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快乐成长

思品课,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与否,以及令得好坏,对班集体的发展,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上好思品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品课不是简单的说教,需要教师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干枯的理论转化为活生生的现实,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历,结合切身体会来感悟和理解,使学生感受到思品课中的教学内容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深刻体会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学习。

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快乐成长

2、教学方法要新颖。设计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来驾驭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因此,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增强感性认识。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排课本剧,使学生动手动脑,寓理于动。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之后,要根据课文的主题,精心设计练习,并通过让学生表演的一些情景短剧,生活小品,来感悟人生的哲理。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写写课后小评论,或者办品德教育学习园地。总之,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明辨是非、学习道理。让学生喜欢上思品课,并在课堂中学到如何做一个有素质的学生。

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快乐成长

3、要紧密联系社会实践。从完善德育的途径来说,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当然,但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现如今,社会上的种种思想观念,正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到学生的思维领域,如果思想品德课仍局限在课堂内,将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越来越远,所以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这所大学校,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接触生活,学会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另一方面同,通过对人、事物的接触,体验劳动的价值与社会的公德,逐步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社会,将自己融入社会,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通过了解社会的现实,增强其责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并把美好的愿望情感化为高尚的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本知识,感悟了如何做人,这对于帮助学生自觉地把课本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修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快乐成长

4、思品教学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尽管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不厌其烦的谆谆教诲,可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为了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教师要科学地指导家长对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经常和家长探讨配合教育途径,交流教育的经验,以提高教育的成效,尤其提醒家长严格要求自己,在一言一行中为孩子做个好榜样,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快乐成长

总之,思品课是一个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份收获,让思想品德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