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谨防“查重”使毕业论文偏离学术正轨

对于毕业生来说,毕业季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毕业论文,而完成毕业论文的种种流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论文查重,也就是检测一篇论文中与其他论文重复的文字占文章总字数的比例。然而,这一本应没有争议的量化指标却因各个查重技术软件有着不同的标准,且不同的检测方式得出的结果相差甚远,而让不少大学生摸不着头脑。(6月25日《中国青年报》)

而高校毕业生为了避免自己的论文“相似度”太高,就在论文提交给导师前,借助于各种软件查重,以规避风险。就像报道中提到的,论文查重火爆的背后,是商家利用这个机会赚钱,因此,在查重软件的质量上,当然也是良莠不齐。有些商家利用软件,合理而巧妙地避开论文查重中的关键部分,能使相似度高的论文最终变成相似度低,这显然成为一些毕业生掩饰抄袭的工具。

除了利用软件降低论文查重风险,有些学生干脆花钱请人代写,于是催生了代写毕业论文生意。就像报道中提到的,这类生意也很火爆,但质量堪忧,不少并非高校老师执笔,而是招聘的学生写手兼职完成。而且,这类“论文”与流传的《降重宝典》《修改秘笈》没什么不同,都是“把能改的关键词都替换掉,再变换句式。细分下来,则包括更换章节语序、转换近义词、段落分割、转化图片、语义转述、删减重复部分、英汉互译等诸多招式。”

虽然高校一般都对毕业论文的重复率有严格规定,但架不住文字游戏太过“绝妙”,要想把真正重复的地方都发现并改正,显得十分困难,这也是每到毕业季,就有人发出“取消本科生论文”之呼声的原因。利用文字游戏掩饰抄袭,有碍学术创新,毫无意义,是形式主义。然而,绝不能因为出现了很大问题,就把“婴儿和脏水一起倒掉”,也不能把眼睛紧盯着“重复率”,因为这很容易陷入“唯重复率至上”的泥潭。否则,毕业论文岂不成了躲避查重的“猫捉老鼠”游戏?

对此,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的观点是:“写到别人未写处,写到别人无处写”,这看似正确,但还要看论文作者是谁,如果是大学教师或科研人员,这种要求无疑正确,但如果是大学毕业生,就有些勉为其难;让每年动辄七八百万大学毕业生都做到“写到别人未写处,写到别人无处写”显然不成立。但如何提高论文质量,尽量在别人观点的基础上有“独立思考”部分。

查重查来查去总会过去,但论文的质量如何,终究要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不断修改才能完成。而对毕业论文,并非所有导师都有足够的责任心,“重格式、轻内容”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与硕士或博士论文不同的是,本科毕业论文一般来说创新较少,学生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显得不足。但培养本科生的表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写论文达到规范性和系统性的训练目的,还是十分必要。因此,查重重要,而如何使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撰写、修改到最终完成,都能让师生有更宽裕的时间等,都是今后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