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有好釣獲不能只重視釣餌,卻忽略了真正影響魚獲的因素

在前面的幾篇文章裡,我不至一次提到釣魚應該重視各各環節,尤其是那些影響魚獲的重要因素,絕對不能等閒視之。

可是我說的只是一家之言,很多朋友並不當真,不少人甚至認為我是在瞎說,是在說胡話。但是這怎麼可能,不要說本人不喝酒,就是喝酒,哪怕做夢對於釣魚這一塊,我也不可能說胡話。

我說的都是真的。

想要有好釣獲不能只重視釣餌,卻忽略了真正影響魚獲的因素

那天在講說誘餌的重要,有人聽不進去,一個勁的問我釣餌,他的意思是,誘來再多的魚,釣餌不好,魚不咬鉤都是枉然。窩裡有魚卻不咬鉤的情況是有的,比如窩裡出現了其它大體形的非目標魚,比如釣餌的味型與目標魚的食性真的相差太遠,或者窩餌味型太過混雜都有可能導致窩裡有魚不咬鉤。但總的說來這樣的情況是不多的。多數時候我們釣不到魚不是鉤下魚多而是沒有魚。窩裡有魚的情況下,除了你提竿時機不對不能上魚之外,魚不咬鉤的情況是極少的。也就是說,只要窩裡有魚,多數時候它們是不那麼挑剔餌的材質,狀態的,尤其是野釣的時候。試想一下,野外的魚平時都吃什麼?再差的商品餌對它們來說也是點心一樣的美味,它們為什麼不吃?

如果不吃,那絕不是餌料的問題。

因為真正影響魚獲的因素並不只是釣餌。

想要有好釣獲不能只重視釣餌,卻忽略了真正影響魚獲的因素

首先說釣場的水情魚情。如果水是肥水或者其它有過汙染的水質,那魚兒不咬鉤就很正常;再說如果魚過分的稀少,那麼魚不咬鉤也是正常的。所以想要魚獲理想有必要事先選擇好釣場。你不見身邊的那些老手們動不動就開車幾十上百里去釣魚嗎?如果在身邊的釣場能釣的很好,他們為什麼要跑那麼遠?

然後說天氣。天氣對魚獲的影響是巨大的。不同季節不同天氣對魚兒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就拿現在來說吧,現在是夏天,晴天氣溫高,天熱,出釣要在早晚,午間水溫上升太多,魚兒受不了,都會躲起來到深水遠離岸的地方,那麼想釣到魚就變得非常困難了。下雨天就不一樣,氣溫涼爽,水中含氧增加,魚兒活躍,吃口會比平日好很多。但雨前雨後又不一樣,如果雨前天氣悶熱,魚兒是不會咬鉤的,只有到雨中或者雨後才好;如果雨前天氣已經變的涼爽,還有風,那麼魚兒是會瘋狂咬鉤的;如果雨後天氣依然悶熱,如蒸籠一般那也是不行的。所以同樣是雨,什麼樣的雨好釣魚,什麼樣的雨不好釣魚也是有區別的。

說天氣的晴陰或者有風無風等, 其實都與氣壓有關,氣壓高了魚就愛吃鉤,氣壓低了魚兒就難受不吃鉤。但氣壓是一個不好分辨的東西,它不像氣溫我們可以有直觀的體驗。

想要有好釣獲不能只重視釣餌,卻忽略了真正影響魚獲的因素

再一個是時間。釣魚人雖然也知道夏釣早晚什麼的,但是真正重視這個的人並不多。其實我們想想也是,魚兒並不是全天候都吃鉤的,這跟人一樣。你見小孩子一天到晚嘴裡吃個不停,你見一個大人也是吃個不停嗎?水裡的大魚也只是在一定的時間裡才開口。舉個例子,前幾天晚上我釣到的那幾條斤鯽,就是如此,開口時大約晚11點半,過了1點漂又沉寂下來。就那麼一點時間,你抓住了,就可以多釣魚,抓不住,一晚上就白熬了。這也是很久沒有釣到魚的重要原因。

還有就是鉤線的大小。鉤大了魚兒吃不進口,線粗很多吃口根本反應不出 來。並不是所有的大魚吃口都很兇猛,有時口是很輕的。這個不少人不夠重視。

還有釣位。這個大家都知道,屁股決定魚獲。坐對了,鉤下魚兒不斷,坐不對,就算是打了窩,漂也像是在水缸裡一樣。所以得用心的選擇。

想要有好釣獲不能只重視釣餌,卻忽略了真正影響魚獲的因素

總之釣魚是一門系統工程,各各環節都要重視,決不是隻重視了釣餌就能釣好魚那麼簡單的。希望各位釣友多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