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父母的限制到自己控制,孩子應該如何自制?

從父母的限制到自己控制,孩子應該如何自制?

現在很多孩子還不能判斷和評價自己行為的能力,這時,父母就要制定一些必要的規則。剛開始,孩子可能只是知道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可能不理解為什麼,但是時間久了。孩子的年齡增長,規則也給了很多的幫助,要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有幾點要注意,規則不能太多,也不能太過。比如讓一個平時全部成績只有60分左右的孩子,期末全部考90分以上之類。要考慮規則完成度。

從父母的限制到自己控制,孩子應該如何自制?

小錯可原諒,大錯則承擔

自制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要花很多的時間。當孩子缺少自制力,如:打壞東西、提一些過分的要求。父母應當適當包容,打罵行為只會讓孩子產生反抗情緒。父母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多了,就會習慣,自控也就水到渠成。對於屢教不改的孩子可以少說多做,這類孩子說多了,沒有用,只能少說,但說出來的話要算數,否則就沒有威懾力。

從父母的限制到自己控制,孩子應該如何自制?

獎勵形成的自控

父母的獎勵可能是孩子在某件事情堅持下去的動力。精神上層次,父母可多稱讚孩子聰明,以後就這麼做,等你達到一定程度你會得到你想要的,父母記得稱讚要有個度。物質上可以允諾自身能達到的條件,比如:你完成某件事我給你買你喜歡的零食。不可達成或經濟條件不允許就不要許下承諾。如果沒完成會給孩子一個不講信用的印象,對後期孩子成長不利。

從父母的限制到自己控制,孩子應該如何自制?

適當的遊戲能讓孩子提升智力

遊戲是培養孩子自制力的好方法。例如,現在很多孩子都喜歡拿著手機玩遊戲,適當的讓孩子玩一些考腦力的遊戲會讓孩子形成思考能力,有的家長看到孩子整天抱著個手機玩,就是一頓罵。這會讓孩子更加的沉浸在遊戲裡,正確的做法是陪孩子一起玩,重點是設定時間,還有在父母的陪同下能更加了解孩子喜歡玩的遊戲類型。

從父母的限制到自己控制,孩子應該如何自制?

合理的家庭規矩

一個合理的家庭約定可以讓家庭更加有愛,經常可以看見在美國父母跟孩子約定一個願望,然後大家一起努力去實現,無數年後,回過頭來看當初的約定已經都實現而這些都是陪孩子長大的影子。因為有願望才有動力去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