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賴”火車都坐不了,為什麼還有人不把信用當回事

給所有“失信被執行人”:

誠信是一個人在社會立足的根本,失去了信用,寸步難行。

當“老賴”火車都坐不了,為什麼還有人不把信用當回事

還有人為了不還錢,更是之間飆起了演技,前不久就有一位大兄弟向一哥們借了3000元之後,想盡各種理由就是不想還錢。

一會兒說讓財務轉,一會兒又說資金被凍結了,就為了3000塊,騙了一個朋友大半年,真的不能再秀了。

最後這事被爆出來,還上了熱門,火是火了,可是信用已丟以後再見人都不好意思了,還是老老實實把錢給人還上了。

當“老賴”火車都坐不了,為什麼還有人不把信用當回事

借人錢幫人度過難關本來是好事,可要是遇到這種喜歡耍“賴”的人,真的是有苦說不出。

這些人跟自己的朋友借錢尚且如此,找互聯網平臺借錢就更不用說了,把逾期當成家常便飯,絲毫不拿自己的信用當回事。

近年來,消費金融逐漸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分期消費的模式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大到房、車分期,小到手機、電腦等家用電器,以及電動牙刷這樣的生活用品,都可以分期付款。

分期讓我們的生活不再將就,助力我們實現更美好的生活。

當“老賴”火車都坐不了,為什麼還有人不把信用當回事

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好錢包提供的消費分期服務應運而生,為數百萬人提供了幫助。

然而,受限於目前社會信用體系的不完善,以及一些借款人信用意識的淡薄,整個行業也受到“老賴”、“騙貸”等情況的困擾。

更有甚者,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趁機渾水摸魚,竟然做起職業“老賴”,形成一條涉嫌詐騙的灰色產業鏈。嚴重影響了消費金融行業的良性發展,行為極其惡劣。

遇到這樣的人,難道我們就得認栽嗎?

不!必須要堅決與老賴鬥爭,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當“老賴”火車都坐不了,為什麼還有人不把信用當回事

誠信不僅是道德問題,也是法律問題。

我們將繼續利用法律措施,對惡意拖欠借款和具有嚴重“老賴”行為的借款人,進行合法處理。

好錢包對用戶借款合同有完整的保存,能夠充分證明用戶在平臺的真實借款行為和還款情況。

在證據和法律面前,這些惡意逾期的用戶無法抵賴,不僅需要償還應還債務,還需承擔高額的訴訟相關費用。

信用社會,守信者將一路暢通,“老賴”則寸步難行。

當“老賴”火車都坐不了,為什麼還有人不把信用當回事

就在前兩天,首批被限制乘坐火車、飛機的169個嚴重失信人名單在“信用中國”網站公示,對“老賴”的打擊力度持續加大。

因為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2018年1月26日,春節期間,河北省滄州市許某先後趕赴昆明高鐵站、昆明長水國際機場購票。

得到的答覆均是,“對不起,因你違反法院相關規定,已被限制乘坐高鐵”“對不起,因你違反法院相關規定,已被限制乘坐航班”

之後,許某又匆匆趕往昆明火車站購買普通列車票,可是得到的回覆仍然是,“對不起,因你違反法院相關規定,已被限制購買臥鋪票,現在只有站票,請問你購買嗎?”

最後在售票員以及周圍購票旅客異樣目光的注視下,急著回去與家人團聚的許某隻能買了一張站票,經過40多個小時的長途站立才回了家。

不僅如此,因為他有能力履行還款義務卻拒不執行,許某上小學的兒子還在學校被同學起了個“小老賴”的外號。

因為自己的錯誤,讓家人抬不起頭,許某幾乎每天都寢食難安,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履行法院判決。

當他的失信信息被法院依法予以移除的時候,他也終於說出了心裡的感嘆,“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做人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相關的案例,一再告誡我們失信的危害。

當“老賴”火車都坐不了,為什麼還有人不把信用當回事

切勿存在欠錢不還的僥倖心理,不要以為能躲則躲、能拖則拖,就能避開法院的追責。丟失信用的人,只會自食惡果。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