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對蜀漢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劉備臨死並不放心他!

很多人看不慣劉備,認為他假仁假義,還無能愛哭,與曹操比,他完全缺少那種上位者的王霸之氣。虛偽已經成為劉備揭不掉的標籤,仁義成了他自己炒作的人設。而且縱使他一生對人、對百姓都仁義無雙,卻也在他的人生最後時刻露出了馬腳。

諸葛亮對蜀漢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劉備臨死並不放心他!

劉備在白帝城託孤這事很多人都瞭解,他在臨死前甚至對諸葛亮說出如果劉禪無能,諸葛亮便可取而代之的話。這句話其實有多重意思,甚是複雜。其一,這是一句客套話,畢竟自己打著恢復漢室江山的旗號,不姓劉的諸葛亮即使劉備命令、劉禪讓賢,他也做不好這皇帝啊。劉備臨死前說這話還能讓他的名聲在民間更上一層樓。

諸葛亮對蜀漢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劉備臨死並不放心他!

其二,這句話其實是對諸葛亮的能力的認可和讚賞。劉備真心感謝諸葛亮,如果不是他,劉備真的難走到今天的位置,本來居無定所的劉備因為諸葛亮才有了一塊又一塊屬於自己的領土,諸葛亮的功勞甚大,大到即使當皇帝也不無不可。

其三,也是大多人都認同的,這是對諸葛亮的試探。當時蜀國的集威望和權力於一身的沒有幾個人了,張飛、關羽早逝,劉備也將逝去,諸葛亮的權利和能力都不是劉禪能匹敵的。無論一個人多麼得善良仁慈,作為一個古代人來講,維護祖業是一種責任,西蜀就是他劉家的祖業,他當然要為子孫鋪好路,要知道家天下的統治方式對於他們來說是無比正確的。其實如果是曹操遇到這種情況,諸葛亮絕對會被他殺掉,而劉備終歸還是仁義些。

諸葛亮對蜀漢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劉備臨死並不放心他!

諸葛亮為人小心謹慎,自然不會因為這種話而心懷不軌,反而更加誠惶誠恐。而或許是相信諸葛亮的人品或者接下來的蜀國還要仰仗他出力。劉備轉身便對趙雲說話,而他對趙雲說的話正好印證了讓位給諸葛亮絕對是不可能的。

諸葛亮對蜀漢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劉備臨死並不放心他!

他和趙雲先回憶了以往共同經歷的歲月,以情動人,趙雲也是成功被感動,然後劉備對趙雲說照顧好他的後代。照顧好的意思自然是保護劉禪的皇位了,這句話其實也是對諸葛亮說的,他讓諸葛亮知道,趙雲是會忠心護主的,諸葛亮還是別有那份心思了。

諸葛亮對蜀漢王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劉備臨死並不放心他!

其實諸葛亮的處境和司馬懿極像,都是功高蓋主,把握朝政,但諸葛亮能控制的住自己的心,沒有多餘的慾望,所以作為一代忠臣名流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