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迎来科技大咖!广州地理研究所与MIT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越秀迎来科技大咖!广州地理研究所与MIT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好消息先来一则:

今天上午,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与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简称“MIT-CFC”)在广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相信越秀街坊对

位于越秀区的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并不陌生↓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原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按照全国地理科学研究地域的分工,并根据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摸清中国华南地区自然资源条件,1956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筹建广州地理研究所。

而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本次的合作伙伴

——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

也是大有来头↓

MIT-CFC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推动全球化发展战略背景下成立的专注于中国城市研究的实验室,主要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

越秀迎来科技大咖!广州地理研究所与MIT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广州地理研究所与MIT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越秀迎来科技大咖!广州地理研究所与MIT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越秀迎来科技大咖!广州地理研究所与MIT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与麻省理工学院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简称“MIT-CFC”)在广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广东省科学院副院长李定强、广州市越秀区区长苏佩、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张虹鸥、MIT-CFC主任谭征桢、麻省理工学院Eric Alm教授等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

双方将集合各自科技优势资源,

联合开展地理空间智能、城市健康分析等

现有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和推广,

同时促进双方技术

在行业应用过程中的国际化进程。

那么具体的合作方向有哪些?

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越秀迎来科技大咖!广州地理研究所与MIT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

国内排污系统的弊端是雨污不分流、居民区与工业区不分流,带来问题是,混合型的排污系统只有一种污水处理方式。而美国团队在污水治理的过程中,研究出能够精确地划分污水中的成分,并通过设定污染的成分来进行改造的方法体系,这一体系的优势是无需进行管道改造。目前,虽然中国城市的管道都设有分流体系,但是通过借鉴美国团队的方法体系,我们可以对城市管道做一个分区、分流的管理,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

据周成虎院士所说,

城市管道的分区、分流管理

在越秀展开试点。

这一信息的透露,

十分值得我们期待。

越秀迎来科技大咖!广州地理研究所与MIT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MIT-CFC主任谭征桢

我们希望把麻省理工学院优秀的创业团队以及最前沿的科技带到中国的城市落地。此次的合作是我们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成虎将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后,开创的一个新项目。周老师的团队在广州地理研究所有污水处理团队,和我们团队在中国落地的技术及资源特别契合。我们梳理了中国的一些城市问题,与广州政府沟通后,达成共识。我们很注重与市场的结合,希望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城市应用。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合作来开发一个产品,加强双方技术的融合,创造出“1+1>2”的效果,并在后期推广到全国。

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产业发展、国际合作……

这次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重大战略和社会需求,

合作范围涵盖多个领域,

期待双方在日后的交流中碰撞出更多火花,

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好消息!

越秀迎来科技大咖!广州地理研究所与MIT中国未来城市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摄影:胡瀛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