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直連」大限將至,僅剩最後4天!

“斷直連”大限將至,僅剩最後4天!

距離6月30日的“斷直連”大限之日僅剩4天,各家支付機構接入網聯、銀聯的進展到底如何了?

“斷直連”最後衝刺

“不行也得行啊。7月1日開始,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各家銀行的清算賬戶就直接被切斷了,必須經過網聯或者銀聯繫統之後才能連接到銀行。”上述內部人士表示,目前,業內大部分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基本已接入網聯或者銀聯繫統,有些機構是兩家清算機構都接入了。那些還沒有完成的機構或者會搶在最後幾天接入,或者乾脆就放棄了。

2017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下發。文件規定,非銀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並要求截至2018年6月30日,所有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平臺處理。

根據網聯此前發佈的文件,截至2018年4月,在協議支付開發方面,115家支付機構中有107家完成了生產驗證,沒有未開發的機構;付款的開發方面,21家已完成生產驗證,沒有未開發的機構;另外多數機構集中在“聯調測試”、“驗證準備”、“生產驗證”環節。

商業銀行接入進度顯示,462家銀行中,有344家已完成協議支付的生產驗證,有7家仍未開發;142家銀行完成付款的生產驗證,12家未發開;網關支付開發方面,49家銀行未開發,339家銀行無直連業務,其餘銀行則處於開發、測試等階段。

此外,網聯正在迎戰6月30日銀行與支付機構切斷直連的目標。根據央行公佈的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網聯平臺試運行正常。今年第一季度,網聯平臺處理業務57.75 億筆,金額 2.02 萬億元。日均處理業務 6416.86 萬筆,金額 224.68 億元。

接入網聯還是銀聯視情況而定

在數百家支付機構中,最引外界關注的莫過於兩大支付巨頭支付寶和財付通的接入狀態。

“網聯是負責第三方支付機構和銀行之間的清算業務,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都需接入網聯,銀聯則負責銀行之間的清算服務業務,兩大巨頭支付機構接入哪一家清算公司均可,但必須接入清算公司。但對於有些支付公司因業務需求,銀聯與網聯都需接入。”另一位大型支付公司負責人坦言。

一家上海的支付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支付機構來說,這是必須要做的合規工作,至於接入網聯或者銀聯,只是根據各家公司情況,有先後而已。

支付行業格局變化不大

支付行業發展至今,在整體格局上已無太大變化。對於支付機構來說,用戶群已基本穩定。在C端還是兩大巨頭佔據無可撼動的優勢,京東支付、平安付等緊隨其後。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支付寶和財付通共佔據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的90.6%,其中支付寶以49.9%的市場份額佔據第一。

B端支付市場並不龐大,因此B端支付機構主要依靠提供技術+支付解決方案為主。但是因諸多支付機構的產品趨同,價格接近,競爭比較激烈。這就對B端支付機構的產品、技術、運營服務等各項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擁有互聯網支付牌照的支付機構大概有100家左右,除C端的幾家支付巨頭,其他機構主要在B端開展業務。但是B端的前20家公司差不多也佔據了B端支付市場的80%以上的市場份額。剩下的只能靠資本併購,或者找特別小的場景。”朱捷表示。

其實,

“斷直連”之後,消費者的支付體驗並不會因此有所變化,但對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說算得上是“脫胎換骨”。據悉,資金的清算模式將從“商戶-收單機構或聚合支付服務方-第三方支付機構-髮卡行”轉變成“商戶-收單機構-銀聯/網聯-第三方支付機構-銀聯/網聯-髮卡行”,但具體的清算路徑、鏈條上各家機構手續費收入分成比例等目前還沒有定論。

文:綜合自國際金融報 付碧蓮、中國基金報 張雪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