量能较小。

(5)整理过程中有单一形态或复合形态,复合形态就是两个以上形态的组成。

(6)形态的过程分为初、中、末期,初期为向下,中期为反弹,末期为小幅震荡,形态初期量能大,中期量能温和,末期量能较小。

(7)底部形态和顶部形态的量能和时间,一般大于和长于中继形态。

(8)压力位和相对高位处形成的顶部形态可靠,支撑位和相对低位处形成的底部形态可靠。

4.指标

指标是根据股价和量等原始数据,利用数学公式从定量的角度对股市进行预测的方法,指标说明趋势所处阶段的状况。指标分为:趋势类指标、量价类指标、强弱类指标、超买/超卖指标、停损指标、支撑压力类指标、大势类指标。

分析技术指标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同类技术指标在分析时的意义是不同的,要用不同类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同类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没有意义。

(2)趋势类指标反映趋势的方向,分析时要以趋势类指标为主。

(3)超买/超卖类指标反映该趋势中某个阶段的状态。

(4)量价类指标反映该趋势的能量状况,并反映出该趋势的延续和变化的可能。

(5)支撑压力类指标反映股价运行过程中的可能压力和支撑位。

(6)强弱类指标主要反映股价相对于某个时期的强弱程度。

(7)停损指标主要反映转势的信号。

(8)大势类指标主要反映大盘的状况。

(9)不同趋势下、不同运行过程中、不同市场背景下、不同运行规律的个股、不同性质的行情指标发出的信号意义是不同的。

应用技术指标时不仅要综合各类技术指标进行分析,还要辩证大盘热点以及其他技术要素才能过滤掉技术指标的虚假信号。

世间的一切问题,在某种角度上都可以归于不确定性的成因。人在迷茫的情况下特别容易焦虑,市场烟幕太多,人心自乱者无数,所面临的烦恼与精神压力往往可能在一天之内加于心头,容易让人忘记常识,情绪也似一条线牵引着人把负面情绪向一个方向集中,市场每天都充斥着多与空的争论,争论的内容无非是每天指数的涨跌,但不要忘记影响市场涨跌的因素太多了。最重要的还是冷静分析,即使对上述种种因素分析颇深,但人的心态一乱,一切都失去了客观基础。即使各方面因素都有比较深刻的剖析,还是要面临自己心性的干扰,因为人性是比较脆弱的。股市门槛太低,博弈又太激烈,人性的弱点在这个市场中暴露无遗,表现得淋漓尽致,冷静、认真、细致地综合分析是操作成功的前提。

5.支撑压力

支撑压力是抵抗和阻力位,支撑和压力可能是进入整理和趋势变化的位置。支撑压力可分为实质性支撑压力和心理性支撑压力。其中,实质性支撑或压力是指成交密集区形成的支撑或压力,心理性支撑或压力是指技术指标支撑或压力。

分析支撑压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支撑压力的力度主要由股票持有成本、心理因素决定。

(2)支撑被跌破将变成压力,压力被突破将变成支撑。

(3)压力位突破要有量能配合,支撑被跌破不一定有量能配合。

(4)实质性压力或支撑的力度要比心理性支撑或压力的力度大,两者的重合力度最大。

(5)支撑和压力的力度与大盘和热点有密切关系,大盘强势或个股符合热点时,个股压力的力度会减轻,支撑的力度会加大,否则相反。

(6)支撑和压力的力度与个股当时所处的趋势有密切关系,个股处于上升趋势时,个股压力的力度会减轻,支撑的力度会加大,否则相反。

6.波浪

波浪要素的作用是揭示股价的基本运行结构。

波浪可预测行情进行到哪个过程(如上升过程、整理过程、下降过程、反弹过程、做底过程)、区域(如安全区域、风险区域)和行情性质的哪个阶段(如初期、中期、末期)。

分析波浪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波浪只能用于预测,不能用于操作下单。

(2)波浪只解决区域问题,而不能解决点位问题。

(3)数浪时要注意主浪与子浪的关系。起点不同,结果也不同,但都符合波浪的基本理论,下一浪出现时才能正确数清上一浪的浪形。

(4)不是所有的股票都符合波浪理论,股票要基本符合以下标准才是按波浪理论运行的:二浪不能破一浪的低点;三浪不是最小的一浪;四浪不能破一浪的顶。

(5)上涨浪和下跌浪末端的突破大多是假突破。

以上介绍的是建立交易系统和应用交易系统时应考虑的内部技术要素,这些要素不能单独应用,要综合考虑才能建立和应用好交易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