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不知人——鳥博士評《鄒陽獄中上樑王書》

知事不知人——鳥博士評《鄒陽獄中上樑王書》

知事不知人

鄒陽是漢代文景時期著名文人,先在吳王劉濞門下做事,因勸諫其不要謀反不聽,轉投梁孝王,又因勸諫梁孝王不要派刺客刺殺朝廷大臣被下獄。兩次勸諫收穫的都是屈辱,這不得不讓鄒陽反思正義是否總要缺席。

知事不知人——鳥博士評《鄒陽獄中上樑王書》

鄒陽下獄

“陽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鄒陽為人聰明有謀略,但太耿直不搞“小圈子”,所以總被人排擠誣陷,明明正當的好事卻被冠以不忠、自以為是等一系列子虛烏有的罪名。看來,性格決定命運,但鄒陽在獄中卻獲得驚人的深思。性格好壞與命運沒關係,商鞅、管仲、荊軻這些人性格好嗎?他們為什麼沒有被誣陷,為什麼能與君主合作做出一番偉業。這說明比性格更重要的是信任。

只要有信任關係,壞性格就是耿直,反之,好性格也是懦弱、偽裝、奸詐的代名詞。因此,要成就大事業,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性格,而是與君主是否建立起真正的信任關係。信任才是決定鄒陽命運沉浮的根本。

知事不知人——鳥博士評《鄒陽獄中上樑王書》

白頭如新解釋

信任不是彼此熟悉與否,不是認識時間長久的問題,“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關鍵在於“知與不知”,是否志同道合。信任不能受限於世俗之見,非常之人才能行非常之事,才華橫溢的人不太招人喜歡,也不願意屈己諂媚逢迎他人,因此,人君要“越攣拘之語,馳域外之議,獨觀乎昭曠之道也”,力排眾議獨斷認知才是信任的表現。

信任不是利用,不是權術,要“慈仁殷勤,誠加於心”,要“施德厚,終與之窮達”,願意禍福同在。與人關係具備了這些特點,說明已建立起信任。

鄒陽終於明白“同言而聽,聽其所親;同令而行,行其所服”,沒有信任基礎的犯顏直諫不僅於事無補,反而牽累自己鋃鐺下獄。

知事不知人——鳥博士評《鄒陽獄中上樑王書》

收錄於《古文觀止》

鄒陽何敢言謀略?失於吳王又辱於梁王,真可謂知事不知人。

玉溪市西林書院精講《古文觀止》,篇篇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