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後來的我們》: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文/易水寒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劉若英曾多次把《後來》唱到聲淚俱下,因為歌曲的背後,是自己。她的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故事,她的每一個故事都能寫成一首歌。有些事只有經歷時間的沉澱,才會以更戳心的方式重現,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當《後來》變成了《後來的我們》,我迫不及待去看了首映。和《後來》一樣,《後來的我們》讓我泣不成聲。因為“永遠都不會再重來,有一個男孩,愛著那個女孩。”

“該說的別說了

你懂得就夠了

真的有一種悲哀

連淚都不能流

只能目送”

十年之前,同在異鄉為異客的林見清和方小曉偶然相識在回家過年的火車上,一趟從北京到遙江的火車。從此兩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共同在北京打拼,開始了數年相愛相殺,聚散離合的感情之路。

十年之後,見清和小曉再次在飛機上偶然重逢。他們還是朋友,還可以問候,只是那種溫柔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造化弄人,命運在一次次偶然中詮釋著必然。兩個看似註定攜手餘生的人,卻一次次走成了平行線。故事始終有“然後”,可後來的他們卻沒有了後來。

為什麼從來沒有一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幸福的。因為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

他們在一起的世界永遠都是五彩斑斕的,哪怕是蹲在地上同吃一碗泡麵都是暢快淋漓的幸福。十年之後的世界卻變成了黑白,因為原本相愛的伊恩和凱莉走散了,從此他們的世界再沒有了顏色,只剩黑白。影片前後色彩的強烈反差,讓我更加心痛,因為我能理解那種內心沒有色彩的人生有多麼地可悲。

‘我最大的遺憾,

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沒有句點已經很完美了

何必誤會故事沒說完”

懷揣著夢想在北京打拼的他們,一開始只是好哥兒們。小曉永遠不停地在為“嫁一個北京人”的目標奮鬥著,見清永遠是小曉失戀後無家可歸的港灣。為什麼年輕的我們眼睛總是喜歡往外看,卻始終看不到最好的那個人其實一直在身邊。這讓我聯想到了《北京女子圖鑑》,陳可依為了她的LV夢,竟然放棄了最愛她的張超。也許人的一生不犯一次傻,永遠不知道如何去愛。

緣分這事,不負對方就好,不負此生真的好難。

百轉千回,見清和小曉終於意識到對方才是自己的真愛。他們在一起可以為撿到一個沙發開心地活蹦亂跳,可以將一碗泡麵吃出不同的味道。我以為患難與共、雖苦猶甜的他們將會是一對打不散,罵不離的生死鴛鴦。沒想到,他們的愛情還是敗給了時間。在北京漂泊打工的日子是苦澀的,地下室、衚衕裡的小隔間濃縮著北漂一族酸甜苦辣的人生百態。

見清覺得自己的努力看不到未來,給不了小曉她想要的幸福,於是就這樣說不清道不明地散了。那個粘豆糕代表的愛情,終究沒有熬過現實的苦楚。等到見清熬出頭在北京買了房子,一切卻早已變味,他們再也回不到原點。

我們往往為了愛情去追求愛情以外的東西,當我們擁有了一切,卻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就像小曉說的,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見清在遊戲裡可以讓伊恩找到凱莉,讓黑白的世界重現絢麗,而現實世界卻永遠地褪色了,再也回不到從前。

“還能做什麼呢

我連傷感都是奢侈的

我一想念你就那麼近

但終究你都不能陪我到回不去的遠方

原來我很快樂

只是不願承認

在我懷疑世界時你給過我答案

我感覺到幸福是看見你幸福

曾經親手把時間變慢

可惜我們沒有等我們”

十年後,命運的輪迴讓他們再次相遇,此時見清已有了家室,小曉卻還孤身一人。車窗內,小曉深情地望著見清,“I miss you”。見清說,我也想你。可小曉的意思是,我錯過了你。

是的,他們終於還是在茫茫人海中擦肩而過。她的一句,本來可以當正宮,現在卻被人誤認為小三兒。說得讓人好心酸,原本命中註定要在一起的兩個人,就這樣在看似沒有任何分手理由的情況下,莫名其妙地走散了。

美好的愛情大抵相似,而不幸的愛情最後都成了故事。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心灰了還未碎,心死了還未醉。如果,已經沒有了如果。後來的我們,有再多的不捨,也要狠心割捨,就這麼朝著未來前進了。

“只期待 後來的你能快樂

那就是 後來的我最想的

後來的我們依然走著

只是不在並肩了

我期待著

淚水中能看到你真的自由了”

張愛玲說,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在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可現實,沒有幾個人如此幸運,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遇到對的人,人生更多的是遺憾。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電影的結尾,來自各地的朋友,寫下了對自己生命中錯過的人想說的話。原來,在我們的生命當中,錯過竟是常態。曾經的我們都變成了後來沒有後來的我們。影片表現手法的真實細膩,讓我們每個人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自己的影子。

後來的我們,都各自跟誰吃著年夜飯?後來的我們,經歷了患難與共,卻無法共享甘甜。後來的我們,在擁擠的人潮中,迷失了自己。後來的我們,有多少執著追求,有多少放棄夢想?後來的我們,過年回家了嗎?

為什麼人生總是太多遺憾?為什麼愛情總要敗給現實?難道這就是娑婆世界永恆的定律?如果,你的內心足夠堅定;如果,你沒有流於世俗;如果,對你而言,“我們”才是最重要的,也許一旦牽手,就再也不會分開。因為你就像我的天空,沒有人能夠搶走,只要我抬起頭,你始終都陪著我。

這個世界,除了“我們”,還有什麼更重要呢?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