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芷江县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芷江县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芷江县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 赵建军

工业园区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为了进一步推进芷江工业集中区建设,笔者通过深入实地考察入园企业走访了解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就我县工业园区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加快发展步伐进行了调查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芷江工业集中区位于芷江罗旧镇,总体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2014年7月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湘政办函〔2014〕66号《关于印发湖南省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名录的通知》,明确芷江工业集中区为省级工业集中区。

2016年3月启动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建设,项目立项总投资约1.5亿元,规划用地面积6379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445平方米。园区公共租赁房已建设完成,7.5万平米厂房主体工程已完工,建筑面积1500平米的园区配套服务用房(党群服务中心)正在建设,预计2018年2月底可完成主体建设。

目前,与园区正式签约规模企业6家。其中上海蕲黄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怀化克莱恩蒙家具有限公司、博为电器、浩丰服饰已经入驻投产,华兴油业、中塑塑业正在组织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另外,正在与深圳市卓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卓达集团、九江服装、华虎服饰等多个项目进行洽谈,芷江甜茶、和平光电也计划进入标准化厂房。

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规划落地不实、操作不细致是园区建设的软肋。工业集中区虽然编制了总体规划,对发展规模、主导产业和产业门类布局等进行了定位,但实际操作中落地很难。尤其是资金的筹集与使用,产业门类布局与功能分区,基础配套设施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等方面缺乏通盘考虑,因而各种矛盾问题暴露出来后难以较快地拿出清晰的解决思路和行之有效的办法措施。据集中区统计显示,自启动园区建设以来,实际投入各类资金5.4亿元,但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仍然很不完善,计划实施的项目内容与实施目标差距很大,投入的资金没有发挥最大效应。

配套设施不健全是难引企业入园的硬伤。我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虽然基本具备,但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配套服务功能用房、污水处理站、配电房尚在建设阶段,园区管委会目前只能在项目部简陋的活动板房中办公,企业员工宿舍、食堂、综合服务、教育培训、健身休闲、卫生和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没有解决,尤其是没有建立企业入园服务中心,在对企业家的接待和宣讲方面缺乏一致的标准和规范的操作,吸引力不强。

服务体系不完善是招商企业落地投产的障碍。园区管理体制不顺畅,缺乏相应行政职能和相应的行政审批权限,缺乏一套成熟的、可操作的、便捷的手续办理流程、模式,“一站式”服务落实不到位。目前企业办理入园及相关手续,名义上是园区代办制,实际上却代办不完全甚至代办不了。入园企业普遍认为办事手续多、程序复杂、耗时耗力,服务体系不完善、服务流程不清晰、服务环节不优化等问题已成为招商企业落地投产的障碍。比如,在调研中发现,县内一入园企业从申请用地到土地摘牌,前后共耗时7个月时间,其主要原因就是涉及部门的事还是得去部门办,园区办不了。

理念不新、举措不力是招商引资的短板。在当前全民招商的大环境下,招商理念、模式、办法等不断创新、不断变化,招商引资竞争日益激烈。主体招商、专业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区域协作招商、产业招商、资源招商、回归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被广泛使用。机构改革县商务局被合并后,我县招商引资主要是工业园管委会“单打独斗”,全民招商氛围远未形成,招商引资理念不新、渠道不广、成效不明显。

土地利用率不高是园区资源效能发挥的掣肘。我县工业集中区在省里批复的规划面积187.08公顷范围内,目前已经报批土地1045亩,挂牌出让761.7亩(其中工投公司拿地509亩),建成面积加上目前的标准厂房建设用地仅170亩,土地利用率为22%,离80%标准差距很大。

筹资渠道狭窄单一是园区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工业集中区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短期内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因县级财力有限,无法满足工业集中区建设资金需求。同时,由于国家货币政策调整对政策性融资平台融资工作的影响,缺乏一定的国有资产、土地等可供抵押贷款的担保,资本金不足,资信度不高,园区融资渠道不畅通。政府投入无保障,园区自身造血功能不强,造成集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投入不足,硬件建设滞后,功能不完善,对客商缺乏吸引力。比如:标准化厂房以及环保等基础设施经测算需资金1亿元,目前只到位了0.6亿元,后续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推进我县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对策和几点建议

以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为方向,明确产业发展类型。一是大力发展食品产业。坚持按照“公司+协会+农户”的经营运作模式,依托我县芷江鸭、舞水牌柑橘、高山葡萄、芷江甜茶、猕猴桃、粮油等产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二是大力发展塑胶管材制品。依托我县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为目标,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引导企业进行深度开发,不断研发新产品,提高全县塑胶、管材制品的发展水平。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群。利用好我县交通区位优势和环境生态优美优势,重点发展高新电子产品,加大引资力度,争取沿海电子产业落户工业集中区。着力发展环保新技术及设备产业,加大产品的开发与研究,提高产品的市场推广率。

以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吸引,打造投资洼地。一是出台扶持政策。出台专门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具有吸引力的入园优惠政策以及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从土地供应、产业配套、品牌创建、技改升级、培训就业等方面进行奖励引导,通过优惠措施降低综合投资成本,吸引投资进入;二是强化资金帮扶。通过增加县助保贷款额度,设立园区企业发展资金等方式,加强园区企业的资金帮扶工作,对讲信誉讲诚信有前景的困难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担保、借贷、合资等方式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落实配套服务。建立包项目立项开工、融资建设、施工环境、进度质量、竣工投产的招商项目“五包”责任制,对重点项目实行分包领导挂牌督办,实施台账管理、巡回督察、考核奖惩等机制,坚决不让项目因为县里的工作的不到位而卡壳,确保项目建设零阻力推进、无障碍施工、高效率建成投产。

以完善服务功能为基础,练好引资内功。一是要重新审视并制定科学的园区布局规划。按照落户企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思路,统筹好园区产业定位、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工作。二是要提供科学、先进、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按照园区布局规划和资金安排,加快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服务功能。三是要建立企业入园服务中心,形成切实优化的办事流程和机制。县发改、国土、财政、住建、环保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决入驻企业入园服务中心,入园企业办理各种手续,服务中心是起点也是终点,确保不跑县城,真正落实“一站式”服务。四是要强化园区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率。建立园区领导和工作人员全面结对联系入园企业制度,努力当好促进企业发展“宣传员”、“协调员”、“服务员”。

以多元化投入为手段,破解融资瓶颈。加大对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投入,采取“政府推动、财政启动、土地滚动、内外联动”的形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社会投资者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做支持。二是增强融资筹资能力做支撑。三是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作有效补充。

以创新思路为突破,抢占招商先机。把招商引资作为产业及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抓手,以高层招商、亲情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为重点,突出务实招商、精准招商。一是畅通以商引商渠道。根据本地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抓住产业链中缺失和关键环节招项目,注重通过以商招商、人脉招商等形式,让企业之间的渠道进一步传递芷江投资优势,吸引客商关注、考察、洽谈和项目引入。二是探索基金招商途径。抓住民间投资迅速增长的经济趋势,推动园区与投资机构的战略合作,通过基金公司、投资机构引入社会资本,引入新材料、新能源等合作项目,利用投资机构的资源,拓展招商引资途径;三是建立与其他园区互联互利的纽带。工业集中区要与周边县市园区积极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互联互利纽带,吸纳资源,壮大己身,实现错位互补,促进发展;四是强化招商引资举措。形成领导带头招商的示范。营造全民招商的浓厚氛围。打造专业招商的骨干团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