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依 老有所養 老有所樂

時夏,走進高臺縣社會福利院,老人們或在活動室打牌、下棋、打乒乓球,或圍坐在院子裡蔭涼下拉二胡、唱秦腔、哼小調,一幅其樂融融的景象。

“為提高社會供養質量和水平,我們整合了全縣鄉村敬老院,集中為特困供養人員提供高質量供養服務,在精心做好日常照顧外,還開展醫療、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務,讓特困供養人員在福利院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高臺縣社會福利院管理委員會主任萬吉孝表示,該福利院入住特困供養人員160多人,都是城市“三無”對象、農村“五保”老人……

像高臺縣社會福利院這樣的養老機構在我市不勝枚舉。目前全市建成各類養老機構(場所)473個、農村敬老院19個、公辦福利院及福利服務中心12個、民辦養老機構3個、光榮院1個;城鄉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438個,其中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40個,覆蓋率達89.8%,農村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互助老人幸福院)398個,覆蓋率達44.7%,覆蓋率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我市現有60歲以上老年人20.35萬人,佔總人口的16.6%。其中60週歲以上的失能(傷殘)老年人1.43萬人;城鄉“三無”、空巢老人0.82萬人;失能、半失能老人達0.87萬人。讓每一位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醫,不僅是子女的義務,也是全社會的責任。我市加強政策創制,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大資金投入,推進重點養老項目建設,積極發展健康養老產業,探索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全市養老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市政府出臺《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城鄉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意見》等,明確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建設要求、經費保障和工作措施,採取以獎代補、公建民營等方式,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激勵運營日間照料中心。市民政局下發《張掖市日間照料中心建設管理暫行辦法》等,對新建、改擴建的日間照料中心建設資金、運營經費、績效評估等做了細化明確,進一步提升老年日間照料中心運營管理和資金使用效率。並將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城鄉特困人員中的60週歲及以上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城鄉低保家庭中60週歲及以上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城鄉特困人員、低保家庭中80週歲及以上的高齡老年人;衛生計生部門認定的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中的60週歲及以上的失能、失智老年人;經當地民政部門認定的其他低收入家庭中60週歲及以上的失能、失智老年人列入困難老人補貼範圍。今年一季度,高臺、山丹、民樂、肅南縣共為1061名經濟困難老年人發放資金31.76萬元;臨澤縣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由甘肅江子為民養老服務公司承接全縣經濟困難老年人評估、補貼發放及服務工作,為1200名經濟困難老年人購買養老服務;甘州區為227名困難老年人發放生活補貼6.8萬元。

加大資金投入,穩步推進甘州全國綜合養老示範基地、張掖市老年人康復中心、張掖市民政精神病福利院等重點養老項目建設。至目前,甘州全國綜合養老示範基地建成投入運營,估算投資2.1億元,建築面積82431平方米,設置床位1355張,入住老人近百人。新建張掖市老年人康復中心,概算投資3668.66萬元,建築面積7257.63平方米,設置床位146張,目前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建成張掖市民政精神病福利院,概算總投資約6500萬元,佔地面積18.3畝,設計床位300張,採取公建民營方式由張掖紅十字精神病院運營,為全市復員退伍軍人、城鎮“三無”、農村五保、貧困人員等特殊困難精神障礙患者提供救治、救助、康復、護理和照料服務。建成臨澤蓼泉養老福利服務中心、民樂縣老年養護服務中心、山丹縣老年福利服務中心等一批高標準社會福利機構,實現城鄉五保、“三無”老人集中供養。

“最美不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讓數萬老年人安享晚年,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為提高老齡人口健康服務能力,滿足“老有所醫、老有所養”基本需求,我市探索醫養結合服務模式,積極發展健康養老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