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爷胤禩私审张廷璐得知弘时是泄漏考题的主谋,为什么不举报

弘时泄题是为利,张廷璐夹带是为名,胤禩留一手是为权。

雍正朝第一次科考竟然惹出大麻烦,考题被泄露出去在酒楼上叫卖,这让雍正怒不可揭。作为主考的张廷璐责无旁贷,谁让他有了不该有的私心,做了不该做的糊涂事,最终稀里糊涂做了替死鬼。

其实考题在到张廷璐之手前,已经被弘时得知了,然后弘时想着去得到更多的利益,就让人把考题去卖钱,却无意中被副考李绂无意中在酒楼发现,刚开始他还不以为意,毕竟考题都还在张廷璐手里没有拆封,怎么会跑到酒楼里来。

但是,随着考试的进行,李绂大惊失色,他竟然发现考试题目和酒楼上题目竟然是一致的,这时候他赶紧找到主考张廷璐,但是张廷璐竟然示意继续,而李绂不干了,因为他从来都是廉洁自律,眼睛里容不下沙子,没看到主考张廷璐竟然任由考题泄露而不顾,于是李绂立即上报,随后张廷璐下了大狱。

如果说张廷璐得到李绂的信息,立即宣布考试作废,择日再考,那么张廷璐绝对不会被责罚,毕竟他也是不知情,那么弘时就可能被牵涉。但是张廷璐却示意考试继续,说明张廷璐绝对有私心,当然这是肯定的,因为他在里面有“夹带”。

八爷胤禩私审张廷璐得知弘时是泄漏考题的主谋,为什么不举报

张廷璐想着“夹带”的原因并非一开始就主动想着这样的歪点子,而是因情况所变。毕竟能够得到雍正的赏识,做了主考,说明他的人品还是过得去的。

但是在拿到考题之时,他却发现了问题就是弘时已经知道了考题的内容,并且已经把考题拿出去卖钱了,这让张廷璐难以抉择。

如果上报皇帝,弘时可以推脱给自己,因为张廷璐没有任何证据,只能说空口无凭。并且皇帝肯定会相信自己的儿子,这样一来,张廷璐肯定吃不了兜着走,得不偿失。

如果不报朝廷,就意味着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是卖给弘时一个人情。但是卖给他人情,自己也不能吃亏,所以张廷璐就想着夹带考生。因为夹带考生之后注定是自己学生,这些人肯定是自己的人脉,在以后朝堂中自己更有影响力,那么前途更加光明。

于是,张廷璐对弘时放任不管,而自己又夹带七名考生,这让他骑虎难下,所以当李绂向他汇报时,他选择继续考试,并没有终止。

而李绂上报朝廷,那就不光发现考题泄露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张廷璐夹带被抓了个现行,张廷璐想洗白也难以说清了,毕竟自己的的确确犯了大错。

八爷胤禩私审张廷璐得知弘时是泄漏考题的主谋,为什么不举报

张廷璐本是由胤禩举荐,出了这事,雍正就把皮球踢给胤禩,让他去查此案,胤禩也是一力承担。

随后在大牢,张廷璐力求自保,说出了考题泄露之事是弘时所为。这让胤禩甚为震惊,他没相当雍正的儿子竟然会干出这等事,当然,他内心又是窃喜,因为他拿住了弘时的把柄,他开始谋划下一盘更大的棋,而弘时自然是他最重要的棋子。

随后,胤禩就告诉张廷璐,此事不要向任何人说起,除了三人知道之外,不要让其他任何人知道弘时的秘密。只有这样,才可以保你张廷璐。

张廷璐听到胤禩保自己,自然全力配合。当然胤禩也确实联合党羽在朝堂保张廷璐,也算是给张廷玉一个面子。但是雍正对于此案的态度是必须从严审理,毕竟雍正要杀一儆百。

胤禩没有上报弘时,是因为弘时还有利用的价值。因为胤禩始终都不甘心,始终都想夺得皇位,他始终都想雍正被颠覆,而且他一直这么去做了。

所以,凡是不利于雍正的事情,胤禩都会去做,凡是有利于自己的事情,胤禩也会去做。

一旦拿住弘时的把柄,那么弘时只能倒向自己,弘时怎么也不是他八叔的对手。而胤禩想着敌人的儿子是自己的人,那么后面将会对其有更大的威胁,胤禩放长线钓大鱼,确确实实在后面下了一盘更大的棋,差点让弘历死于非命,当然,这是后话。

八爷胤禩私审张廷璐得知弘时是泄漏考题的主谋,为什么不举报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