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实体店阵亡名单 盘点西安已歇菜商场百货

全球实体店阵亡名单 盘点西安已歇菜商场百货

近日王府井收购开元商城100%股份的事情终于坐实。至此西安已经有东大街百盛、国贸春天、怡丰城、大洋百货、新玛特、唐城百货、曲江金花、小寨金鹰等多家商城或关闭或转让。

铁打的地段,流水的店。关店,或意味着悲情退出,或意味着断臂自救,或意味着重心转移,或意味着斡旋调整。不管是刻骨铭心的教训还是以退为进的战略,时代确实已经变了,全球范围的零售大洗牌正在上演。

百货篇

①梅西百货:关店加剧

2016年梅西百货在美国已关超30家店,涉及到加州、纽约、德州等多个州。在这些商店关闭后,梅西公司名下目前还剩730家门店。

自我剖析:上述变动是梅西百货今年成本节省计划中的一部分。据悉,节支目标为1.4亿美元。节省下来的资金或将被用于大力拓展电商业务及折扣百货业务。

外界评价:梅西百货高峰时有850家门店,目前受电商影响在走下坡路,不得不进行战略调整。梅西的中国战略同样不成功,已失去进入的最佳时期。

②西尔斯百货:掉队中

2015年关了235家店,成立于1893年的希尔斯百货曾经是美国最好的百货之一。2016年关店近80家,中报显示,亏损已扩大至4.71亿美元。

自我剖析:关闭这些店面帮助其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激增5000万美元左右。电商是导致的原因。

外界评价:败在粗糙陈列及细节打造,败在思维老化不求上进,败在当下的掌舵人无零售经营经验。

③万达百货:变革调整

2015年关店46家,关闭济南、唐山、江门、温州、荆州等多个地区的严重亏损的门店。目前形势当然不言而喻。值得一提的是万达近期在西安的1030亿投资可谓大手笔,西安项目除了热卖的西安ONE外,还将在西安建设万达城项目。

自我剖析:随着购物中心和电商的发展,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大型零售业态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冲击,一些万达百货店出现了亏损,对这些百货店进行调整是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万达百货的调整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店”制宜。

外界评价:近期“做加法”甚至“做乘法”的转型投入太大,中短期内转型效应不彰,而传统的“万达模式”已触及天花板,不得不断臂求生“做减法”,关闭拖累现金流的一些部门。

④塔吉特百货:变革调整

2015年退出了加拿大市场,2015年11月初宣布3个月内关13家百货店。塔吉特百货是美国第四大零售商,全球500强第33名,在美国47个州设有1330家商店。2016年一季度综销售额同比下滑5.4%,远低于市场预测。

自我剖析:因应购物模式的转变而增加在线销售的投入,同时结束亏损业务以维持盈利能力,增加全球中小型门店的投入,加大对科技、供应链和存货管理的投入。

外界评价:习大大访美时提到过,特色是和众多时尚设计师和时尚品牌合作,打造有价格优势的独家款。目前仍需调整面对当下全球零售大变革。

⑤百盛:调整逆袭

4年在中国内地关了11家门店,2016年在中国已关2店,目前在中国33个城市拥有58家分店。西安东大街百盛关闭一时影响业界。

自我剖析:首先调整的便是中小型百货店,体量在3万平方米以下的百货店,如不盈利,就将面临被关掉的危险。已网上商城,且成功打造了新一代的百盛城市广场系列。

外界评价:利润下滑严重,影响力及口碑有下滑,但目前已有重新崛起迹象。

⑥彭尼百货:优化式调整

2015年彭尼百货(J.C.Penney)关了40家门店,2016年已关7家门店。关店后,仍然在美门店数超在全美有超过1000间门店。

自我剖析:目前全球疲软经济及美国低迷的消费环境和该百货本身的挣扎现状。

外界评价:彭尼百货有350家左右的连锁百货位于B档购物中心,交通不太便利;另有175家左右处在C类不受人待见的地区,销售额下滑不可避免。其次,大部分关闭的店面恰好满租期,因而也不需要做过多的额外赔偿。第三个原因,彭尼百货的数字营销正处于上升态势,这会大幅减少实体店的需求。

⑦NOVO百货:惨烈的下坡路

曾经是中国时尚百货的标杆,2015年已关5店,已退出上海及武汉市场。2016又关一家,也就是重庆大融城店,目前门店总数只剩下7家左右。

自我剖析:NOVO先后通过买手、自营等模式引入多个潮牌,也曾因此赚足人气。但在以联营为百货主要模式的内地,NOVO却逐渐放弃了早年的立足之本。如今NOVO百货的自营占比已衰退至不足三成。目前采取收缩策略,对部分亏损门店进行调整。

外界评价:有颜值缺提袋率,有粉丝缺对消费者的把控,得势时未扩大影响力打造出新模式让发展商充分让利,内斗及转变不及时也导致了迅速衰败。

⑧尚泰百货:逼离中国

跟着华润万象城闯中国,陆续开出3店,目前已全面退出中国内地。

自我剖析:与万象城签订了扣点协议,3年到期后将开始转收租金。核算成本后,觉得不划算。

外界评价:男性主题未能打动内地消费者,吸引力不足未能为购物中心带来额外客流,又有自己的傲气,当然只能离场。

卖场篇

①沃尔玛:美国洗牌

2016年初沃尔玛宣布全球关269店,而在中国2016已关10店,关的都是三四线城市的店。

自我剖析: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快速发展中,过于密集的布局和过多的门店数量等拖累了沃尔玛的业绩。但中国的二、三线城市的战略布局将驶入快车道。

外界评价:沃尔玛此次计划关闭的美国连锁店中,有95%以上与另一家沃尔玛连锁店距离不到10英里。中国则发力自营的社区MALL,计划2年内在中国增设约115家门店。

②乐购:大衰退中

2015年在英国关闭了43家店,包括规模较小的Express与Metro门店。2016年彻底退出中国,已把目前在内地经营的135家门店卖给了华润。

自我剖析:对市场的判断出现失误,没能跟上市场变化形势。

外界评价: 综合竞争力不佳,更多本土优势的卖场崛起挤占生存空间,Tesco乐购海外市场中国,美国,日本相继失败。

③家乐福:风口已过

2015年家乐福在华关店数量超过15家,2016在中国已关3店,目前综合影响力大不如前。

自我剖析: 将重点布局便利店,并发电商业务,正全国打造六个现代配送中心。

外界评价:全球影响力正下降,在中国,正被本土的大润发、华润、永辉等逆袭。

西安商城阵亡名单

Ⅰ东大街百盛商场

商场地点:东大街239号

歇业时间:2016年6月10日

东大街百盛1998年1月正式开业,鼎盛时凭借东大街的地段优势,丰富的商品和花样繁多的促销手段,赢得了西安消费者的青睐。从东大街店开始,百盛也在西安迅速扩张到四家店面。百盛从东大街撤出一是设施老旧,二是传统百货受互联网影响经营下滑,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改造后的东大街似失去往日的辉煌。

Ⅱ西安怡丰城

商场地点:西安南二环太白立交西北角

歇业时间:2016年3月

2011年10月18日,新加坡地产巨头丰树集团的首个境外购物中心项目——西安怡丰城正式对外营业,定位为集采购、休闲和娱乐的一站式零售商场。2016年3月12日,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旗下的丰树集团中国总部宣布,印力集团收购丰树集团所持有全部股份,更名为“太白印象城”。自此,西安怡丰城退出西安商业市场舞台。

Ⅲ西安大洋百货

商场地点:西安北大街

歇业时间:2016年11月

大洋百货,是在中国大陆专门从事百货零售的台商投资企业,先后在苏州、南京、泉州、无锡、武汉、重庆等城市开设有19家店。2009年9月19日,大洋百货西安北大街店开业,经营面积32000平米。曾经的家乐福商场,亦是在此败走。如今,有着两条地铁线交汇的北大街商业,值得令人反思。

Ⅲ曲江世纪金花

商场地点:慈恩路67号附近

歇业时间:2015年12月23日

世纪金花,以经营国际、国内精品品牌商品为主、集世界顶级品牌专营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高端大型连锁企业。2015年,在西安仅仅开业不到三年的曲江金花黯然离场。项目定位模糊、过高得估计游客人群对于零售业的贡献度成为业界普遍的论调。事实上,金花曲江撤离是传统百货商店遭遇生存困境的一个缩影

Ⅳ小寨金鹰国际购物中心

商场地点:小寨十字东南角

歇业时间:2014年9月28日

2011年9月份开业的金鹰国际小寨店,歇业时解释其原因为“业主方物业条件未能达到租约约定,无法满足金鹰对顾客消费体验和购物环境的高标准要求”。每年人流数千万、坐拥地铁二号线、对于西安地铁商业的高估、未能把握消费客群的变化以及自身业态规划的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的。

Ⅴ南门国贸春天

商场地点:长安国际中心

歇业时间:2013年2月

2012年5月25日,国贸春天广场试营业:“出南门,来自全球152个国家,245个时尚品牌,1000席泊车位,1163位专业导购,70000平米水晶购物空间”。之后,王府井百货在2013年2月份全面收购。商品不接地气、商务气质高过商业气质以及业态规划的常规化造成了虽占据好的交通和地理位置却无法吸引人流驻足。

Ⅵ解放路新玛特

商场地点:解放路258号

歇业时间:2013年9月1日

2013年大连大商集团商品部管理人士已致函商务局,称西安新玛特将于9月1日关闭。解放路作为“西北第一金街”,曾同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齐名。而零售业巨头赢商网大商集团在西北的旗舰店就位于此处,然而开业仅仅三年多时间,关门倒闭一时让业界愕然。

Ⅶ东大街伊时达百货

商场地点:端履门十字西北角

歇业时间:2008年6月

2008年6月,位于端履门十字西北角的咿呀BOX购物中心,商场外立面被一面布遮挡着,上面写着“正在装修”几个大字。正是这次“内部装修,暂停营业”让伊时达百货从西安商业版图上消失。停业一年后的2009年7月,由西安伊雅商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的咿呀BOX购物中心在此开业,伊时达转身为咿呀BOX。

Ⅷ西安唐城百货大厦

商场地点:端履门十字西北角

歇业时间:2008年6月

西安商城新秀

西安在2015-2016年已开业的购物中心多达二十余家,它们包括:

2015年:西安印象城、金地广场、高新阳光天地、曲江星悦荟、中贸广场、曼蒂广场、苏宁生活广场、宜家家居、华东万和城、金辉悠熙地、曲江壹洋广场、龙首盛龙广场.

2016年:老城根G PARK、高新中大国际、曲江金鹰百货、经开区熙地港、西恩·奥莱、鑫苑大都汇;

㈠小寨赛格

▲小寨赛格,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于一体,已是西安人流量最大、营业额最高、人气最旺的购物中心。

㈡金地广场

▲地处曲江腹地的金地广场,独特的建筑设计、家庭单位的业态组合和潮流品牌,成为西安百货中的“网红”!

㈢中大国际

▲发展二十多年的高新区,始终缺乏一个集餐饮、购物、消费和娱乐为一体的购物中心。中大国际,填补了这个区域的空白。

㈣老城根G park

▲除了高新和曲江等城南区域之外,西安城西一直缺乏特色的购物中心。在十年的大新新区,老城根G park营造出一种非同一般的街区

㈤奥特莱斯

▲大家还容易忽略一种业态,那就是——奥特莱斯。在2017,西安将迎来真正奥特莱斯开业的一年。

以上是笔者综合的近期商场百货行业最新动态,希望带给大家更多思考。有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内中国的商品交易市场有1/3将被淘汰,有1/3将转型为批零兼有的体验式购物中心,还有1/3将成功实现线上与线下对接。面对互联网电商购物的冲击,百货商城及零售行业正在寻求转型升级或者业态服务革新,在这过程中洗牌在所难免,新的商业格局或在未来不久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