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2004 年,當《超人總動員》以一副革命者的姿態出現在大屏幕上時,觀眾們都被影片所征服,連著名影片網站 Metacritic 也給出了 90 的高分。

文/馬小褂

迄今為止,好萊塢已經湧現了無數的超級英雄電影佳作,可《超人總動員》依然是超英電影在 Metacritic 上的最高分。因為《超人總動員》的橫空出世,實在是太具有顛覆性了。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在超英電影還未流行時就拍出「反超英」的閤家歡電影,又是好萊塢首部以人類角色的 3D 動畫電影大作,《超人總動員》的企劃本身就已經非常具有開創性了,然後再加上絕佳的造型設計和表演,嚴絲合縫的劇本結構,大膽而流暢的鏡頭語言和諜戰電影風格的爵士配樂——這樣的電影,想不火都難。

《超人總動員》的粉絲一直在翹首期待這部作品的續作,可是皮克斯的續作有《賽車總動員》系列的前車之鑑,粉絲心中難免又會有些忐忑不安。

十四年過去了,連當時還是小學生的觀眾都開始逐漸踏入社會了。超英電影早已大量佔據電影屏幕,以人類為角色的 3D 動畫電影大家也已經司空見慣。當年《超人總動員》最開創性的幾點,現在看來已經沒什麼大不了。

立法限制超級英雄?這設定恐怕連小孩都不會覺得有多酷,現在連《樂高蝙蝠俠大電影》都在這麼拍。被生活的重負給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超級英雄?日本那邊像

《天體戰士》這樣的搞笑日常片一拉一大把,甚至國內也有動畫拍這個題材,早就不新鮮了。

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終於迎來了《超人總動員2》。作為粉絲,你對《超人總動員2》是否滿意呢?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對於不同的觀影者來說,看重的可能是電影裡的不同層面。失去了「顛覆者」的光環,《超人總動員2》以原有的框架可能很難讓觀眾再次感受到新意,也自然有相當多的粉絲髮出「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感嘆。可是換一個角度來想,卻未嘗不是給我們一次重新審視布拉德·伯德和《超人總動員》系列的機會。

在我看來,單從劇本角度而言,這次的《超人總動員2》由於先天性的缺陷很難再做到前作故事的高度,這是《超人總動員》本身其實並不是一個適合改編續作的系列。由於角色的超能力實際上是和角色個性掛鉤,而一旦角色性格得到成長,他/她的能力就難以再與性格做到如此完美的貼合——例如,巴小倩的能力是隱身和防禦立場,這代表了她對外界的抗拒心態,一旦第一部中她跨越了這個障礙,那麼她的能力就難以在第二部中再次與性格、情感衝突掛鉤。

然而,《超人總動員2》依然做出一些非常大膽的決策:

它不僅保留了布拉德·伯德頗有標識性的作者化視聽語言風格,而且比以往更加敏銳的抓住了一些時代性的議題:例如女性社會職能的變化,媒介控制下的擬像社會,以及很少有影評人提及的,對粉絲文化的重新認知。

系列的續作往往是保守的,創作者往往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畢竟總有前作粉絲作為揮霍的後盾;可《超人總動員2》卻選擇了相當激進的姿態。這種大膽讓我覺得相當可貴,尤其是在皮克斯已經逐漸向迪士尼靠攏的當下,《超人總動員2》甚至給我一絲皮克斯彷彿重新找回了當年創業激情的感覺。

我曾經在影評中寫道「《尋夢環遊記》代表了最好的皮克斯,也代表了最壞的皮克斯」,但對於《超人總動員2》,哪怕它在劇本上為人詬病,我卻反而對皮克斯重新有了期待。規規矩矩做出討所有人歡迎的答卷,那不是我希望看到的皮克斯。反而是古靈精怪,有稜角也有缺陷的皮克斯,才更加體現它的活力。

因為缺陷可以逐漸彌補,而銳意大膽的精神丟掉了,卻難以再找回。


在評論《超人總動員2》之前,讓我們先回顧一下《超人總動員1》的開創之舉。

2004 時,超級英雄電影還並不流行,無論是漫威宇宙的開山之作《鋼鐵俠》,還是眾多影迷推崇的諾蘭作品《蝙蝠俠:黑暗騎士》,都要等到 2008 年才出現。除了福斯的《X戰警》和索尼的《蜘蛛俠》系列等少數作品市場表現良好之外,超英電影整體仍然處於低迷狀態。

當時的市場環境下,拍超英片具有非常大的危險。可《超人總動員》不但拍了,而且大膽選擇了「反超英」的方式:由於超級英雄被法律禁止活動,主角一家不得不選擇適應普通人的生活。

普通人將要面臨的中年危機,超級英雄們也會遇到。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我們的超能先生不像尋常超級英雄一樣有著令人豔羨的健美身材,反而是一位大腹便便、頭髮稀疏的中年發福男子,只有健碩的胸肌還能依稀看出些當年意氣風發的痕跡。而彈力女也從英姿颯爽的超英女郎,蛻變成了忙於處理家務的萬能家庭主婦,還不得不騰出手來應付撫養子女過程中的各種麻煩。

「反超英」的故事背景與中年危機、家庭矛盾的主題被導演布拉德·伯德(Brad Bird)巧妙地融合起來,以輕鬆歡快的基調讓觀眾容易接受的同時,卻又借超勁先生(Syndrome)之口表達出更深度的思考——「當所有人都成為超人,也就沒什麼超人了。」

如果說「反超英」本身還不夠顛覆,畢竟好萊塢大片雖然不敢輕易這麼玩,超英漫畫裡卻早有類似題材。不過《超人總動員》還做到了另一件當時好萊塢動畫業界不敢嘗試的事情:用 3D 動畫表現人類角色。

因為在當時,3D 動畫技術還不成熟,渲染粗糙,表演僵硬,這在表現人類角色時非常容易陷入「恐怖谷效應」——如果一個 3D 動畫角色有著人類的模樣,卻感受不到生命力,行為舉止透著怪異時,觀眾只會覺得可怕而難以移情。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2001 年日本 3D 動畫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

無論是皮克斯早期的《玩具總動員》、《怪物公司》,還是夢工廠的《史萊克》、藍天的《冰河世紀》,都巧妙地利用了玩具、怪物等非人類角色來回避這一難題。而日本以人類為主角的 3D 動畫電影《最終幻想:靈魂深處》當時在技術上已經登峰造極,卻依然遭遇慘痛失利。

當布拉德·伯德向皮克斯提交《超人總動員》的原案時,人類角色反而是比超英題材更大的冒險。他的解決方案是採取好萊塢二維動畫黃金時期誇張的諷刺畫(caricature)似的造型和表演風格來塑造角色,頗有幾分米爾特·卡爾(Milt Kahl)當年的神韻。這種諷刺畫風格的人類角色既避免了觀眾陷入恐怖谷效應,同時也避免了迪士尼式軟萌可愛的同質化傾向。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如果概括性地總結這兩點,那麼就是:做題材新穎的閤家歡故事同時又在成人眼中具有另一層深刻意義,以及別樹一幟的造型、表演風格。這是皮克斯區別於迪士尼的優勢,卻也是皮克斯一直以來打不開中國市場的劣勢。哪怕我們影迷們再推崇皮克斯,但是無可否認的是,在絕大多數中國觀眾眼中,皮克斯的故事是另類的,造型和表演也是另類的。

《尋夢環遊記》首次為皮克斯贏得了中國票房上的巨大成功,可是同時我們也應當看到它本質上是向迪士尼同化後的結果,一個沒有任何稜角、完全討大眾喜歡的家庭向童話故事。甚至,我們看到連皮克斯自己的造型、表演風格都完全被迪士尼同化了,也開始用圓潤的輪廓、流線型的線條去強調孩童般天真無害感,以此誘發觀眾的共情。而格林·基恩標誌性的表情庫(stock expressions)在統治迪士尼長達 30 年之後,終於也開始佔領皮克斯。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我並不喜歡迪士尼這條一味「追求安全」的路線,但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我要強調的重點不在於迪士尼路線本身好不好,而是皮克斯應當有自己的模樣。

不是所有動畫公司都應該成為迪士尼,那反而會失去了自己。

所以對於《超人總動員2》來說,我最看重仍然是它銳意進取的部分。


影片從第二幕開始,AB故事開始交叉進行:彈力女外出拯救世界,超能先生留在家中養娃。這種對傳統認知上「男主外、女主內」的反轉是本片前期宣傳中的最大賣點,不過在我看來,《超人總動員2》更巧妙的一點對兩人個性上的補充。

我們看到第一部中彈力女擅長隨意變形拉伸的身體去應付撫養、保護孩子時的各種突發問題,而這一部中,單人出擊、不再有顧慮下的彈力女暴露出自己內心追求刺激的一面,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從未見過的全新彈力女。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影片的 A 故事是巴先生一家重新贏回超級英雄應有的權利,而彈力女則顯然是 A 故事中的絕對中心。在彈力女拿到新摩托開始執行任務時,有一句相當有趣的臺詞,為我們揭示了她不為人知的過去:在與超能先生結婚之前,她實際上曾經是個飛車女!於是在騎上摩托後,彈力女瞬間找回了年輕時肆意張狂的姿態,被風吹散的頭髮更顯得非常酷。

只是在追逐懸浮地鐵時,從家裡巴小飛打來的電話讓彈力女從飛車辣妹狀態瞬間切換回到了家庭主婦,兩種身份的轉換顯得相當自然,而緊急狀態下的強烈身份反差對比也加強了彈力女那種女性的神秘魅力感。不得不說,相比前作,《超人總動員2》中的彈力女在性格塑造上更加豐滿。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在 A 故事中,布拉德·伯德最大膽的嘗試——恐怕也是皮克斯近年來最大膽的嘗試——是讓閤家歡動畫電影中的動作戲更加緊張和激烈

作為從孩童時期起就愛看《007》和《碟中諜》(60年的電視劇)的死忠諜戰片愛好者,布拉德·伯德在《超人總動員1》中就展現了非常多的諜戰片元素,尤其體現在彈力女為營救超能先生而潛入反派基地那一段中。

到了《超人總動員2》,布拉德·伯德更進一步加強了影片中的諜戰片色彩,讓本片成為閤家歡動畫電影中最具有驚悚、懸疑味道的存在。從電視臺轉播現場,到營救飛機上的政客,再到潛入屏霸基地,彈力女在整個第二幕中的橋段均以充滿 60 年代復古風味,黑暗、神秘的諜戰片基調呈現出來。

無論是盯著屏幕、臉上映著熒光的電視臺主持人特寫鏡頭的緩慢推近,還是突然現身的屏霸和之後一閃而過的彈力女的快速剪輯,都帶給人動畫片中久違的驚悚感受。說實話,連我都有些被嚇到,何況是兒童觀眾了——前提是如果他們沒有在之前的劇情中睡著的話。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與此同時,《超能總動員2》在 A 故事中的動作戲相比前作來說要少了一些喜劇化的處理,而顯得更加激烈。接受了真人實拍片的洗禮之後,布拉德·伯德在動作戲編排上的天賦在本作中展現得更加充分,無論角色在場景中如何橫轉挪移,角色之間相互的位置卻依然清晰,動作戲的強度也更有視覺刺激感。

看起來這應當是動作戲的常識,可實際上絕大多數動作戲導演做不到這一點。《超能總動員2》單從動作戲的角度,已經是近幾年來最為出色的超級英雄電影,沒有之一。如果

《復仇者聯盟3》的動作戲能有此水準,劇本上哪怕再有瑕疵也會變得容易接受得多——大家來看動作戲大片,不就是為了動作戲看得爽嗎,打鬥晃來晃去只看見激光biubiubiu,一到群架就變成「奔跑吧兄弟」,那算怎麼一回事呀?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動作戲上有一個顯著的變化是,槍在本片中的出現頻率大大增加了。可能許多人沒有注意到,雖然《超能總動員1》中也有大量槍械存在,可是《超能總動員2》中,彈力女作為超級英雄第一次使用了槍械——用來開鎖。這是諜戰片中相當常見的橋段,但在動畫電影中卻往往會被認為對兒童來說過於危險。

這正是《超能總動員2》中相當大膽的選擇。在近代閤家歡電影,尤其是動畫電影中,好萊塢大鱷總是會盡可能追求故事和視覺層面上的保守,而儘量避免出現過於驚嚇的鏡頭和強刺激的動作戲,可與之帶來的是,保守的策略同時也會失去一些敘事上的可能性。

然而,在布拉德·伯德成長起來的 60 年代,充滿懸疑和動作色彩的諜戰片反而是兒童觀眾最為熱衷的類型之一,哪怕會被嚇到,可小孩子們依然興致不減。布拉德·伯德實際上為我們重新帶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為孩子儘可能提供安全的內容,真的是應當的嗎?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而 B 故事裡,原本特別男子漢的超能先生在處理家務、撫養孩子卻是笨手笨腳,讓人開懷大笑。在總裁溫斯頓·德沃爾提出,彈力女是第一階段改變大眾印象的最佳人選時,超能先生下意識地問出了:「比我還好?」為此還遭受了妻子彈力女的白眼。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這些橋段善意地諷刺了我們許多男性心中潛在的大男子主義情緒,卻並未利用這一點去加強夫妻衝突,只是點到即止。在看到《超能總動員1》中戰場上無所不能、職場上卑躬屈膝的超能先生之後,我們又看到了夫妻關係裡超能先生的另一面,他的角色塑造也因此變得更加有血有肉。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可儘管不情願,超能先生依然選擇了擔負起家庭的重任。從一開始以為看家是件簡單的小事,消極態度來應對而被家庭瑣事折磨得精疲力盡,再到最後真正意識到家庭勞動的重要性,轉而積極主動思考如何撫養孩子時,超能先生完成了自我的蛻變。

正如影片中 B 故事的主旨:「只要做好了,為人父母就是英雄行為。」

這也是第一次有閤家歡動畫電影講出這個道理。實際上,超能先生一開始願意為家庭而「犧牲」的心態並不是合理的許多電影中的男性,包括現實中的男同胞們,哪怕願意承擔家庭主夫的重擔,也往往會認為陷入「被女人養」的心態。一旦有了「犧牲」心態,實際上兩性的關係就已經不再對等。

可《超人總動員2》提出了相當具有現實意義的論題:無論誰主外誰主內,家庭職能的劃分並沒有「犧牲」一說,無論是做社會勞動還是家庭勞動,兩者的價值並沒有高下之分。


如果說《超人總動員2》的劇本中有什麼問題,最大的問題就在於 A/B 故事直到最後也是兩條平行線,並沒有在第三幕的高潮中交匯。在對抗屏霸的過程中,由 B 故事帶來的情感動力並沒有化為戰勝反派的力量,這也導致在劇本結構上沒有前作那般嚴絲合縫。

然而,《超人總動員2》卻是近年來皮克斯最為大膽的一次嘗試。它不完美,但是再一次長出了鋒利的稜角,讓人看到了那個永遠另闢蹊徑、勇敢創新的皮克斯。

希望未來的皮克斯,不要忘記這種精神。

續作多保守,《超人總動員2》卻是皮克斯近年最大膽的冒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