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融 東聯 內優”——渭南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西融 東聯 內優”——渭南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渭南青年網(閔盼龍 攝影報道)6月29日上午,由渭南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舉辦的“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系列訪談”首場新聞發佈會召開。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市區域辦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斌,西安理工大學教授李鵬陽,《渭南市區域合作協同發展規劃》課題組負責人楊屹教授參加了此次發佈會。

“西融 東聯 內優”——渭南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市區域辦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斌

王斌就《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相關內容及我市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相關情況向與會媒體通報。王斌說,《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將渭南定位為“一圈一軸三帶”空間格局中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區域性交通樞紐。提出進一步提升重要節點城市的綜合承載能力,適度擴大城市人口規模,提升綜合服務功能,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增強對城市群發展的支撐作用。應該說,渭南迎來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機遇。按照《規劃》,我市屬於這個區域裡的次核心城市。過去,渭南被稱為“陝西的東大門”,現在,渭南的定位就不是東大門了,進入了一個更加核心的位置,成為除了西安以外的一個次樞紐。”

“西融 東聯 內優”——渭南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渭河安瀾,百姓幸福 崔正博 攝

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既是渭南市發展的長遠定位,也是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作,我市因哪些優勢被定義為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又是如何發揮好這些優勢,讓渭南的明天更加美好?

西融:即加快推進西渭融合

2013年6月以來,渭南、西安先後簽署了《加快西渭融合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和《建設富閻產業合作園區框架協議》,2017年2月富閻產業合作園正式誕生。目前,富閻產業園組織領導機構已經成立,協調領導機制日趨完善。《富閻產業合作園區總體規劃》編制完成,富閻連接線等一體化基礎設施工程建成投用,渭臨、渭藍合作不斷推進,西渭融合發展態勢良好。

“西融 東聯 內優”——渭南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俯瞰渭南,滿目翠綠 崔正博 攝

下一步,渭南將圍繞和服務於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持續推進西渭融合,不斷深化渭藍、渭經濟協作,加快推進富閻一體化發展。相關縣市區和市直部門要結合工作職能,加強同西安市的工作對接,富平縣、臨渭區、渭南高新區要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承接西安外溢產業做好服務和保障工作,積極打造西安-渭南經濟共同體。

東聯:即促進渭南與黃河金三角區域聯動發展

自2014年3月以來,陝西渭南、山西運城、臨汾,河南三門峽為加快區域合作,先後聯手召開“中華根•黃河魂”晉陝豫黃河金三角旅遊推介會,成立黃河金三角旅遊聯盟,打造無障礙旅遊區 “一證遊”,積極協調推進富平至永濟、合(陽)-銅(川)、韓(城)-黃(龍)高速等基礎設施項目,成功舉辦了4屆黃河金三角投資合作交流大會等活動。今年5月30日,作為輪值市,渭南成功召開了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第二屆省級協調領導小組暨四市聯席會議,會上發佈了2018年行動計劃,研究探討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深度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及建立科技創新聯盟、汾渭平原大氣汙染防治等相關事宜。

“西融 東聯 內優”——渭南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渭南經開區青島啤酒車間 崔正博 攝

下一步,四城市將一起通過產業同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民生資源共享、生態環境共治和次區域合作等工作,圍繞服務大西安建設,積極探尋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深度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的路徑、舉措。

內優:即進一步優化市域空間格局

去年以來,渭南市啟動了《渭南市區域合作協同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在“十三五”規劃的基礎上,將原來的五大板塊格局調整為中心城區板塊、富閻一體化板塊、韓合協同發展板塊、蒲白澄聯動板塊、大荔現代農業板塊和大華山旅遊六大板塊。目前,《渭南市區域合作協同發展規劃》已編制完成,近期將提交市政府審議。以期通過市域內產業的梯次和有序佈局,樹立全市大招商、招大商的思路,避免同質化競爭。

“西融 東聯 內優”——渭南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微笑服務全力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崔正博 攝

在進一步優化空間結構的基礎上,發展“三個經濟”成為渭南建設大關中東部區域中心城市的主要支撐。一是完善綜合交通網絡,做強樞紐經濟。加快推進西韓城際、合銅高速、蒲白高速等項目建設,新開工209省道渭河特大橋等7個項目,確保310國道渭南段、禹門口黃河大橋建成通車,增強渭南帶動金三角、服務大關中的樞紐節點作用,助力樞紐經濟提速擴容。二是大力發展物流業,做大流動經濟。截止目前,我市已建成或在建物流園區有9個。下一步,將加快推進渭南經開區商貿物流園、滷陽湖航空產業物流港、海航渭南物流產業園等重大物流項目建設,以大項目為龍頭,帶動和引領區域物流業發展,做大流動經濟。三是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做優門戶經濟。建設渭南保稅倉庫和外貿加工園區。積極承辦好黃河金三角投洽會、文博會、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等區域性經貿文化盛會,切實發揮渭南向西開放、向東集散、輻射全國的門戶作用,助力門戶經濟外拓內聯。

發展三個經濟的機遇,讓渭南成為全省第一批“站在新經濟風口,率先起飛”的城市。這對渭南提升、重塑城市品牌影響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產業轉型升級、彌合發展差距、實現協同發展,推動城市經濟變道超車、實現追趕超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西融 東聯 內優”——渭南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問:今年1月份,國務院批覆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對渭南經濟社會發展有什麼重要影響?

王斌:一是促使渭南由邊緣走向核心地帶。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覆蓋了陝西省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5個市和楊淩示範區及商洛市部分縣區,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主要縣區,甘肅省天水市、平涼市部分縣區和慶陽市區,將渭南從“陝西東大門”變成了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地帶城市之一;

二是更加有利於推進西渭融合和富閻一體化。不可否認,《規劃》的印發實施,進一步提升了大西安的“虹吸”效應,大西安對周邊地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集聚效應更加明顯,而以富閻一體化為龍頭的西渭融合作為省上推進軍民融合示範點、新舟600、700項目等航空產業項目聚焦點,在產業基礎、區位交通、環境保障等方面對吸引人才、資金、技術有著十分明顯的優勢。三是更加有利於推動協同創新發展。李明遠書記在今年省兩會期間做客西部網、陝西頭條接受專訪時表示,渭南的創新要素還不夠充足,活躍度也不夠強,我們要利用背靠西安的優勢資源,依託關中平原城市群的資源優勢,緊緊抓住《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獲批覆帶來的機遇,充分利用陝西科教資源形成“西安科研 渭南製造”,瞄準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契機,藉助黃河金三角地帶的區位優勢,形成東西部創新產業的雙重疊加,使渭南成為創新產業的孵化基地,推動協同創新發展。

問:李教授,據我們瞭解,您作為西安理工大學的教授曾在渭南市發改委任副主任掛職一年,期間還牽頭編制了我市的“五新”戰略規劃,掛職結束後被渭南市發改委聘請為“智庫專家”,請您結合掛職經歷和對渭南的瞭解,談一談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對我市落實 “五新”戰略、建設“三地一中心”將發揮什麼作用?

“西融 東聯 內優”——渭南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渭南東城夜景 閔盼龍 攝

李鵬陽:一是有利於渭南培育協同發展新動能。新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強調“建設創新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對渭南而言,一方面是《規劃》的印發實施,在規劃範圍上覆蓋了甘肅、陝西、山西三省12個市2區,向西至天水,向東北至臨汾,進一步將渭南與西安在地域發展中合成了實事上的核心區,渭南從“陝西東大門”變成了“一圈一軸三帶”上的核心城市之一,從客觀上將更加有利於推動西渭融合和產業合作。另一方面西安擁有《規劃》核心區最主要的創新發展的人才、資金、技術資源,渭南要形成背靠大西安、引智引力,依靠在土地資源、環境保障和人力資源方面的優勢,打造“西安研發、渭南製造”模式將成為可能。

二是有利於渭南構築改革開放新高地。我們一直認為,渭南是“一帶一路”的起點城市,而《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則更加突出了渭南在“一帶一路”這個軸線方向的地位和作用,我認為渭南就是要積極地抓住《規劃》帶來的政策機遇,深入推動西渭融合和富閻一體化,啟動交通路網、城市供水、旅遊發展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更重要的是要積極嫁接陝西自貿區政策,建設渭南保稅倉庫和外貿加工園區。加強政府、企業與大西安在政府和企業間的聯繫,要“背靠大樹好乘涼”,把西安的技術、資金和資源與融入本地區,推進晉陝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示範區建設,推動黃河金三角“三省四市”次區域合作。

三是有利於激發渭南市場主導新活力。激發新活力就是要有效提升縣域經濟活力,激發市場主體新活力,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和積極調動人才活力。據我瞭解渭南正在編制《渭南市區域合作協同發展規劃》,將全市11個縣市在“十三五”規劃“五大板塊”的基礎上,現在加上富閻,就變成了六大板塊,目的是就是進一步優化市域空域結構,充分利用各類資源,激活縣域經濟活力。同樣,關中平原城市群強調了西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寶雞、渭南、臨汾、運城等城市作為重要節點城市,在功能定位上就把各區域的市場、企業和人才等資源聯繫到了一起,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幾年裡,關中平原城市群區域的市場行為將更加活躍,企業間的合作將更加頻繁,人才、資金、技術窪地將進一步顯現。

四是有利於渭南共建區域新生活。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從實質是看,突出大西安建設,突出了創新協同發展目標。下一步,渭南在與西安、黃河金三角城市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西安至韓城、西安至潼關、蒲白黃高速、華山支線機場等項目建設;加快生態環境聯防共治,加強對汾渭平原大氣汙染治理聯防聯控聯治,開展“治汙降霾·保衛藍天”行動,秦嶺山區、黃渭洛河治理等方面,都有非常多的合作抓手和共建平臺;在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方面,各周邊地市可以依託西安豐富的醫療、教育、文化資源,開展遠程會診、合療直通車、教師和學術交流、合作開發金融產品等,在公共服務方面的合作空間中最大的。

五是有利於渭南彰顯城市新形象。渭南同西安等關中地區城市一樣,文化歷史底蘊深厚,《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對渭南的城市定位是重要節點城市和區域性交通樞紐,我們提出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既是對《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次核心城市定位的一個繼續,也是對《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重要節點城市在定位上的提升,是區別於其他重要節點城市的一張名片,也是渭南自我加壓、實現彎道超車和追趕超越的奮鬥目標。

問:楊教授,就我們瞭解,您最近正在參加我市《渭南市區域合作協同發展規劃》的編寫,那您認為這項工作對我市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起到什麼作用?

楊屹:一是有利於加快渭南轉型發展步伐。通過確立“六大重點板塊”的產業發展重點,建立以合作協同為基礎的產業鏈,在全面推進新型工業聚集地、現代農業示範地、華夏山水文化旅遊目的地、大關中東部及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三地一中心”的建設中,結合區位優勢和人文歷史、資源稟賦,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重點板塊區域合作協同中,在推動富閻一體化、韓合協同發展進程的基礎上,促進西渭的產業協作和資源共享,推進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錯位互補,補齊“工業化”、“城鎮化”兩大短板,顯著提升經濟質量,建設好山水靈氣的陝西東大門。

“西融 東聯 內優”——渭南傾力打造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

渭南城區夜景 閔盼龍 攝

二是有利於推動渭南現代經濟體系建設。通過區域生態環境合作協同建設與信息化平臺建設,創新環境合作保護機制,實現改善空氣質量、有效控制水汙染、優化能源結構、有效利用固體廢棄物等目標。為加快構建互聯互通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構建市域內公共服務設施協同體系,構建完備的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完善市政基礎設施統籌規劃等目標的實現提供了規劃依據。

三是有利於提升渭南省域外合作協同能力。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根本目標是實現合作共贏、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和特色。《渭南市區域合作協同發展規劃》將創新區域合作協同發展模式作為規劃重點,通過在產業上對接融洽、生態上共建共享、交通上互聯互通、招商上攜手同步,形成合作互動、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格局。以促進生態環境共保共建、產業共生與結構升級、功能統籌與空間優化、設施共建與互通互聯、改革創新與全面開放為抓手,打通區域“斷頭路”和“瓶頸路”為重點,全面完善區域航空、鐵路和公路網絡,暢通內外通道,增強區域通達輻射能力,拓展區域發展空間,努力建設渭河北岸新型城市,成為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新增長極。

四是有利於形成地區協同聯動發展。《渭南市區域合作協同發展規劃》的核心思想是結合《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推動要素自由流動、挖掘各自潛能。通過規劃引導區域合作協同。在省際層面加強農業現代化、化工、醫藥、通用航空、新材料新能源、商貿物流、文化旅遊等重點產業的合作。在省內加強制造業、農業現代化、文化旅遊、食品加工等產業一體化發展,尤其是明確產業規模集聚發展的重點及空間區位,逐步形成規模集聚,形成合作互動、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