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月球在最初形成時就存在水資源

“阿波羅”任務中在月球高地表面上採集的晶體礦物中探測到含水物質,這項發現暗示月球在形成之初就可能存在水資源。

研究表明月球在最初形成時就存在水資源

月球高地被認為是月球原始地殼層,該區域礦物晶體形成於月球早期,這項最新發現表明月球早期處於潮溼狀態,事實上在月球形成階段中並未大量損失水資源。

密歇根州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結果否定了之前的月球形成理論——月球形成於地球和另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天體碰撞後產生的殘骸。張有學說:“因為它們是月球最古老的岩石,可以推測在月球形成時就存在著水資源,這很難解釋當前的月球形成理論,之前科學家們認為月球形成時的熾熱噴射物幾乎完全脫氣,能夠消除所有水分。”

研究表明月球在最初形成時就存在水資源

在這項研究中,傅立葉過渡紅外光譜儀用於分析月球斜長巖中斜長石晶粒中的水分,月球高地岩石層90%是由斜長石構成。這種明亮的高地岩石被認為形成於月球早期,當時斜長石晶粒源自岩漿海洋,之後漂浮至月球表面。分析結果顯示,在月球斜長石晶粒中百萬分之六的成份是水。

研究表明月球在最初形成時就存在水資源

斜長石晶粒中並未探測到“液態水”,只是在礦石晶體中發現分散的羥基分子組,同時,也能在阿波羅號飛船採集的月球岩石樣本中羥基分子組。

研究人員探測到的羥基分子組是月球形成初期內部含有水分的可靠證據,當時月球地殼並未凝固,羥基分子組可能對於月球玄武岩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