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軍隊卻無法領取彈藥,無奈只得上陣拼刺刀

任何時候,形式主義都是害人,如果,發生在戰場上,就會釀出巨大災難,讓不少士兵死於非命。上個世紀3、40年代的蘇軍就深受形式主義的害。這使得數以十萬計的蘇軍官兵本可活下來,卻丟了性命。

1941年6月,納粹德軍發起“巴巴羅薩”計劃,幾百萬德軍在漫長的戰線上潮水般地朝蘇軍營地湧去,很大一部分蘇軍還未反應過來就成了俯衝轟炸機下的亡魂,或者是成為德軍裝甲部隊的俘虜。還有一部分蘇軍則先知先覺,奮起反抗,令人無語的是一部分蘇軍在戰鬥中居然領不到彈藥,無奈只得上陣拼刺刀。

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軍隊卻無法領取彈藥,無奈只得上陣拼刺刀

蘇軍第12坦克師在德軍入侵的第一時間內就做好了戰鬥準備,他們配備了一些KV系列坦克,這些幾十噸的重型坦克對德軍坦克來說是碾壓的存在,無論是火力還是裝甲,都不是後者能比擬的,尷尬的是,蘇聯裝甲兵空有坦克卻沒有炮彈,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當時掌管彈藥庫的不是師裡,而是一支內務部隊,這支部隊只服從上級,其他一概不管,哪怕戰況十萬火急。但通訊已被打斷,根本無法與上級取得聯繫,可內務部隊依舊拒絕交出鑰匙。隨著德軍的炮聲越來越近,一個軍官實在受不了了,直接讓下繳了他們的械,但無濟於事—彈藥庫大門被牢牢焊死,如果強行打開,恐怕會引起爆炸。萬般無奈下,蘇軍只得開著沒有炮彈的KV坦克面對衝鋒而來的德軍,用坦克噸位碾壓,還好進攻的德軍沒有重型反坦克炮,這使得蘇軍能夠取得戰鬥勝利。

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軍隊卻無法領取彈藥,無奈只得上陣拼刺刀

當然,並非所有空手上陣的蘇軍部隊都有這麼好的運氣,駐紮在白俄羅斯的步兵第6師就倒黴了,它的情況和坦克12師類似,部隊要取彈藥,負責看守的內務部隊不允,哪怕是軍長的命令他們都無視,因為,他們覺得軍長的級別太低。另外,這個師的軍人也缺乏坦克12師那樣的霸氣,不敢硬闖武器庫,因為,內務部隊放出話,誰要是敢輕舉妄動就槍斃他。這樣的後果就可想而知了。只能用4個字來形容:一敗塗地。一個叫奧斯古戈夫的軍官不願窩囊活著,組織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向德軍發起了白刃衝鋒,最終白白犧牲。如果,有彈藥,或許,他們能夠取得一定戰果,也不至於白白犧牲。

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軍隊卻無法領取彈藥,無奈只得上陣拼刺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