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蘭|這條四好路,打通了一條千年蘭花路

6月26日,由新華社、中新社、中國交通報和浙江衛視等國家和省級主流媒體組成的“四好農村路”助推鄉村振興“百鄉千村”採訪團第三批第一站,來到了

紹興市柯橋區漓渚鎮棠棣村

雙棠公路是一條3.6公里長的鄉道。

公里盡頭,是一個以花聞名、以花致富的小山村——紹興市柯橋區漓渚鎮棠棣村,它被譽為“紹興花木第一村”。

空谷幽蘭|這條四好路,打通了一條千年蘭花路

宋代,棠棣村就有了以賣花為生的花農。到了清朝,蘭花栽培甚盛,採蘭、養蘭、賣蘭業崛起。解放前,棠棣老一輩為上海的資本家養蘭花、養家餬口。改革開放後,棠棣蘭農遍佈全國。這個1509人的小山村,超過95%的勞動力都從事著花木的生產經營。

空谷幽蘭|這條四好路,打通了一條千年蘭花路

棠棣人養了近千年的蘭花,但蘭花似乎從未在棠棣村真正紮根。

解放前,棠棣村輸出的是養蘭勞動力,蘭花,是資本家的。

改革開放後,棠棣人遍佈海內外,並先後發現了“荷”“梅”“仙”“素”等新品,村裡雖也有苗木種植,但更多的種植基地在外地。

和很多“空心村”一樣,棠棣人只有在春節時,才會熱鬧起來。

空谷幽蘭|這條四好路,打通了一條千年蘭花路

“路不好,一條石子路,苗木運送也不方便,不如直接養在外面,賣在外面”,一位村民道出了彼時的無奈。

雖然棠棣村和紹興市區只有14公里,周邊高速環繞,雖然棠棣人並不貧困,甚至算得上富裕,但通往棠棣村“最後三公里”的尷尬,始終制約著棠棣村的發展。

路不好,就沒人回來,人不回來,鄉村談何振興?

修路!棠棣人一直期盼的事,在2015年變成現實——

空谷幽蘭|這條四好路,打通了一條千年蘭花路

只用了4天時間,花農們就與政府達成了徵地拆遷、苗木補償合同。

只用了4個月,這條投入2800萬,長3.6公里的公路就建成了。

瀝青砼路面,沿路有6個景觀小品,還有特地為方便花農搬運苗木而搭建的運苗臺——一切都是棠棣人期盼的樣子。愛蘭極深的棠棣人給這條路起了另外一個名字——蘭澤路。

村外路通了,村子裡,棠棣人建成了以“蘭”為主題的文化禮堂,還有一個佔地1500平方米,培植有7000餘盆幾十個品種蘭花的現代化蘭花觀光銷售園。

空谷幽蘭|這條四好路,打通了一條千年蘭花路

建成之後,蘭澤路便迎來了外界對它的檢閱——2015年11月16日,浙江省美麗鄉村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現場會在紹興市柯橋區召開,400多位與會人員通過蘭澤路,來到美麗鄉村樣板村——棠棣。

不少遊客也慕名而來,徒步、騎行,體驗這花叢之中的“最美鄉道”。

空谷幽蘭|這條四好路,打通了一條千年蘭花路

空谷幽蘭|這條四好路,打通了一條千年蘭花路

好消息接踵而至——2017年,浙江省列入全國首批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省份,安吉縣“田園魯家”田園綜合體和柯橋區“花香漓渚” 田園綜合體入選15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範圍。全國首批,浙江唯二。

空谷幽蘭|這條四好路,打通了一條千年蘭花路

這個以三產深度融合實現農業、農村、農民新發展的構想,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在‘花香漓渚’田園綜合體中,我們將建千畝花市、千畝花苑和千畝花田”,漓渚鎮鎮長何華均介紹道,“我們計劃通過三年努力,建成以高端花木農業為主導產業,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打響‘花木集群看漓渚’‘高端蘭花看漓渚’‘全域美麗看漓渚’三張金名片。”

而自田園綜合體項目啟動以來,棠棣村黨總支部書記劉建明也樂在心裡,已有不少在外經營花木生意的棠棣人申報成為“千畝花市”的經營戶。

空谷幽蘭|這條四好路,打通了一條千年蘭花路

空谷幽蘭|這條四好路,打通了一條千年蘭花路

路通了,鄉村旅遊熱了,現在,遠方的遊子們也已籌備歸鄉。

人回來了,真正的鄉村振興便有望了。

文字 | 阮元

圖片 | 紹興公路、梅童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