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習俗都在這幅畫裡!

端午的习俗都在这幅画里!

清 徐揚《端陽故事圖》局部

徐揚,清代畫家,擅長人物、界畫、花鳥草蟲。

徐揚的《端陽故事圖》共八開,分別描繪了端陽節期間的重要民俗活動。

乾隆皇帝作為出身於滿族的清王朝統治者,將順民心、近民俗視為穩定朝政的一條治國的根本之道,他常諭令宮廷畫家以寫實的繪畫技法表現漢族的民俗事象。

端午的习俗都在这幅画里!

清 徐揚《端陽故事圖》之《射粉團》

題:“射粉團,唐宮中造粉團角黍飣盤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唐代端午節流行一種據說是宮廷內流出的“射粉團”遊戲:剝開幾個用艾草汁浸泡過的黃米角黍,切成小塊放在漆盤中,讓客人們用特製的小弓箭射粉團,射中者得食。

端午的习俗都在这幅画里!

清 徐揚《端陽故事圖》之《賜梟羹》

題:“漢令郡國貢梟為羹賜官以惡鳥,故食之。”

梟羹,以梟肉制的羹湯,喝梟羹有除絕邪惡之意。漢代從武帝開始,端午就有賜梟羹給百官食用的做法,到清代的時候一直還都有。

端午的习俗都在这幅画里!

清 徐揚《端陽故事圖》之《採藥草》

題:“五日午時蓄採眾藥治病,最效驗。”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這個時間段天氣溼熱,人容易生病,而且俗稱“五毒”蛇蟲繁殖也容易傷人,因此端午也是個採藥季節。

端午的习俗都在这幅画里!

清 徐揚《端陽故事圖》之《養鴝鵒》

題:“取鴝鵒兒毛羽新成者去舌尖,養之皆善語。”

鴝鵒就是“八哥兒”,據說調教八哥最好的時間就在每年的端午。

端午的习俗都在这幅画里!

清 徐揚《端陽故事圖》之《懸艾人》

題:“荊楚風俗以艾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藥,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自古就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說法。

端午的习俗都在这幅画里!

清 徐揚《端陽故事圖》之《系採絲》

題:“系採絲,以五色絲係臂,謂之長命縷。”

漢代以青、赤、黃、白、黑五種色彩的絲線,紮成“長命縷”,系在臂上,可以驅除瘟病、避邪止惡。

端午的习俗都在这幅画里!

清 徐揚《端陽故事圖》之《裹角黍》

題:“以菰葉裹粘米為角黍取陰陽包裹之義,以贊時也。”

角黍就是粽子。粽子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

端午的习俗都在这幅画里!

清 徐揚《端陽故事圖》之《觀競渡》

題:“觀競渡,聚眾臨流稱為龍舟勝會。”

端午的习俗都在这幅画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