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如何變得會聊天?

網絡上有一句話很火:“擺脫了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很多人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覺得不就是看聊天技巧牛不牛逼麼,好吧,我想說,如果對方對你這個人不感冒,說再多屁話都是徒勞。

一些人估計看了N多的聊天技巧教程之類的東西,到頭來發現自己還是不會聊天,是的,因為你看的都是“正確的廢話”。猶如《天龍八部》女主王語嫣,本身不會武功,即使熟讀各類武功秘籍又有何用?真來1對1單挑,必死無疑。

要知道,世界上一切的交互和連接都是基於價值的互換。

你沒有對方需要的價值,對方和你聊天的興趣就會大幅減弱,那麼你在聊天的過程中就要遭遇更多的困難和麻煩,有時候即使百般巴結討好,也不得善終。要做好一件事,最重要就是思維方向的正確性,如果一開始就急功近利,朝彎路走,後面會吃很多苦頭。

平常在商業合作的會面或者談判時,我一般都傾向於聽對方說話,在對方講述的時候捕捉對方的痛點。輪到我開口的時候,我會先說我能提供什麼,以及對方能在與我的合作中得到什麼好處。當對方意識到從我身上有利可圖的時候,後續的合作才會順理成章。

當然,我所告訴對方的東西都是我能實際落實的。如果和合作方吹一些假大虛空的東西,別人會非常反感,畢竟都是出來混的人,別把對方當傻逼。在跟對方索取需求的時候,請先亮出自己的價值和能給到對方的利益。

繞回到生活中,我們在和心儀異性的聊天中總覺得對方冷淡,原因可能是你真不懂得如何聊天,但更可能是對方並沒有和你溝通的慾望,因為你身上沒有ta想要的價值。

“就算你是個聊天大師,美國總統也不可能回你半句話。”

價值的斷層才是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會聊天的原因。

其實普通人的聊天水平是差不多的,大家從小就練習說話,上學了還有專門的語文課,按理來說溝通能力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你憑什麼說自己不會聊天?

你喜歡某個人,天天去撩,對方卻回應冷淡,句句都是“嗯,哦,呵呵。”那是不是可以說對方是個不會聊天的人?

不能這麼說,對不對?

價值的天平已經失衡,你還跟我說聊天技巧,有個鳥意義?!

看到這,你該知道“不會聊天”的本質是什麼了。

吐槽吐完,乾貨還是得講,以下內容主要是和異性溝通的要訣:

不會聊天的人,常顯現出一個特質:自身經歷匱乏,大量的聊天內容搭建在“提問”這個環節。

“你是哪個專業的?”

“你住哪?”

“你是哪裡人?”

“吃飯了嗎?”

“在幹嘛?”

這樣連珠炮的問題,帶著佔有慾和強目的性,很容易讓對方產生厭惡感。

問題的目的是得到信息,通過向其他人提問而取得信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讓你處於較弱勢的地位。聊天的過程中並非要求你完全控制對方,但你至少得主導談話。最理想的狀態是:你和對方都可以在聊天中自由暢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感情和幽默細胞。

而提問並不利於這種狀態的產生。

問題會讓人產生防備。

而且問題通常不會提及自己。

無論是為了誘導對方而提問還是由於其它原因,這通常都會讓你陷入被動和弱勢地位。

畢竟,提問就像花錢。任何時候你都可以揮霍你的金錢,但你每支付一張鈔票就意味著你以後可以花的錢少了一張。這並不是說你不該花錢,而是提醒你應該小心謹慎。無論你和對方多麼親近,都得遵循這個道理。

聊天過程中,你更應該:用陳述來引導整個聊天趨勢

陳述表明了自己的主導地位。它暗含一層意思:我就是這樣的人。間接表達自信的同時,也會讓對方覺得更容易信賴和親近

當然,陳述也蘊含著一定風險。你只是說明你是什麼樣的人,而完全不顧及也不知道對方能否接受你的這些性格。So,陳述需要勇氣。說“我喜歡狗”有風險,因為對方很可能就是喜歡貓的那類人。說“我喜歡冒險刺激的旅行而非安逸的生活”也有風險。但是,你做出陳述的同時,也表現了你的勇氣和魅力。

把敢於陳述的人和那些只求安全而不停提問的懦弱之人比較一下。懦弱的人也許可以和對方聊得起勁,也許可以讓對方回答他的問題,甚至可以得到一種深層的和諧感,但他在對方的眼中並沒有什麼閃光之處。之後,他要麼在試圖近一步的時候遭受拒絕,要麼發現自己已經進入了LJBF(Let's Just Be Friends)的行列。再之後,他就會在知乎上發這樣的帖子:“我建立了雙方的和諧感,聊天也很小心翼翼,但對方總是不冷不熱。我到底哪裡做錯了?”之後其他人會告訴他:你沒有跟她進行深層次的交流,或是問的問題不痛不癢,或者是其他技術上的問題。懦弱的人啊,會從中吸取教訓,並在下一次聊天的時候嘗試他應該學會的那些“技術”。但他從來不會意識到:他只是錯過了用陳述表現自己的機會。

和對方分享你的價值觀,做出陳述,並不意味著你不在乎對方的價值觀。而恰恰相反,你很明白如果想了解對方真正的價值觀,你就必須成為表率和榜樣,先share你的價值觀。Remember it,你們的價值觀不需要契合。因為重要的並不是價值觀本身,而是你們能夠和對方暢所欲言,毫不介懷地談論自己的價值觀。況且,在現今這個浮躁的世界裡,人們都是反覆無常的,特別是女人。你問她們,對於她們來說什麼事是最重要的,也許今天你聽到的是一個答案,明天又是另一個答案。

“聊天中喜歡發問”,引申出來的另一個問題是“需求感”。提問,意味著你想盡快地瞭解對方,而這種赤裸裸暴露出來的需求感,對方都能感覺得到,這時候你在聊天中便落了下風。剛開始聊天,應該儘量和善、友好。不要表現出過度關心的樣子,這樣“越界”的行為很容易讓對方失去興趣。如果對方沒有及時回覆,也請不要去催、去追問,這樣暴露需求感的行為,無異於讓你們倆之間的天平再次傾斜。

其實呢,女人男人都一樣,都喜歡征服對方,遇到越難搞定的對手,越想挑戰和征服。所以在和目標異性的聊天中,你務必得表現出你是一個不好搞定的人,對方才會提起興趣,繼續跟你聊天的遊戲。一旦被目標發現你是個傻白純,你在對方心目中的神秘感隨即消失,進一步瞭解你的慾望也會下降。然而你的需求感還在單方面逐步升溫,愈陷愈深,不可自拔,於是好好的聊天就這麼被演砸了。

所以,在聊天時請務必控制好自己盲目擴張進取的心態以及保留一定的神秘感,讓兩性競爭處於平衡,最好就是對方說一句,你說一句。對方回覆得多,你也可以表現得稍顯積極,對方不鳥你了,你也得表現淡定,不要強行續聊,轉頭做自己的事罷。

在和異性聊天的過程中,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對方做了某些看似不妥的事,我們愛用“教育”的口吻和對方交流。目標是個男性,對方去玩遊戲,你跟他說玩遊戲對身體不好,很頹廢,別玩了。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這壓根兒不利於推進你們雙方之間的關係。同理,目標是個女性,人家今天心情不好,去酒吧喝酒了,你跟她說喝酒對身體不好,很頹廢,而且一個女孩喝酒了很危險。你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不好意思,你和她的關係推進就此打住。那麼我的處理方式是什麼?首先,不批評、不教育,我散發的態度就是這樣的行為很正常,人總有需要消遣的時候。你去喝酒,我跟你聊酒,聊酒的種類,聊平時愛喝啥口味,在這話題之下再進一步深入聊天窗口。你去玩遊戲,雖然我不玩,但是我可以給你講一些周圍朋友玩遊戲時發生的趣事,或者,等你玩完遊戲咱們再聊。這些聊天技巧蘊藏的東西便是:我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人,我尊重你的興趣愛好,同時我跟你有聊不完的話題。

那麼,如果對方身上的某些特性讓你真的受不了怎麼辦?

觸碰到原則的問題,咱們必須提出來,特別是對於長久關係的戀情而言。但是,在提出來時,必須把握好分寸。

還有一種表達方式是我在前面提過的“誘導價值觀”,但是需要一定的氣場和高價值前提。直截了當地說明:“一般我和別人見面,不會總是掏出手機翻看,因為這是起碼的尊重吧。。Balabala一堆。。。舉個例子什麼的。。”說話的語氣一定要沉穩緩慢,表達意見的同時留有舒適感。首先表明立場,都會有先入為主的思想優勢,只要互相有吸引,對方肯定會接受你的道理和意見。

聊天中最重要的一點:如何在聊天過程中加深雙方之間的感情?

兩個要點:①話題深入 ②情緒起伏

很多男生在給我看聊天記錄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和女孩聊天都是談吃飯、上課之類的日常,也有很多女生給我看聊天記錄,說和男朋友之間的聊天越來越無聊。

如果話題一直停留在淺維度,還不如不聊。強聊的結果只會讓雙方感到愈發的膩煩和無趣。

短期關係的話題深入比較容易,大家的熟悉度不高,延展維度很多,常見的是情感和興趣愛好。聊天過程中,應該儘量把握窗口和機會,潛入到雙方以往情感經歷的話題中,如果對方跟你傾吐了以前的戀情,那麼你們之間的關係也會迅速收攏,進一步延展到家庭經歷,世界觀、價值觀等等。這不僅出現在兩性交互中,應用在好友之間也非常合適,真正的好朋友,好兄弟,都是無話不談的,談戀情、談家庭、談理想,只有適當暴露自己脆弱的那一面,才更容易促進雙方的信任感,最終到達關係環閉合的效果。

長期關係的聊天保鮮是一個比較難解決的痛點,因為在雙方深入瞭解之後,新鮮感和神秘感消失,興趣度銳減,這是無法避免的。我給出的建議就是減少不必要的網絡日常聊天,例如吃飯睡覺之類的問候,這些看似關心的言語其實放在長期關係中並不適用,長期關係更需要的是營造神秘感和二次探索慾望。調情必不可少,這也是我要說的第②點--“情緒起伏”。

如果對方在和你的聊天過程中產生了情緒起伏,那麼ta對你的印象會比較深刻,而且會有持續和你聊天的慾望。就好比一部好的電影,往往能讓人產生極大的情緒波動,我們會隨著電影劇情的發展,產生大笑、緊張、害怕、感動、落淚等生理反應。運用在聊天中的藝術,同樣如此。

來一段大家隨意感受一下:

男:“你怎麼那麼笨呢?”

女:“emoji”

男:“不過你笨的時候挺可愛的,哈哈”

再上兩個電影截圖,所謂的調情便是如此:

普通人如何變得會聊天?

普通人如何變得會聊天?

有時候你可能也會碰到一些說話比較毒的人,這時候的回擊需要一點技巧。其中的核心就是不卑不亢,幽默回應。

上幾個男生回應女生的小例子:

例子一:

女:“我和你媽同時掉進水裡,你救誰?”

(很多人在面對此類問題的時候往往束手無策,其實只是陷入了思維誤區的泥潭裡,此時無論是答“救你”或者“救我媽”都不好。因為女孩根本就不是要你給她一個答案,她需要你呈現的,只是回答問題時的態度。放鬆+調侃式的回答才是完美回應的鑰匙,讓我告訴你該怎麼答:

“你別唬我哦,我知道你會游泳,這時候該是你趕緊去救你未來的婆婆。”

“哼哼,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媽會游泳!”

例子二:

女:“我只喜歡180以上的男生。”

普通男生:“呵呵”(心中千萬只草泥馬在奔騰)

正確回應:“180啊,你是要穿高跟鞋才能和他接吻咯?”

例子三:

女:“唉,七夕了,我的朋友都收到了男朋友的紅包,像我這種單身狗就沒有紅包拿了”

普通男生:恭喜發財,大吉大利(還真尼瑪給對方發了一個紅包,活該備胎萬年)

正確回應:“哈哈,看你這麼可憐,我就勉為其難陪你吃頓飯吧。”

聊天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氣場和態度,而非答案。

最後再講一點大家在現實中聊天容易忽略的問題吧:肢體語言。

俗話說:“語言能騙人,肢體是騙不了人的。”

有的人很沉默,但你會對ta產生莫名的好感,因為ta的口沒動,但是肢體語言在說話。

肢體語言更多地是展現一個人的氣質。

很多人在說話時會不自覺地抖腿、眨眼、甩頭髮、皺眉、或者手上搞一些奇怪的動作,都會讓別人看著很不舒服,這其實是一種不自信和心虛的潛在表現。同時,自己犯錯是不容易自我察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問身邊接觸比較多的朋友,自己在聊天過程中有哪些多餘的肢體動作,然後下意識地去改正。還有一點,在聊天話題深入的時候,

要敢於和對方對視,無論是商業談判亦或和異性約會,這能夠表露出你對話題的重視以及對ta的真誠。

當你擁有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和適當的肢體語言輔助,你會發現和別人交流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甚至,你可以從雙方的對話中,揣摩到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