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即将实施,企业退休人员能得到哪些好处?

养老金作为企业职工退休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直接决定着参保人晚年的生活水平。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未实现全国统筹,各地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差距较大,不少人抱怨社会不公平。

2016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6.5%,2017年上涨5.5%,2018年上涨5%,上涨速度越来越慢。2017年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4.1万亿,可以支付17.4个月,但辽宁、黑龙江等部分省份养老基金已经收不抵支。为了统筹省级养老基金,均衡地区养老保险基金负担,国务院6月13日公布了《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从今年7月1日起实施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是指在现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础上,建立中央调剂基金,对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适度调剂,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中央调剂基金由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上解的资金构成,以收定支,全部拨付给地方。

对于部分养老基金结余较多的省市来讲,实行中央调剂不会影响到当地退休人员的待遇发放,也不会增加企业、职工的经济负担。对于部分养老基金结余较少的省市,实行中央调剂可以提升养老基金额度,实现按期足额发放,有利于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待遇。

除了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和全国统筹之外,目前正在探索的方式有养老金并轨、养老金上市、划转10%国有资产、税延型养老保险等。这些措施的实施目的在于提升养老保险制度的多元化,提高退休人员待遇水平。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双轨制”,已经在2014年实行了并轨。由于事业单位退休“中人”有10年的过渡期,实际上“养老金双轨制”依然存在。“养老金双轨制”问题始于1995年,企业养老制度率先进行改革,实行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的模式,机关事业单位未列入改革范围,依旧由国家财政支付。

建立企业职工养老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有利于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那么同为养老基金结余不足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他们的养老待遇就不用担心了吗?为何这次又是企业职工先实行改革呢?

此外,东北老工业地区产业结构升级,退休人员数量多,人口抚养比较低,养老基金结余较少。企业职工养老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建立后,养老基金调剂确实能缓解部分地区的支付压力。如果广东、上海等地区今后实行了同东北地区类似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那当地退休人员是否也需要依靠养老金调剂生活呢?

以上资料由《我的社保》APP提供,下载我的社保APP缴费查询更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