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檢方發佈白皮書:網絡犯罪呈現低齡化、產業化等特徵

白皮書顯示,2016年9月以來,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受理網絡犯罪案件450件1076人,其中審查逮捕245件588人,審查起訴205件488人,涉及27個罪名。以審查逮捕案件為例,涉案人數較多的罪名包括詐騙罪、擾亂無線電通訊管理秩序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盜竊罪等。

白皮書披露,網絡犯罪普遍呈現低齡化。該院受理案件中,“90後”221人,佔比約38%;“80後”283人,佔比約48%。與預想情況不同,網絡犯罪行為人普遍學歷較低,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數僅佔21%;高中、高職教育主體68人,初中、中專、小學等教育主體242人,佔比超六成。

基於社會實踐和打擊的需要,此次白皮書將網絡犯罪分為網絡黑產犯罪和網絡化的傳統犯罪兩種基本類型。

其中,網絡黑產犯罪以計算機數據、程序、系統或者軟件等作為犯罪對象,形成了一條封閉的產業鏈,上游提供工具和平臺,中游獲取信息、清洗數據,下游精準詐騙、盜竊財產。在實踐中,此類案件主要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為主。

例如,海淀區檢察院辦理的“7·25”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專案,就是完整展現了一條以電信運營商安全漏洞為核心的“手機訪客營銷”黑產鏈條。經查,從2016年起,違法行為人利用電信運營商存在的重大安全漏洞,建立可以獲取手機訪客電話號碼的服務平臺,並將該服務功能進行代理推廣、銷售。全國約有4萬家不同類型的網站購買相關服務,以便獲取手機用戶的手機號、搜索關鍵詞、設備信息等數據,並將相關數據用於電話營銷服務。

此外,隨著互聯網應用場景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傳統犯罪與網絡平臺、網絡技術相結合,開始出現賭博、販毒、色情等傳統犯罪向網絡社會延伸和擴張的現象,衍生出網絡賭博、網絡色情、販賣毒品、互聯網金融詐騙等犯罪,並出現從PC端向移動互聯端蔓延的趨勢。

為應對網絡犯罪產業化、新型化、複雜化等挑戰,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持續創新專業化辦案機制,精準高效辦理網絡犯罪案件;積極發揮提前介入優勢,引導偵查取證有力;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創新,切實推動網絡安全保護;延伸職能推進檢企聯絡,服務區域科技創新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