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宅”星人實現財務自由的新方式?來看這位大神是怎麼做的

一線城市的繁華吸引著無數人的嚮往,可擠在高峰期的北上廣深地鐵中總會給自己一種“沙丁魚罐頭”的錯覺。鑑於這一點,與忙碌奔波的上班族們形成鮮明差異的“死宅”星人應運而生。

近年來,“宅”文化盛行,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宅在家中,利用各種終端設備就能“打發”一天。雖然這種生活方式會被冠以“與社會脫節”的帽子,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種生活方式已經風靡全世界。

年紀輕輕就很“宅”

據統計,“死宅星人”群體的年齡段基本集中在18-34歲,可能是由於該人群大部分為大學生或剛進入職場的新人,也可能是宅著能節約開支,從整體消費水平來看,大部分“死宅星人”的消費水平偏低。

“死宅”星人實現財務自由的新方式?來看這位大神是怎麼做的

北京、深圳、廣州的“宅一族”佔比均超過20%,上海的“宅一族”佔比也接近20%,一線城市的長期高壓力快節奏的生活讓很多人通過適度的“宅”來調整生活節奏、放鬆自己緊繃的神經。

“死宅”星人實現財務自由的新方式?來看這位大神是怎麼做的

普通“上班族”在非工作日呆在家的時間大約為12小時,而“死宅星人”每天呆在家的時長近20小時,他們“宅”在家都在做什麼呢?

首先看“上班族”們每天最渴望的睡眠時長——“宅”一族在休息日的睡眠時長基本保持在8個半小時左右。北京“宅一族”最愛睡,平均每天比深圳“宅一族”多睡25分鐘。除了睡覺,“宅一族”在看視頻、遊戲以及學習等

“死宅”星人實現財務自由的新方式?來看這位大神是怎麼做的

方面都投入了不少時間。“宅一族”大概會花費23%的時間在視頻閱讀等app上,該數據在假期飆升到了57%。但如果想給死宅星人們打上“不求上進”的標籤,也會有一大群上進的“死宅星人”跳出來表示不服:

在“宅一族”一天時間分配佔比中,學習類APP的使用時長佔比位列第二。進一步觀察各類APP的平均使用時長可發現,相較於工作日而言,雖說短視頻、遊戲、學習等類APP的平均使用時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學習類APP的增長率高達212%,當然,有人會問:“宅”一族們每天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家中,通過什麼獲得收入?

這就不得不提到互聯網給人們職業生涯帶來的改變。過去,要成為倫敦出租車司機,需要通過一項「基礎知識考試」,要求受試者至少對查令十字路半徑2.5公里範圍內對該地區有徹底認知,這意味著至少需要記住2000多條街道,同時還需要在儘可能短的時間裡,計算出兩點之間的最優距離。而Uber的出現,把出租車司機這一優勢徹底擊潰。在谷歌地圖的幫助下,一個普通的駕駛員都可以吃這碗飯,如今一部智能手機在手,通過互聯網平臺這一階梯能跨越過一切職業的門檻。

“死宅”星人實現財務自由的新方式?來看這位大神是怎麼做的

把知識外包給互聯網,是我們正在經歷的重大時代轉折之一。未來已來,你我都已身在未來中....現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個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更加的簡單和複雜。越來越多的人依靠自己的自身實力和才華獲得巨大的成功。

每個人也不止一個身份,很多“宅一族”通過自身的技能借助互聯網成為了#斜槓青年#,無視空間與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這在過去是隻存在於我們想象中的生活方式。今天我們就採訪了斜槓青年的典範新智客歐陽澤林先生,來分享他作為斜槓青年的經歷。

歐陽澤林 【85後,處女座】

自媒體人/創業公司聯合創始人/培訓講師/域名投資人/無證設計師/野生 PHP工程師

對於個體,我“不誤正業”——助力個人品牌IPO

對於組織,我“業涉撩人”——助力企業的僱主品牌和招聘創新

在個體與組織的僱傭交易關係轉變為共贏合作關係這條未來已來的路上不斷實踐與創新,致力於幫助僱主和個人在當今數字時代做好僱主品牌和個人品牌的【渠道】建設與運營還有【內容】生產和傳播,並以此來實現職場中的高潛個體更快的獲得職業晉升和更好的創造商業合作機會

“死宅”星人實現財務自由的新方式?來看這位大神是怎麼做的

Q:作為#斜槓青年#,同時具備很多身份,現在最主要的身份/工作是什麼?

Q:那是什麼原因讓自己現在專注於這樣的“左手僱主品牌、右手個人品牌”事業當中,是興趣使然嗎?

A:可以說是興趣,嚴格來說是“把興趣成功的當成了工作”,當然這裡的前提就是高度的自律,嚴格的要求自己,用清晰的目標來實現自己的知識管理、時間管理、關係管理。我的我恪守的格言就是人生要不斷的打破自我,“斜槓青年”代表著一種全新的人生價值觀,需要實力支撐,它的核心不在於多重收入,也不在於多重身份,而在於多元化的人生。

作為一名“斜槓青年”,我喜歡用越來越多的“斜槓”來刷新自己的履歷,因此我在很多次“一不小心”中掌握了很多技能。“斜槓”背後,是對職業未來的焦慮,是為自身未來不可避免的職場貶值作提前的準備。

而從2016年起,“多重職業”漸漸成為全球新趨勢,未來的時代將比任何時候都看重個人的力量。斜槓時代,僱傭關係可能在某種意義上會更多地轉變為合作關係。因此開啟“斜槓人生”不僅能滿足我個人的精神需求,同時也順應了時代的發展。

Q:那在做這樣的事情,對於企業而言 有沒有實際的降本提效的效用?

A: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提高效率,這裡最大的不可控因素就是“人”,人的能力和意願,有任何一點沒有匹配到位,就會導致成本的發生,導致效率不高,這也是為什麼我自己願意“一個人活得像一個團隊一樣。(實際上,我還有10多位知識合夥人,我們通過碎片化的實踐,通過靈魂的知識共創關係,利益分配機制,圍繞共同的目標,已經實現了很不錯的結果)”。另外,我曾在一個付費制經驗交流平臺進行過比較系統的觀察研究,其中有73個職場發展相關的問題出售規模達到了70萬,有1500多人為其買單。大半部分職場經驗豐富的人都能給出滿意答案,可大部分人還是依靠著組織在發展個人的職業。

再回到我們今天的時代背景。在傳統被顛覆、技術更新迭代越來越快、越來越頻繁的情況下,一切都似乎充滿了變數和不確定性,人們都在談論互聯網思維,談論“VUCA(Votile,Uncertainty, Complex及Ambiguity)”未來的組織會演變成什麼樣,很難看清楚,但未來組織最重要的功能已經越來越清楚,那就是賦能,而不再是管理或激勵。

以科層製為特徵、以管理為核心職能的公司,隨著發展組織架構也越來越複雜,直接導致企業人力成本的提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就要求組織更具自主性、流動性和靈活性。平臺是個體能力的放大器,讓員工的專長、興趣和客戶的問題有更好的匹配,這樣企業通過平臺藉助靈活用工的方式就能完成企業內部的組織優化,從而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

Q: 企業應該如何才能更加的適應企業與員工的新型關係?

A:給我新書《職場新物種@斜槓青年》作序的William提到過,互聯網的發展讓商業底層邏輯被改寫,傳統組織模式已經發生轉變,科層式漸漸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了。斜槓時代,絕大部分的企業並不能完全擁有其員工的全部工作時間和技能,僱傭關係可能在某種意義上會更多的轉變為合作關係。隨著企業經營壓力的變大及社會分工的細化,很多企業開始給自己“減負”,以求降低其人力成本。

而任正非先生說過,管理中最難的是成本控制;沒有科學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企業就處在生死關頭。因此作為企業的管理著,怎樣識別出組織中的“斜槓青年”,儘可能多地發揮他們的斜槓技能,是擺在面前的一個永恆的課題。

Q:那您認為,現在類似於收稻這樣的人才分享平臺,為從業者和企業提供了怎樣的便利?

A:1.平臺+個人的時代,越來越多的自由職業者平臺崛起,這些平臺為自由職業者提供了一個與企業接觸的機會,同時能讓企業能夠接觸大規模有高技能的人才。平臺提供了大量高水平的專業人才,使得它們對大公司特別有吸引力,公司可以非常快速靈活的根據需要補充內部員工能力的不足。

2. 企業的啟動和交易成本更低。現在非常多的自由職業者平臺,讓企業在尋求斜槓青年適合度和時間性上大大的縮短。

3. 消除傳統的僱傭成本。平臺技術消除,至少是減少了僱傭過程中地域、信息和管理的障礙。這樣方便公司更加靈活和基於需求僱傭自由職業者,讓經理為組織帶來存在於外部的新技能和知識。與之前關於靈活勞動力戰略一直,企業不但從平臺上追求人員數量、人員能力和財務的靈活性,而且也在借用平臺在知識創造和創新方面的優勢。

……

“宅”這個詞從誕生起就備受爭議,“死宅星人”們更容易被貼上缺乏目標、難以實現自我價值的標籤。但在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宅一族”同樣可以通過自己豐富的知識技能,成為“斜槓青年”,創造財富、實現自我價值,掌控精彩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