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行焦虑,中小银行被逼死角,“金饭碗”不好吃啊?!

那些年,银行是金饭碗,工资高不说,各种福利待遇更是一样不落,当真是亲戚朋友眼中的别人家孩子。

然而好景不长,这两年的情况可说是泥沙俱下,部分银行的业务甚至断崖式下跌。进入2018年以来,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是趴在地上不动。就像股市技术调整之后,一直在底部盘整,完全没有回升的迹象,这恐怕是最让人崩溃的。很多人不禁要问,曾经的银行到底怎么了?

大银行焦虑,中小银行被逼死角,“金饭碗”不好吃啊?!

好多人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话我真的不知道是哪个“砖家”说的,股市好坏跟实体经济没有关系,股价跟公司业绩也没有必然联系,但银行和实体经济却息息相关。

银行是实体经济的主要供血者,很多企业都是在靠银行的信贷资金在维持。反过来实体经济健康,人们手中就有钱,无论是个人业务还是公司业务银行都如鱼得水,业绩和待遇自然没话说。

我们能看到,这两年实体经济大调整,不良率刷刷的向上飙,优质客户少的可怜,业务进一步萎缩,这就是大银行目前面临的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等,等实体经济转入正轨。

国有五大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是金融稳定器,不允许它们出现系统性风险。

大银行焦虑,中小银行被逼死角,“金饭碗”不好吃啊?!

接下来说说中小银行(区域性银行、城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什么叫日子难过?看看它们就知道了。

小银行与大银行相比,劣势很明显,规模太小、缺乏技术支撑、无法建立数据体系、人才匮乏……而且受到地方部门的约束,很大程度上就是个资金池。

之前它们依托地缘优势,通过地方支持和高息方式的揽储,小日子简直不要太滋润,待遇让很多大银行的人都目瞪口呆。

然而,这种情况再慢慢改变,随着城市化和人口流出,年轻群体依然再向城市聚拢,小城镇和农村正在被慢慢掏空,业务基础正在慢慢消失,剩余的留守人口又能有多少业务潜力?!

客户群体的改变是所有银行面临的问题,但人才和技术却是小银行的硬伤。

首先,想实现技术突破就要砸钱,小银行没有这个资金实力,就算有也会考量成本。

其次,人才流失严重。待遇差、没发展、贼辛苦,试问这样的公司谁想干,情怀再美也要吃饭吧!

大银行焦虑,中小银行被逼死角,“金饭碗”不好吃啊?!

曾经研究过一些中小银行,像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这类传统产品还做的不利索,用户体验极差,更别说大数据应用和金融科技等高端玩法了。

就好比以前是拉人头圈地,而现在要走技术型道路,真心没有这个实力。目前,多数是在尝试与技术平台合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实现转型。但在这个过程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有实力的金融科技公司对于技术的封闭相当严格,更愿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银行都是金饭碗的典型代表,对于行业竞争来说是不正常的。当前的市场洗礼,对整个银行业来说无疑大有益处,我们也能从中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