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十年|那些倖存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汶川十年|那些倖存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文/易水寒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一轉眼,汶川地震已經過去十年。那一幕幕大樓崩塌的場景,那一聲聲飛石撞擊的巨響,那一片片漫天飛舞的黃土,一度在夢裡揮之不去,至今還歷歷在目。

死者已矣,生者如斯。倖存下來的人們如今過得還好嗎?

他們有的投身了公益事業,有的裝上假肢繼續在工作崗位發光發熱,有的死裡逃生之後把一切都相通了,不再將就生活的苟且,而是去追求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雖然不可避免有人始終無法從死亡傷殘的陰影裡走出來,相信大部分的倖存者都是感恩生命,慶有餘生。

從被救者到救援者,高尚在輪迴中傳承

優秀的藏地軍人陳偉在2008年的時候,還是一名三年級的學生,發生地震時,他還在教室上課。至今他都難忘當時房屋劇烈搖晃坍塌,瓦片不停墜落,書本隨處散落的那一幕,那是他童年的夢魘。他所居住的青川縣東河口鎮在地震中,頃刻間被夷為平地。

他當時甚至不知道,遠在20裡外的父母已經沒有機會再見最後一面。人生有時候真的很殘酷,你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到。

震後第二天,解放軍和武警救援官兵就火速趕來,打通了進鎮的道路,讓災民們看到了希望。恢復重建後,陳偉被送到成都雙流縣棠湖小學上學,政府為其免去了所有費用,但失去雙親的痛楚始終在心頭揮之不去。

2016年,就讀高三的陳偉看到了徵兵海報,腦海再現了當年汶川地震救援的場景,毅然報名當兵。幾年中,他一次次被藏地救援官兵的英雄事蹟觸動著,一次次給自己定下新的奮鬥目標,一次次刷新自己的記錄。多次參與了進藏車輛事故的救援,最後成為一名優秀的藏地軍人。他決心把自己的根深深紮在高原,守護著這片神聖的淨土。

有夢想、有信仰的人,無論遭遇怎樣的境況,總能找到活著的意義。《士兵突擊》裡有兩句話,我一直印象深刻,一句是許三多老掛在嘴邊的他爹教育他的話:有意義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有意義的事。

但人生真正的意義在於生活被打亂,變得千瘡百孔的時候,你依舊懂得如何好好活,否則這句話就是一句糙道理,僅僅只是道理。所以,另一句觸動我的話是“不拋棄,不放棄”,任何時候都是如此。

人生不易,不是簡簡單單一個堅守就能走完這一生。它會在我們安穩走路的時候,時不時給我們加一副擔子,讓我們舉步維艱,也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厚重。

汶川十年|那些倖存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從高位截肢到游泳冠軍,生命創造奇蹟

還記得,在《我是演說家》第三季中,選手代國宏就是當年汶川地震的倖存者。那年,他18歲,正值青春年華,喜歡籃球的他,一直崇拜著姚明。為了參加比賽,父母省吃儉用給他買了人生第一雙籃球鞋,他穿過那次比賽後就再也沒穿,因為一個星期後發生了大地震。

他被埋在廢墟下,活著的信念一點點被蠶食著,身邊的同桌在臨終前交代他一定要挺住,活下去,並託付他如果能活著出去,去看一下自己的父母。50多個小時後他終於獲救,最後卻不得已高位截肢。愛打籃球的他失去了雙腿,這跟唱歌的人突然說不出話,彈琴的人突然失去雙手一樣撕心裂肺。

更悲慘的是,18歲,身體仍在發育,骨骼仍在生長,當腿部骨頭長出來,醫生就要鋸掉,這就是磨骨手術。還要做清創手術,每天醫生都會把縫合的傷口剪開,用剪刀將腐爛的組織一點點剪掉,直到剪出血,看到新的組織,再縫合起來,全程不打麻藥。此時此刻,我打字的手都在發抖。

代國宏術後的艱難恢復可想而知,期間還因急性腎功能衰竭全身兩次大換血,瘦到56斤。這樣的慘痛經歷在很多人看來,可能會失去生存的勇氣,可他卻最終在游泳運動中重新找到人生方向。

如今的代國宏是一名中國殘疾人運動員,他經過704天的刻苦訓練,獲得全國殘疾人錦標賽百米蛙泳冠軍。雖然沒有了雙腿,但他憑藉自己的毅力和堅持,換來了屬於自己的榮耀。

他在領獎臺戴上金牌的那一刻,用手指向了天空,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同窗能看到這一切,看到他帶著他們生的使命堅強地活下來,並活出精彩。那一瞬間,他忍不住流下了眼淚,用盡所有的力量大吼了一聲,這一吼,吼出了5.12 以來所有的恐懼、絕望、茫然、憤恨和不知所措,也吼出了這704天所經歷的艱辛、痛苦、拼搏和抗爭。

代國宏用自己的血和淚,活出了真真切切的“詩和遠方”。同是被高位截肢的虞錦華說,經歷地震截肢的人,跟因工傷、車禍被截肢的人面貌完全不同。因為他們懂得,比起逝去的人,他們的生命是賺來的,沒有太多資格悲傷。

其實,我更想說的是,比起從地震中走出來身殘志堅的人,我們才沒有資格說自己不幸福,更沒有理由抱怨命運的不公。

汶川十年|那些倖存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我們總在問自己為什麼活著,面對這些不期而遇的災難,無愧於活著的每一天就是活著的意義。早上,流著淚寫完這篇文章,時隔十年,傷感和觸動依然那麼鮮活。真心祝願汶川地震死裡逃生的人們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將生命中賺來的每一天都活成奇蹟。不念過去,不畏將來,珍惜當下。

汶川十年|那些倖存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