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這3人撐起國人的一片天,單這一位就身價1008億

眾所周知,民以食為天,人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吃飯。而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如何讓十幾億人口全部吃上飯,填飽肚子一度成為我國的一大難題。而這三人硬是撐起了百姓的一片天,他們一個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一個是“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另外一個是“中國小麥邊緣雜交之父”他們將我國幾大糧食作物“高產”的夢想從不可能生生做成了現實。他們是國家功不可沒的功臣,但是看了這位的“豪車”,不禁讓人心酸。

民以食為天,這3人撐起國人的一片天,單這一位就身價1008億​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

李登海是農民發明家,被稱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他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齊名,共享“南袁北李”的美譽。30多年間,先後選育玉米高產新品種80多個,6次開創和刷新了中國夏玉米的高產紀錄。他主持選育的“掖單”系列玉米新品種,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他又育成“登海”系列玉米新品種,成為中國跨世紀的主推品種。登海9號玉米新品種,具有優質、高產、多抗的突出特點,為保障中國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登海9號具有較高的澱粉含量,也受到了乙醇汽油生產企業的青睞,為保障中國能源安全也提供了有力的品種支撐。

民以食為天,這3人撐起國人的一片天,單這一位就身價1008億​中國小麥邊緣雜交之父

李振聲,山東淄博人,遺傳學家,中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有“當代后稷”和“中國小麥遠緣雜交之父”之稱。2006年獲國家最高科技獎。李振聲主要是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他系統研究了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併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將偃麥草的耐旱、耐乾熱風、抗多種小麥病害的優良基因轉移到小麥中,育成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

民以食為天,這3人撐起國人的一片天,單這一位就身價1008億​雜交水稻之父

袁老的名聲很多人都是從小就聽說過的,他是江西九江人,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 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2017年9月,袁隆平更是宣佈一項剔除水稻中重金屬鎘的新成果。1998年,許多媒體爭相報道一條新聞,當時我國最大一宗無形資產評估價值額項目----“袁隆平”名字品牌價值為1008.9億元。

民以食為天,這3人撐起國人的一片天,單這一位就身價1008億

歡迎各位小夥伴在下方留言討論,想要了解某方面歷史也請留言,小七定會一一拜讀,想要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小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