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正文共: 1952字 预计阅读时间: 5分钟

最近王二小要忙一些其他项目,公号日常的打理更多的是王一小在弄,如此搞的比我有才比我坏的王一小忙的不可开交。

(看看人家都这样评价王一小)

王一小这货因为忙,连吃饭常常都是应付了事,喊个外卖搞个方便面就对付了,但是吃饭的时候必少不了一瓶东西:饭扫光!

哇塞,这东西对于王一小的吸引力之大,已经魔性到了吃啥子都要配上一瓶饭扫光的地步!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王一小买了一箱每个品种都有)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王一小好奇的问我(这货爱学习了):“饭扫光的利润怎么样??”

我鄙视了他一眼回答道:“有大批你这种人,不愁卖,利润高,这行业大家都晓得啊,看看人家老干妈开劳斯莱斯幻影,你说有钱没?”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说实话这些香辛料在农产品大类里面一点都不起眼,但是却造就了大批国内外优质百年老企业。

下馆子的钱,一大把都花在了香料上

在四川,随便去哪家餐馆吃饭,辣椒、花椒、葱蒜等等香料简直就跟不要钱一样,点一盘泡椒鸡杂,“老板,咋个尽是泡椒哦?你的鸡喃?跑了嗦!”。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再看看火锅店的红汤锅底,哪个不是面上飘起多厚一层干海椒、青花椒,随便夹块毛肚上面都沾满了花椒海椒,甩都甩不脱!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烧烤摊摊老板动作更娴熟,辣椒孜然花椒面五香粉,换到花样地撒,就跟佐料不要钱一样!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当真话这些香辛料就这么便宜?并没有嘛,恰恰相反,普遍都要10多块一斤,好多甚至比肉都贵!

“老板!我们又不是来吃香料的,放那么多搞啥子?”

“耶!小伙子不多放点咋个能好吃嘛!”

哎,看嘛,这些年我们在外面吃饭花的钱,大部分都用来买香料了。

好像没得香料又觉得过不得

就像那个老板所说,不放多点不好吃的嘛!现在人们吃东西都讲究“色香味形器”,香辛料的功能就是调色、提香、增味,满盆的辣椒鲜红耀眼,看起来就热情澎湃,是不是很有食欲?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老话说得好,“三天不吃辣,饭都吃不下”。

以前都说川渝两地是麻辣、云南是鲜辣、贵州是香辣、陕南是咸辣、湖南是酸辣。

现在好多菜系也都走出国门了,从反响来看,世界各地的人普遍对“辣”都还是多有感情的。

日本的芥末辣的人眼流花清鼻子跟到流,但大家就是喜欢!看看那些吃芥末比赛的参赛者的表情,是多么的享受啊;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泰国也有个敢和我们的“老干妈”叫板的“是拉差辣椒酱”;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还有因为动画片走红的“四川辣酱”,称霸全美的麦当劳餐厅,主要原料就是郫县豆瓣。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英国林肯郡的厨师研发的“世界第一辣椒酱”,这个简直辣得受不了,做的时候一定要带起防毒面具才得行......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看来不管哪个地方的人,对于香料的喜爱,和对味觉的追求都是永无止境的。

而且,不要以为使劲放香料,整重口味的都是街边摊摊,星级餐厅也一样。

“米其林三星”餐厅点点儿大一盘菜,

你可以吃出十多种味道,味觉冲击相当巴适,但吃不到几盘就发现舌头都整麻木了,赶紧问服务员要白开水喝。

混成百年老字号的香料企业

化学食品添加剂虽然一直在更新换代,但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许多天然香辛料调味品早都做成百年老字号了。

郫县豆瓣,清朝咸丰年间的东西,现在都去洛杉矶开分中心了;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王守义十三香,开餐馆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传承的是北宋年间兴隆堂的原料配方,现在集团所在的那条街都叫十三香路;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贵州传奇人物老干妈就不多说了;

创始于1888年的香港李锦记年,也早就混成百年民族品牌了。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不仅我们国家,超市里面卖的亨氏沙拉酱、番茄酱,肯德基麦当劳就是人家亨氏的番茄酱,1869年就开始出来超了。

在香料上“吃的亏”,要找回来

前几年听说种中药材有搞头又犹豫没下手的人现在肯定有点后悔,但是追高肯定是要不得的,大家对于中药材本来就不大了解,各个品种的价格差异又大,种植时间又长,缺乏信心是正常的。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没得事,现在种香辛植物也是一样的,这个大家都熟悉嘛。

汉源早都靠种花椒致富了,广西东兴有种香茅草整发了的,新疆建设兵团最近也开始通过种小茴香创收了......除了这些传统的香料,像罗勒、欧芹、牛至、洋甘菊、琉璃苣等洋玩意儿,市场需求量也在增长,咱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在自家地头搭配到种点当地特色的香辛植物喃?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往大了说,吃得健康肯定是大势所趋,对于天然香料的开发和运用也会越来越深入

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香料出口增长是有目共睹的,但从2012年开始趋于平稳。

如今“一带一路”开通,中药材都又扬帆起航了,香料会比药材差?

欧洲人对香料那是爱得死去活来的,有人曾经这样评价:从安息日到葬礼,从教堂到远航的船,从制作餐点到保存原材料,从味觉到情爱再到医疗,香料贯穿当时欧陆整个生活。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往中等的说,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当地尚未被开发的特色香辛料产品品牌?当不了老干妈,我们当小干妈嘛,你看看人家饭扫光就做的很不错嘛!

根据调研的数据,这几年香料亏损企业占行业总体的比例是越来越低了。

有些人靠这些不起眼的农产品赚了大钱

从小的来看,茶园里面间种八角树、花椒树早就不是稀奇事了,山东那边西瓜地间种辣椒创收也是有的,峨边瓦洛村还有用冬闲土地种小米椒挣外快的。

在房前屋后、田边地头种一点香辛植物,散发的刺激性气味有一定驱虫功效,还可以增加收入,开农庄的还可以用来做菜,实在卖不脱也可以用来改善生活质量、打通邻里关系嘛,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