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助力自行车的出现,是新国标下电动车的新方向?

2018年5月15号,新国标出台,由原来的部分条文强制改为全文强制;增加了防火性能、阻燃性能、电磁兼容、整车标识、防篡改要求;保留完善了脚踏骑行能力、制动性能等内容;调整了车速、车重、额定功率、反射器等关键指标。

电助力自行车的出现,是新国标下电动车的新方向?

其实,电动自行车并非我国特色。在多山的邻国日本,踩单车通勤的人们更需要电动的辅助,而日本的法规明确要求能合法上路的电动自行车必须是电助力自行车。在欧洲,带电力辅助的自行车被称作E-BIKE,已盛行多年。我国新国标的制定也一定程度上参考了日本和欧洲等国家的法规要求。那么这里的电助力自行车到底是什么?和国内传统意义上的电动车又有哪些区别?国内市场前景如何?

电助力自行车的出现,是新国标下电动车的新方向?

电助力自行车通常没有油门转把,是在人力踩踏的基础上给与店电动力辅助。车辆造型更接近传统自行车,它既保持了传统自行车的轻巧便捷,同时电动马达的辅助加持,让普通人也能在爬坡和载重时如履平地、轻松畅快。

电助力自行车的出现,是新国标下电动车的新方向?

与传统电动车相比,电助力自行车的车身重量要轻上一半甚至更多,除了通勤代步功能外,消费者更多看中的是其运动娱乐属性和运动健身属性。所以电助力自行车的定位群体多为年轻群体。而目前我国市场是电助力自行车才刚刚兴起,这既是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随着新国标落地,传统电动车市场即将迎来一次大洗牌。新国标的出台是一道门槛,门槛意味着难度和阻力,但是门槛之上孕育着新希望,而电助力自行车的出现或许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