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1 他來自歐洲

洪廣化從巴黎來到成都時,住在當時的滿城法國人聚居地,如今的窄巷子30號。滿城是成都少城最後的留存,在作家李劼人的筆下,此時的成都“極消閒而無一點塵俗氣息,又到處是畫境,到處富有詩情的地方。”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這樣的成都俘獲了洪廣化。1860年,這名土生土長的法國人,帶著外邦人的好奇和熱忱,一頭扎進了成都北郊的白鹿鎮。洪廣化準備在這裡設立一座神職學院。

但洪廣化沒能親眼看到這一座建築的落成。在他逝世十七年後,這座“領報修院”終於落成。在成都北郊的崇山峻嶺之中,一座法式風格的建築屹立而起。法式的優雅和成都的厚重,在這一棟建築裡相遇了。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洪廣化的後半生,幾乎都在成都及周邊地區度過。他身上的歐洲文化氣質,在成都寬厚包容的文化氛圍中靜水流深。在他身後,他給成都留下一座領報修院。這一棟法式風格的建築,將歐洲建築藝術引入了中國西南腹地,引發了成都對外來建築藝術的認知。群山環抱的優美自然環境中的優雅建築,也不同於以往的景觀,因而它具有的藝術價值,至今仍然受到廣泛認同。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如今它早已是成都近郊最知名的景觀之一,無數新人選擇在此拍攝婚紗照。它既是法國文化的象徵,又是成都文化兼容幷蓄的標識。

2 他來自美洲

領報修院落成的同時,在成都南郊的華西壩,一所現代大學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建中。籌建的領導者之一,是來自美國的博士畢啟(Joseph Beech)。此前,他創建了成都華美中學。

1905年,畢啟和同仁們認為,在成都興建中小學已經不足以培養現代人才,他們雄心勃勃,要在成都創辦一所新式大學。1907年,他們首先在華西壩找到了大約150畝水田作為校址。1910年,華西協合大學正式開學,畢啟當選為首任校長。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畢啟是學校經費的籌集者,也是主要建築的創建者。為籌措建校經費,他先後15次橫渡太平洋回美國籌款;華西協合大學起始只有簡易的臨時建築,包括鐘樓在內的永久建築,都是畢啟上任之後才逐步修建的。甚至中華民國總統袁世凱,也感動於畢啟興辦教育的願力,以個人名義捐資4000大洋。

長居成都,畢啟對天府文化有了更深的瞭解。他推行中西兼及的教育理念,聘請廖平這樣的國學學者來校任教。他在成都40年,致力於將來自美國的現代文明、與源自成都的傳統文化融為一體。終其一生,畢啟都在為他所創辦的這所大學竭盡全力。在他身後,為成都留下一座赫赫有名的華西協合大學。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如今,華西協合大學已是四川大學華西校區。2015年3月,畢啟博士後代一行11人,來到成都開始中國的尋根之行,追尋先祖走過的路。畢啟家族向川大贈送了民國時期畢啟先生拍攝的學校資料電影等珍貴歷史資料,以及畢啟先生在川大的舊居所鑰匙。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從美國飛到成都後,尋根家族住進了畢啟先生當年的舊居。這也是畢啟先生的家族成員第三次來到中國尋根。“我以前在家裡的老照片裡,看到華西校區的這些老建築。今天實實在在看到了,覺得很親切,有一種回家的感覺。”畢啟先生的一位孫子表示。

3 他來自澳洲

上世紀八十年代,Geoff Raby和Kevin Michael Rudd同在澳洲駐華使館工作,前者請熟稔中文的後者給自己取箇中文名。於是Kevin同學就給Geoff同學取了一個音義兼佳的名字:芮捷銳。而Kevin自己的中文名是:陸克文。

2007年,陸克文當選為澳大利亞總理,而芮捷銳也隨之出任駐華大使。在陸克文第一次訪華時,芮捷銳陪他去的第一個城市,就是成都。後來的幾年裡,芮捷銳走遍了中國所有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到過十幾次的成都是他最愛的城市。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芮捷銳是土生土長的墨爾本人,但就像成都本地人一樣愛吃辣,麻婆豆腐是他最愛的川菜。2010年初,他親自帶著一支澳洲電視製作團隊來到中國拍攝美食紀錄片,第一集就是川菜。他也愛白酒,

芮捷銳視成都為他的第二故鄉,成都休閒的生活方式、美食和漂亮的自然風光都讓他好感不斷。即便在卸任駐華大使後,當澳方遲疑在西部哪一座城市深耕發展時,他也力薦成都的優勢,一力推動澳方在成都建立領事館。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2012年,芮捷銳成為了成都市的榮譽市民。而在他身後,留下了一座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館。他認為領事館的落地,對推動中澳雙邊發展具有關鍵性意義。作為西南的經濟文化重鎮,成都在推動中澳兩國的人員往來和經濟貿易中,將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離任的芮捷銳多了一重企業家身份,多次帶領企業代表團來蓉考察、尋求合作。他認為成都已是國際化城市,將傳統文化和現代建築結合得非常優秀。但在繼續邁進國際化進程中,他覺得成都在未來的城市建設上,依然要努力關注和保護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相關遺產。這是一個澳洲文化背景的西方政治家,對於成都文化的熱望。

4 他來自亞洲

1996年,47歲的日本人三枝富博滿以為自己要去北京,誰知日本最大的零售企業伊藤洋華堂卻把他派來了成都,要他在成都開辦伊藤在中國的首家門店。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當時的成都,遠不如今日這般繁華。那時每個城市的零售業巨頭,幾乎都還是一家名為某某百貨大樓的國有企業。在親身經歷了糟糕的購物體驗後,三枝富博覺得自己有理由相信,引入日本零售業的優良服務之後,“成功將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1997年伊藤春熙店開業之後,迎來的不是追捧和歡呼,而是當頭一棒:按計劃1998年的營業額應該是5個億,實際上只完成了2.4億;利潤原計劃虧損3500萬,實際卻虧損了7800萬。有業內人士斷言,伊藤會成為成都年內倒閉的第一家零售企業。

三枝富博終於明白,不顧成都現狀而照搬日本經驗,是失敗的根本原因。然後他進行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商業革新,例如率先實行不寄包制度,率先提供免費購物巴士、免費飲水、免費包裝……一切都從成都顧客的角度考慮。

三枝富博在成都深耕20年,領導的成都伊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單門店銷售額一度成為伊藤全球第一。而他也差不多成了一個地道的成都人,他喜歡與成都人交流、體驗地道的成都生活,業餘時間像成都人一樣喝茶、泡吧、去農家樂坐坐,都成為他融入成都生活的一種方式。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三枝富博覺得成都人性情溫和、念情念舊,他非常喜歡這裡的風土人情和悠閒文化。“成都更像我的家,現在回日本才像出差一樣。”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在成都取得驕人業績之後,三枝富博也從20年前的春熙店店長,返回日本出任伊藤全球總裁。他的身後,給成都留下了不止一家伊藤門店,每一家都人流如織。這名世界500強企業的掌門人,是從成都走出來的。

5 他來自非洲

馬里人迪亞拉,比三枝富博更早兩年來到成都,他在成都中醫藥大學讀針灸博士。三年後,他成為第一名取得中醫博士學位的外國人。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迪亞拉來華已經三十年,身上隨處都是中華文化的痕跡。他的川普流利而標準,愛吃川菜,連平時閒暇時讀書,讀的大多也是文言文。當病人用不同口音的四川話,甚至偏僻鄉下的土音向他描述病情時,他一點也沒有接收障礙。

這個來自馬裡的非洲人,除了皮膚黝黑之外,如今從習慣到口音,都與一般的成都本地人基本沒有差別。在成都,他沒有留下什麼可見的成就,但被他治癒的千萬患者,卻一直都記得他。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從洪廣化到迪亞拉,一百多年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在成都匯聚。從亞洲、美洲、非洲、澳洲再到歐洲,他們的文化身份差異巨大,他們的文化認同大相徑庭。他們來到成都時的背景或是宗教或是教育、或是政治或是商業,考慮到成都本土根深蒂固的傳統文化,似乎彼此的衝突在所難免。

但令人驚奇的是,無論是來自哪裡的人們,他們都被成都所接納和吸收。他們帶來的外來文明,不但沒有與成都本身的文明相忤逆,反而無一例外地交織、融合和共生,發展出新的文化模式來。而這樣雙贏的結果,不得不歸功於天府文化一直以來創新創造、優雅時尚、樂觀包容、友善公益的特質。它讓無論是來自世界哪一片土地的人,都能在成都這片土地上收穫寧靜和美好。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這樣的成都,是怎樣的一座城?從晚清到如今,從美洲到歐洲,無數人已經以他們的親身經歷作出了回答:文化交匯的一座城。

這些深入成都的域外人士,見證了成都文化交匯的永不停歇的腳步。如今,天府文化正在以不同的形式深入到世界各地,融入城市的血管之中。

6月20日至22日, “2018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在成都隆重舉行,成都正式加入“世界文化名城論壇”成員的行列。倫敦、紐約、上海、巴黎、東京、悉尼……世界文化名城論壇成員城市,“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城市和文化名人等,齊聚成都,濟濟一堂。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本次論壇主題為“交流合作·開放共享”,而“一帶一路”是論壇的關鍵詞。嘉賓們將就“‘一帶一路’世界文化交流與發展”、“文化創意促進城市發展”、“時尚產業發展與城市品牌”等議題,展開精彩紛呈的頭腦風暴。世界和成都的文化交融,將通過世界文化名城論壇、通過成都高質量發展,來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下的交流合作與開放共享。

您的打賞是最好的動力

五洲,五人,一百年,一座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