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受今生|何士光:一部作品的由來

經受今生|何士光:一部作品的由來

一部作品的由來

文/ 何士光

經受今生|何士光:一部作品的由來

我想說,我們來到這個人世上的時候,並不清楚這生命是怎樣一回事情,並且後來也就一直生活在生命這個久遠的謎裡。但從此以後,我們就不得不懷著這一顆滿是念頭的心,肩負著這一具已經活著的軀體,躑躅在朝朝暮暮的歲月裡。這生命就在驅使著我們自己,乃至是追逼著我們自己,在日子裡尋尋覓覓。這樣的尋覓,是要讓這顆心得到滿足。只有滿足的心才會是安寧的,不然我們就始終是不安的,乃至於這樣的瞬間即是永恆。而漸漸地我們也就看見,我們的尋覓,正是朝著生活的、人生的和生命的,這樣三條可能的路徑延伸的。在散文《今生:經受與尋找》裡,我就藉助了萬花筒來比喻這三條路徑。

經受今生|何士光:一部作品的由來

經受今生|何士光:一部作品的由來

萬花筒搖動出來的景象,不就是五彩繽紛的?這就像我們說的豐富多彩的生活,就是第一條路徑,是生活的路徑。在《城市與孩子》這篇散文裡我就寫到,那時候自己就是要去尋找愜意的食品,那是一塊燒餅;也想去看看這個世界,那是這城市裡的一條街道;還想去一處鴿市,那兒有人們帶來的鴿子。如果這些景象能夠使我們得到滿足,一個人也就可以這樣生活下去。但是萬花筒裡的景象,即便是豐富多彩的,不也是轉瞬即逝的和不斷重複的?這就註定了我們的滿足是不會有止境的,是要反覆地去追求的。以至於在這樣的忙碌之中,我們彷佛是在行進,其實又一步也沒有挪動,就像自己是假裝著在生活似的。一路地走過去的時候,這心裡又有一種五光十色的荒涼,和熙熙攘攘的索漠,內心深處又仍然是不安的。

經受今生|何士光:一部作品的由來

我們這樣尋找下去,漸漸地就會對這些萬花筒一般的生活景象,有自己的燭照、尋思和比較。於是就會成為一種見地,一種學識,乃至一種專業。一個人就會從中為自己選擇一種圖象,或者是搖動出一種圖象,來作為自己的安身立命的方式,讓自己的心思和生命得到一種依附。這就是我們的人生,是我們可能找到的第二條路徑了。年輕的時候,有二十多年的時間,我一直生活在一處偏遠的鄉村裡。在那些匆匆地來去的春風秋雨之中,在那些長長的白天和夜晚裡,我能夠怎樣來安頓自己呢?應該說,比看看這個世界更要緊的,是要找到自己的世界。人們也說生活的方式沒有對錯,只在於是不是適合。後來自己就覺察到了,我能夠有的讓生命得以依附的方式,就是夜晚在那一盞油燈下閱讀和寫作。於是在那一段時日裡,我就寫下了這部文集的前半部分,是一些散文和小說,比如《鄉場上》、《種包穀的老人》、《遠行》、《草青青》、《青磚的樓房》和《某城紀事》。所以我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個作家,而只是一個在這個塵世間沉浮和尋覓著的芸芸眾生而已。

經受今生|何士光:一部作品的由來

我後來回到貴陽這座城市的時候,已經四十歲了。我曾經也以為自己還會在這第二條路徑上依舊地走下去,但漸漸地我就意識到,我不大能夠這樣重複地寫作下去了。換了一種生老病死和悲歡離合,也還是一種生老病死和悲歡離合,要這樣不斷地重複自己,也像假裝著在寫作似的,就是讓人氣餒的。即使是在原來,在我還能夠用寫作來支撐自己的時候,我們的生命之中所固有的那種迷茫和哀愁,也還是在如影隨形地跟隨著自己的,我們也還是生活在這個生命之謎裡,那麼這時候,這生命就在艱難地追逼著自己,讓人要去尋找能夠救助自己的路徑。人們說生命本來沒有意義,意義是人們賦予生命的。其實人們能賦予這生命的,只是第一和第二條路徑上的意義。這生命有一種根本的意義,則是這生命本身所固有的,就是要認識這生命和你自己。不然我們的一切,包括生老病死和悲歡離合在內,就會缺少終極的依據。不妨說這就是第三條路徑了,即是要直接地拆開萬花筒,去尋找這生命的底細。

經受今生|何士光:一部作品的由來

要拆開我們手中的萬花筒自然很容易,但我們是不是可以繼續用它來比對我們的生命呢?事實上,古往今來地,認識世界和我們自己,也就是人們一直在追尋著的事情。而我們的前人的求索的成果,就留在了我們的文化積存裡。後來在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裡,我就看到了,“理一而分殊”,我們仍然是可以藉助萬花筒來作這樣的比對的。這時候我們去跟蹤前人的足跡,就不是為了增加知識,而是為了找到真相。

一切複雜都源於簡單。我們的前人老子在《道德經》裡,就用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和”,為我們揭示了世界和生命的根柢。老子的發現,就在往後的科學的發現之中得到了註釋。

經受今生|何士光:一部作品的由來

道是什麼?依照科學的發現,我們的這個世界是由一種高密度的物質,經過大爆炸(或者不是大爆炸)而形成的,老子當年就把這種高密度的“有物”命名為道。“二”是什麼?大爆炸形成的世界裡,開始的時候,只有能量,沒有物質,後來質量從能量之中聚合出來了,這個世界裡便有了能量和物質這樣兩種根本的存在。這就是老子說的“二”,老子就把它們命名為無和有,或者是陽和陰。換成佛陀的命名,就是空和色。“三”是什麼?就是包括我們的生命在內的一切生命。這生命“負陰而抱陽”,就是由一具物質構成的軀體,抱載著那種原初的能量而形成的,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心靈和肉體。所以我們的一切,包括意識和情感在內,便都是物理現象。

這樣我們就可以回到萬花筒的比喻了。正像萬花筒的本相只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玻璃一樣,我們的心靈的本相就是那種原初的無形無象的能量,佛法裡就把它稱作心靈的“本來面目”,也稱作佛性或自性。它本來就是圓滿的、安寧的和智慧的,如同《心經》所說,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是不需要用些什麼來滿足它的。但是這心靈在和世界的聲色交流的時候,信息就會積存起來,好比萬花筒裡的染上了顏色的玻璃,就異化為我們的意識,這樣就讓我們有了一顆有色的識心。佛法說“心生則萬法生”,當我們再用這顆有色玻璃一般的識心去和世界交流的時候,我們便陷落在五彩繽紛的追求之中了。

經受今生|何士光:一部作品的由來

2016年 6月3日上午,何士光受邀在貴州省社會主義學院,為全省佛教住持作了“文學與佛教”專題講座。

那麼在這裡,在前人的引導下,我們就可以看見,這第三條路徑上的尋找就是有終點的了。這就是要讓我們回到根本,回到自己的內心深處,回到這心靈的“本來面目”。這也就是禪宗要求取的“明心見性”,即是要明白自己的動搖不定的識心,見到自己的清明不變的真性。那麼就像萬花筒能夠讓五彩繽紛的景象在其中生生滅滅,而無色透明的本相卻是始終不變的一樣,我們在找回了自己的如如不動的本相以後,也就能夠讓萬事萬物在心裡來來往往,這心境就是不離萬物又不住萬物的。像這樣,一個人也就會從異化了的自為的狀態,還原為本來的自在的狀態。而這種本來的狀態,也就是終極的狀態。

經受今生|何士光:一部作品的由來

經受今生|何士光:一部作品的由來

我後來就把自己在這第三條路徑上的尋覓,寫入了《今生:經受與尋找》、《今生:吾誰與歸》和《煩惱與菩提》,留在了這部文集的後半部分裡。那麼當然了,這第三條路徑上的尋找,就不僅僅是理念的和話語的,而須得是修證的和實踐的,這也就是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的一個深刻的特徵了。

經受今生|何士光:一部作品的由來

何士光:

一九四二年生,貴州省貴陽市人。一九六四年畢業於貴州大學中文系,後為鄉村中學教師。一九八二年到貴州省作家協會工作。曾發表和出版過小說和散文多種,結集為《何士光小說散文集》,其中《鄉場上》、《種包穀的老人》和《遠行》曾獲全國短篇小說獎、《鄉場上》和《喜悅》等有英、俄、法等譯文。後長期從事傳統文化中道家和佛家的研究,著有《煩惱與菩提》、《今生:經受與尋找》和《今生:吾誰與歸》等紀實作品。上述的作品結集為《何士光文集》。曾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貴州省作家協會主席,貴州文學院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