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養魚的朋友認識這4種水嗎?它是養好魚的關鍵!

大家好!我是一名養魚17年的水族老司機,噢不!是老船長:瘋瘋人!很高興能在網上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養魚心得以及養魚樂趣,也歡迎有不同的觀點來踴躍討論,咱們一起成長!

一直有很多剛剛養魚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究竟怎樣才能把魚養好呢?瘋瘋人告訴你,其實養魚不難,只要認識到養魚的關鍵:養水,你也可以很輕鬆養出一缸漂亮的魚兒!

“養魚先養水”這是水族界的一句至理名言,也是養好魚的一個核心要素。第一次開缸的難度也就在這裡。在這裡給新手朋友科普下,什麼是“養水”。簡單地說,就是把不適合養魚的水,調理成適合養魚的水,這個過程就叫“養水”,快的話需要3-5天,慢的話需要半個月左右。這裡可能有朋友會問:“水清澈不就行了嗎?水龍頭的水不行的話,井水可以把?我們能喝的,也是非常清澈的。”俗話說得好:“水至清則無魚”,雖然這是古代流傳的話,不過還是很有科學依據的。因為水太過清澈,說明水中並沒有太多的微生物,試想一下,連適應力那麼強的微生物都生存不了的水域,魚類又怎麼能安然生存呢?

喜歡養魚的朋友認識這4種水嗎?它是養好魚的關鍵!

我們喜歡養魚是因為它

首先,我們將養魚的水分為4種:

①新水,也就是新打的自來水或井水。雖然新水看上去很乾淨透徹,但是卻與魚類生存的水質性質大不相同。特別是自來水,我們現代的自來水都是經過消毒的,殘留在水中的氯,對魚類來說就是毒一般的存在,肉眼看不見,但是魚兒生活在這樣的水裡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不適宜養魚。處理的方法可以將新水裝在桶裡,靜置個3-5天,讓裡面的氯氣充分揮發掉。不過這才是初步養好了不傷害魚類的水,如果要把新水完全養到適合魚類生長,還需要進一步建立硝化細菌群落的過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建立硝化系統,這個時候需要繼續耐心養水,千萬不要換水,先放1-2條比較粗養的魚,也就是不容易死的魚進去養著,也不要喂太多,等魚兒的便便沉澱在底部,就會有硝化菌來“享用”將便便分解為對魚類無害的物質,同時壯大硝化細菌群體,這個過程需要1-2周,等到一個月之後,基本就穩定了,這時候整個缸的水就非常清澈,並且也適合魚類生長。

喜歡養魚的朋友認識這4種水嗎?它是養好魚的關鍵!

井水

②老水,這種水一般是養了比較久了,聽名字就知道,已經養到老了,一般是從已經穩定的魚缸裡面抽出來的,可以直接用來養魚。老水的顏色是淺綠色或是淡琥珀色,富含腐殖質和有益的微生物及藻類,建立起了穩定的硝化系統和良好的生態循環系統,並且有良好的氮循環,能快速分解魚兒的便便或者是食物殘渣,轉化為對魚無害的硝酸鹽。這種水對魚的生長極為有利。

喜歡養魚的朋友認識這4種水嗎?它是養好魚的關鍵!

穩定魚缸裡的老水

③綠水,這種水一般是光照太充足了,水中的有機質含量過多,所以藍藻、綠藻及褐藻等藻類大量繁殖,細菌微生物的含量暴增,水呈現出淡淡的綠色,大量的藻類和微生物和魚類一起爭奪氧氣,特別是在夜晚水中含氧量比較低的時候,很容易造成魚類死亡,如果發現的話,要及時換掉一部分,大概三分之一,也不宜全部換掉,因為那樣會造成魚兒不適應。

喜歡養魚的朋友認識這4種水嗎?它是養好魚的關鍵!

已經過綠的水

④回清水,顧名思義,就是老水或者是綠水返清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上面提到的,藻類及微生物的量過於龐大,爭奪了有限的資源,導致惡性循環,微生物和藻類大量死亡,使得水變得清澈無比。沒有了氧氣,使得大量的厭氧菌得以繁殖,最終變成有害的死水。結果肯定是對魚兒不利的。

喜歡養魚的朋友認識這4種水嗎?它是養好魚的關鍵!

已經造成微生物死亡的回清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