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上廁所是什麼體驗?手把手教你正確的古代蹲坑姿勢

現在上廁所已經成為了年輕人釋放壓力,安靜獨處的享受時間。

坐在馬桶上玩玩手機思考思考人生,完全與外界隔離,十分美哉。

但是在古代,上廁所似乎是件十分苦逼的事情,到底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在古代上廁所是什麼體驗?手把手教你正確的古代蹲坑姿勢

秦國之前的廁所稱之為圂(hùn)。

圂就是在豬圈的上面用竹子做成了一個平臺,中間有一個大洞,上廁所的時候就把排洩物直接弄到豬圈裡。

這樣不僅不需要處理糞便,下面的豬還可以廢物利用。。。(可憐的豬豬)

在古代上廁所是什麼體驗?手把手教你正確的古代蹲坑姿勢

到了秦朝,農耕技術相對發達,豬吃的也好了,於是為了衛生,廁所就從豬圈上變到了一個大缸上。

大缸四周用簡易的茅草圍上,就算是廁所的牆了。如廁的時候就直接坐在缸邊上。

據說缸裡的糞便根據上廁所坐缸的位置不同,缸裡的排洩物堆積的高度也不一樣,要是沒選好位置,有可能會濺射出來,甚至還有滑落下去的可能。。。

在古代上廁所是什麼體驗?手把手教你正確的古代蹲坑姿勢

到了漢朝,為了方便如廁和處理,缸的尺寸也有所減少,一缸滿了可以倒了,繼續使用。

唐朝時期,文明高度發展,對於廁所的修建也不馬虎。

那時候已經會用磚塊來建造廁所,在廁所的下方挖一大坑,上面是小的排口,排洩物從排口漏入下面的坑中。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會在坑前面放一塊豎著的瓦片,防止濺出。

這一改革是中國歷史廁所上的里程碑,對中國廁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現在的不少廁所依然會沿用這種設計。

在古代上廁所是什麼體驗?手把手教你正確的古代蹲坑姿勢

宋朝的時候,出現了首個公廁,而且,還有專門的人進行糞便的清除工作,將糞便運送到規定的地方。

明朝時,廁所為了方便打掃,直接將糞車放在了廁所下面,每次滿了就有人來清理。

到了清朝,為了注重宮廷裡的環境,這種廁所不允許安排在宮廷之中。

在宮裡一般都是用的便盆,坐在中間有空的椅子上,直接在上方便,然後掉到便盆裡,隔天會有人負責收走。

在古代上廁所是什麼體驗?手把手教你正確的古代蹲坑姿勢

古代廁所的發展歷程就是這樣的,突然又有點好奇古代是怎麼擦屁股的了,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