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中的「穩」,一看就懂!

太極拳練習穩定性很重要,有的師傅打拳看到很穩,動作有流線性,很美,但是有的師傅打拳給人感覺有點飄,不穩。如何做到穩我個人有點自己體會。

太極拳中的“穩”,一看就懂!

正雷太極書院劉家瑞老師拳照

人體可以分成三節,頭頸部為上節,軀幹部為中節,下肢為下節。

三節分別有它具體的要求,陳氏太極拳有這樣的論述,中節不明,滿腔是空,下節不明,顛覆必生。其實個人覺得三節對於整個身體的穩定性都有著各自重要的作用。

我們開車都知道汽車都有個底盤,底盤需要底一點,重一點,車子的穩定性就好一些。而我們人在打拳中需要穩定性好一點,一樣需要底盤低一點,這就需要沉勁,不能盲目的底。

太極拳中的“穩”,一看就懂!

正雷太極書院劉家瑞老師拳照

另外一個重要的需要控制的是我們的三節的關鍵部位:

我們人的三節,上節底盤是我們的頸部,頸部在打拳過程中不可以主動的亂動,需要虛領頂勁;

中節是同樣是穩定性的關鍵部位,中節的底盤是我們的腰胯,腰胯的動需要嚴格按照要求動,底盤腰胯的動需要有根再動,根在下節;

下節的底盤就是我們的腳後跟,實腳腳後跟必須踩實,腰胯的轉動一般需要實腿轉,這樣穩定性更好,逢轉必沉,轉的時候還需要有沉,才能更加穩。

太極拳中的“穩”,一看就懂!

正雷太極書院劉家瑞老師拳照

慢慢摸索實踐中體會,將我們的拳不斷的調整,在實踐中體悟,在體悟後不斷摸索修煉實踐,日復一日的慢慢進步漲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