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下,河蟹養殖面臨這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高溫天氣下,河蟹養殖面臨這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高溫期是河蟹養殖中很關鍵的階段,由於此階段水溫高、氣候多變、投餌量大、排洩物多,極易導致河蟹適應力下降、水質及底質惡化加速、水草的淨化作用減弱甚至死亡腐爛、疾病多發且傳播迅速等問題出現。

增強河蟹體質,提高河蟹應對不良環境的能力

高溫期間河蟹採食量大、排洩物多,此階段也常常發生氣溫持續偏高、連日陰雨、突遇暴雨或悶熱等極端天氣,這不僅影響河蟹正常的攝食、生長,而且對於水草的生長及水質底質環境的穩定也十分不利,因而此階段水質及底質易惡化,水中有害物質的含量比常溫時更高,

若管理不善易引起河蟹對環境適應能力及抵禦病原微生物侵襲的能力下降,河蟹疾病往往也因此引發。為此高溫期間必須增強河蟹體質,保持河蟹對不良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實現河蟹的正常生長。

具體措施如下:

(1)保證河蟹足夠且均衡的營養需求,提倡投餵優質的河蟹配合飼料。許多養殖戶由於對河蟹配合飼料缺乏瞭解或採購優質飼料不方便而習慣投餵鮮魚或冰魚。事實上,高溫期不管是鮮魚還是冰魚都極易變質,易導致蟹池水質及底質惡化,加大了河蟹疾病發生的可能。

(2)做到科學合理的投餵,特別要防止過量投餵。有以下情形應適量減少投餵量:發現飼料有剩餘;氣溫持續偏高、連日陰雨、突遇暴雨或悶熱等極端天氣;水質、底質惡化;河蟹蛻殼高峰期;河蟹發生較嚴重疾病。

加強水草養護,改善養殖環境

(1)控制青苔,否則,水草生長受影響。

(2)科學足量投餵營養均衡的飼料,飼料不足時河蟹會破壞水草。

(3)及時清除漂浮的水草,防止腐爛而敗壞水質。

實踐證明輪葉黑藻是最佳的水草品種。它具有不易長出水面、漂浮後不爛、夏天正常生長等大優勢。為保護水草,精養塘中飼料應儘量撒開。定期使用芽孢桿菌可防止水草上積聚過多的汙物。

使用微生態製劑和水質改良劑,維護良好水質

使用微生態製劑和水質改良劑是維護良好水質的重要方法。目前市場上微生態製劑和水質改良劑產品五花八門,質量參差不齊,價格差異大,養殖戶應充分了解產品的特性和功效,合理選擇使用。部分產品使用不當會加劇池底氧氣消耗,嚴重時會導致河蟹死亡,應特別小心。

適時消毒,降低病原微生物的含量也是水質調節的重要手段。高溫期使用消毒劑有一定的風險,特別是水質不良時用溴氯海因、二氧化氯、強氯精、生石灰等刺激性強的藥物時,會引起河蟹的應激反應,甚至導致軟殼河蟹死亡。為減少傷亡,將河蟹死亡控制到最低水平,高溫期應使用無刺激性的溫和型消毒劑,如中草藥或碘製劑等。

由於高溫期也是農作物病蟲害高發期,因而農藥用量也較平時多,農田施用農藥後突遇暴雨會使養殖水源中藥物殘留量上升或以被農藥汙染的水為河蟹養殖的水源都易引起河蟹中毒,養殖戶務必加強防範。

首先,高溫期儘量少換水(汙染區),平時多用微生態製劑和水質改良劑維護良好的水質;其次,可考慮採用地下水為補充水源;最後,換水後及時全池潑灑水質解毒劑。

經幫邦小黑檢測,清水塘溶氧含量很低,pH值不穩定。這些因素是清水塘河蟹易生病的主要原因。提倡使用微生態製劑並配合施用水產專用肥和換水等綜合措施來調節池水肥度。

高溫天氣下,河蟹養殖面臨這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重視底質改良,降低蟹塘有毒物質含量

河蟹屬於底棲水生動物,因而池底環境好壞對河蟹的生長快慢及健康狀況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底質惡化也是引發蟹病的最主要原因。由於糞便、殘餌、動植物屍體及光照不足等原因,河蟹塘底部環境也最易惡化,底泥發臭便意味著池底已經開始惡化。

一些養殖戶對此卻認識不足,應根據池塘條件的不同採取針對性的底改措施。老化塘口及投餵冰魚或鮮魚為主、底泥發臭的塘應採用拋灑增氧劑等方法增加池底溶解氧的含量並配合使用硝化細菌;渾濁度高的塘口應先用淨水劑,然後用微生態製劑改底;已經出現河蟹死亡的塘口可考慮先消毒,3天后再使用微生態製劑進行底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