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是誰在“導演”A股這場“大戲”?散戶不做“群演”

那麼今天我要說的是,第一,A股很坑人,你可以不漲,但是你不該再跌了。既然有了政策的呵護,無論能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市場都應該多少給點面子。哪怕是不漲,也不該再跌了吧?築底橫盤總可以吧?也算是市場給出了正面的解讀。當然,我們分析“降準”等政策的實質,確實對A股的影響有限,也有人在故意誤導大家,但稍微緩解一下市場危機,這些條件還是足夠應該能起到作用的。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第二,國家隊不在了。過去我們都在關鍵時刻期待並且能夠看到國家隊出現,無論是護盤還是託抬股市,這股力量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現在我們看到,下跌最嚴重的就是權重股。無論是銀行、保險、券商還是鋼鐵股,只要大盤股都在下跌之列。而創業板的走強是絕對支撐不起市場這麼體量的,那指數就只有下跌。

而權重股砸盤是誰在砸?誰又能接得住這麼大的動作?恐怕也只有國家隊自己。總之不管目的如何,還是要做資金換手調整,我們也能理解大盤權重股拉動有太大的難度,但是在不能平衡的情況下就做如此動作,最終受傷的恐怕只能是我們普通投資者了。

第三,A股這場大戲到底是誰在導演?誰是主角?過去我們散戶也就是群演,還總演死人。這回不用演了,是真“死”了。我們現在就應該做個觀眾,看看到底導演是誰?主演是誰?大結局如何?還會不會有續集?總之,當觀眾雖然沒有收益,但至少也沒有損失,還能好好的“活著”,不做演員夢就對了。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最後,我要再說兩點:第一,我們散戶不要氣餒。對我們普通散戶而言,我們不能改變市場格局,但我們可以有效應對,過去一直以來輕倉或者輕倉現在看就是最好的效果,哪怕現在小做一點抄底動作也不為過,只要倉位輕,子彈足,機會就還是留給我們的。但也有重倉的投資者,不要慌,既然不能做什麼,就什麼都不做,做多不能,做空更不對時機。所以我們還是要堅強,要穩住心態,相信市場總有一天會有轉機。堅持住,我們就會等來光明。

第二,希望管理層出臺更加有效的措施。不僅是救市,更要造市,要完善市場,漲的時候管,跌的時候更要管。不能漲的時候總出來說話,跌的時候人就不見了,說法還是要有的,我相信大家也是能夠理解的,大家最不能接受的其實就是不作為。誰的責任誰就要承擔,該約談就要約談,該下命令就要下命令。管理層應該是服務大眾的,只要有服務意識,我們就會為你鼓掌。願我們的股市能有一個祥和、公平、欣欣向榮的完美景象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

A股2800點重要關口將全面失守,是誰在導演這場“大戲”?

2016年1月27日,滬市創出2638.30調整新低,這也是2015年槓桿牛市見頂以來的調整新低點。然而,對於這一調整低點,已經較5178高點下跌49%左右的空間。言下之意,自2015年6月之後,A股市場僅僅經歷了半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近50%的累計最大跌幅。

然而,時隔兩年半的時間,A股市場又一次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且有逐漸接近2800點的趨勢。但,時至目前,雖然市場仍未出現有效企穩的跡象,但市場的多項指標已經發生了不少本質性的變化影響。甚至,目前已有大半個股的股票價格已經跌破了2638調整低點的水平,更有甚者,其價格水平已經跌破了1849點的位置。

由此可見,在當前多數個股創出調整新低的背景下,而市場指數反而並未失守2800點的位置,實際上也說明了市場指數有逐漸失真的意味。確實,縱觀當下A股市場上市公司的價格表現,依舊離不開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運行格局,在多數個股價格跌破2638低點的同時,卻有部分白馬藍籌股的價格水平仍處於歷史高位水平附近,兩極分化局面非常明顯。

時至目前,滬深主板市場的平均估值已經回落至前期的低估值狀態,滬市主板平均市盈率更是接近14倍的水平,與港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相比,兩者之間的差距似乎有逐漸縮減的趨勢。與此同時,對於A股市場破淨股情況,已經創出了近年來的破淨股數量新高,甚至有超越08年極端熊市的破淨股數量水平。

從目前的市場運行狀態分析,多項市場指標似乎有逐漸步入歷史低估值的狀態水平,而站在當下的市場環境分析,只要經濟基本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沒有發生實質性惡化的問題,那麼市場估值壓得越低,反而越容易突出股票市場的估值優勢。

即使當前股票市場已經跌至2800多點的位置水平,但從政策環境下,似乎仍未顯示出明確性、有針對性的救市信號。其中,以IPO發行節奏來看,依舊維繫一週一批次的IPO發行速度,但從單批次的IPO募資規模來看,有重返至個位數的募資規模水平。至於金融市場的去槓桿動作,似乎有逐漸往多領域的方向延續去槓桿的趨勢,而資金端、資產端乃至其餘領域的去槓桿化舉動,也給了資本市場不少的不確定風險。

或許,對於目前的A股市場來看,依舊未能夠走出股市築底的謎局,而熊市築底週期以及調整幅度仍存一定的未知數。此外,對於創業板市場,則又一次創出了15年下半年以來調整行情的新低點,而創業板市場平均市盈率也於近年來首次跌破40倍的水平,與納斯達克指數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有逐漸接近的趨勢。

假如A股市場重回2638點,或許市場會存在兩種可能性,其中的一種可能性,是股市完成最後加速下行的過程,而這一次加速探底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底部,與2013年6月下旬錢荒風波下的股市急跌表現類似。至於另一種可能,則是不少超跌股票率先企穩,而之前市場的強勢股加速補跌,由此導致市場指數加速下行的表現,但此時可能會存在個股明顯分化的可能性。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A股市場再度重返2638點,那麼整個市場的平均估值以及破淨率水平將會創造出一個新的運行狀態,而一旦股票市場的估值狀態被大幅壓低,這或許給中長期投資者帶來了一個比較良好的抄底機會。

在股市重融資升溫、金融市場延續去槓桿化的背景下,往往會加劇股票市場的波動風險。假如A股市場再一次重回2638點,這確實是一個比較難得的中長期抄底佈局機會,但對不少人來說,卻談不上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於當前的政策環境對高槓杆工具的厭惡感較強,在股市缺乏新增流動性補充的前提下,槓桿工具的熄火,卻大大減弱了槓桿資金對股市的撬動影響;另一方面則在於熊市築底以及金融市場去槓桿往往會是一個比較煎熬與漫長的過程,即使市場估值足夠低、市場指數足夠便宜,但距離下一輪牛市啟動恐怕仍有較長的等待時間。

此外,在股市不斷擴容的背景下,加上股市長期以存量資金作為主導的大環境,個股分化加劇也是在所難免。換言之,即使未來市場有重返3000點乃至3500點以上的可能,但手持的股票可能會遠遠跑輸同期的市場指數。由此可見,即使股市重回2638點,可能會是一個比較安全的中長期戰略投資機會,但投資策略不正確,往往還是很難享受到後續市場回升的成果,而在股市估值與價格得以大幅壓低之際,或許改寫人生財富命運的機會還是留給了有準備的人、留給有足夠耐心的人,但這類群體的實際佔比卻非常低。


股市暴跌,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今年是2015年股災風波爆發三週年的重要時間點、然而,三年前的中國股市,曾經上演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去槓桿化、去泡沫化過程,期間市場還上演了暴漲暴跌的走勢,千股漲停、千股跌停乃至千股停牌似乎也成為了當時市場的常態化現象。

然而,時隔三年時間,在A股市場熊市行情運行三週年之際,今年6月19日A股市場再度演繹千股跌停的走勢,而滬市還一度跌破2900點,創出了2871.35低點。至於深市市場,更是創出了9336.70新低點,盤中跌幅超過了5%。

經過了端午節後的第一輪暴跌走勢之後,A股市場的多項指標均再度刷新了新的紀錄水平。

其中,滬深兩市破淨股數量迅速飆升,並一度達到200家以上的水平。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6月19日收盤,滬深兩市破淨股數量為209家,這一破淨數量已經創出了歷年來熊市破淨股數量的高峰數值,而前一輪最為極端的暴跌行情,A股市場的破淨股數量為214家左右。

再者,滬深兩市平均市盈率驟減。截至6月19日,上證指數平均市盈率降至14.31倍;深市平均市盈率降至24.93倍,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降至17.42倍。至於中小板與創業板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則分別跌破了30倍以及40倍的水平。

此外,市場中絕大多數的股票價格已經創出了2638低點時所對應的價格新低,甚至創出了歷史新低水平,市場去泡沫化的過程驟然提速。

對於619股市暴跌,引發市場恐慌性暴跌的因素不少,包括高速IPO發行模式、外部不明朗因素壓力等,但核心所在,莫過於以下兩點。

其中,這些年來上市公司“無股不押”的問題愈發明顯,而這一輪暴跌走勢,也是對A股上市公司“無股不押”壓力的集中引爆。


贏家,就是多想半步的人

猶太人有這樣一個習俗:在孩子小的時候,母親就會把“聖經”翻開,在上面滴上蜂蜜,讓孩子去舔。

猶太人的孩子幾乎都要回答母親同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突然起火,你會帶什麼東西逃跑?”如果孩子回答是錢或鑽石,那麼母親會進一步問:“有一種無形,無色也無氣味的寶貝,你知道是什麼嗎“要是孩子答不出來,母親就會說:“孩子,你應帶走的不是別的,而是這個寶貝,這個寶貝就是智慧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你只要活著,智慧就永遠跟隨著你。”

猶太人的商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窮,也要站在富人圈裡。”

窮人讚羨富人積累財富的結果,卻忽略了富人通達財路的智慧。

每個人都有一個生活的環境,環境和命運之間多數時候是互為因果的。窮人大多生活在窮人中間,久而久之,心態成了窮人的心態,思維成了窮人的思維,做出來的事也就是窮人的模式。

一個生活在窮人堆中的窮人,要想成為富人,很多時候必須和自己這個階層說拜拜。這絕不是背叛,而是一種自我改造。

由窮到富的轉變是大多數人憧憬的,但沒有致富的思想和手段,富有殷實只能是聊以自慰的幻想。

窮人只有站在富人圈裡,汲取他們致富的思想,比肩他們成功的狀態,才能真正實現致富的目標。

所謂命運的圈子定律,就是要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要按不同的貧富貴賤劃定人類的不同圈子。富人有富人的圈子,窮人有窮人的圈子,有貴族圈子就有平民圈子,三六九等無窮無盡,並且往往按圈子獲得不同的恩惠。

因此,你想富貴,就要想辦法與富貴之人接觸交往,以便有機會進入他們的圈子裡;你本來在富貴的圈子裡,而整日與雞鳴狗盜者混在一起,放蕩不羈,就會使你散盡祖業,一貧如洗,落入貧窮的圈子。

不僅命運按圈子施報,而且生靈均按此行道。

從我們生活的圈子來看,如第一圈是你,第二圈是親,第三圈是兄,第四圈是鄰,第五圈本地人,第六圈本省人,第七圈本國人,第八圈人類,第九圈哺乳類,第十圈動物類......人一般以自我為中心,當自我被侵害時,也會六親不認;當鄰里欺負兄弟,又會先站在兄弟這邊;當外地人欺負本鄉人,你會站在本鄉這邊;當其他動物欺負人類,你又會站在人類這邊,不管他們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

例如你觀看足球比賽,中國隊與日本隊踢球,你是中國人就會為中國隊喝彩;而當日本隊與美國隊比賽,你同日本隊都屬於亞洲人,又可能會為日本隊助威。

狼群之間為爭食會打鬥,一旦整個狼群受到老虎威脅時,又會群起攻之。可見圈子定律在大自然中的神聖不可侵犯。

因此,當你進入富人的圈子,在你與這個圈子之外其他人發生爭執時,你現在的富人圈子會在冥冥之中資助你,因你和他們是一個圈子的人了求。財者與富人多交,升遷者與官相隨,嫖者與妓相伴,盜者與賊為友,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為什麼?因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賢者明,近良者德,近愚者暗,近小人者也必為小人。‘孟母三遷’,擇鄰而居,可見其理解相當深刻。

在股市中必須學會進入富人,主力的圈子,如何進入,必須學會早於別人半步早於別人一步,因為你來自圈子之外,會被拒之圈外;如與別人同步,蜂擁而上,圈子也不會對外開啟。就像在大劇場裡看了一場非常好的戲之後,要想快速地順利離開劇場,必須在精彩演出快要結束時,你就起身先退場,這樣才能避免結束時退場的麻煩。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老師讓每個學生從0〜100中任選一個數字,然後老師進行彙總並取出平均數。誰選的數字最接近全體平均數的1/2,誰就會成為贏家。一般情況,從0〜100中隨機選取若干個數,其平均值最接近50,那麼其1/2就是25,因而一般同學會選擇25.如果再多想一步,假如每個同學都這麼想,也就是說每個同學都照著25去選,那麼平均數就是25,而其1/2是12或13,所以,聰明些的人就會選擇12或13。

但是,更聰明的人又會想,如果大多數人都想到了上面的邏輯並選擇12或13,而選擇6或7的贏面也許就很大了。

當然,還有更為聰明的人。一個人如果按照上述的邏輯推理下去,認為最終所有同學都會選擇0,這最後的答案就是0。

那麼,誰是贏家?答案揭曉了,老師認為選擇0的學生是最聰明的,但贏家卻不是他們。因為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12或13中,只有少數幾個選擇6或7的學生獲得了最後勝利,成為贏家。最終獲勝的,是比群體中大多數人多想了半步的人,而比別人多想了若干步的學生卻沒有贏得比賽。因此,太聰明也不行。

在股票交易中,也是這樣。一隻股票你介入過早,主力資金就會發現散戶與自己的想法竟然一致,因此他不會讓大家與此同步,可能一段時間後才上漲。此時主力資金也不會現在拉昇,這樣你就會因為別的股票猛漲,從而亂了方寸。介入過遲,又會在大幅拉昇時錯過賺錢機會,所以最好是在剛好啟動之時介入當然。掌握這種時機還需要過硬的本領。但是,無論買入或賣出,必須對主力投資者的動向進行預測。

例如,若從100名參賽者中選出最漂亮的5名女孩,若你選的結果與最後得票結果一致,可獲得高額獎勵。這時,你一定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審美眼光去選擇,如果那樣做的話,往往你的選擇與結果完全不一致。

為了勝出,必須預測出絕大多數人眼中的美女標準。也就是對他人的預測結果進行預測。因此,無論選擇什麼板塊或什麼股票,必須是下一步的炒作熱點,也就是近一年,最多近兩年發展較快的行業。你若研究選擇幾年後的事情,我想大多數人不會認可。無論股票價值怎麼樣,有多好,得不到主流資金認可的股票就不是好股票。


投資者應學會主動解套

在股市當中,一旦被套記得千萬不可讓魯莽戰勝了理智,不應破罐子破摔,要試著學會去主動接,首先保持鎮靜,接下來多種解套技巧供投資者參考學習 。

1.向上差價法:有個前題必須判斷出其後市是向上的,首先在低點先買入股票,等到你反彈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基本上就到了短線的高點,如此以來再去賣出,如此的幾次往返操作就能起到降低成本,完成解套的作用。

2.向下差價法;同樣有個向下的前提,與上述方法大同小異。只不過其是在高點賣出以後多了一步,帶高點下跌一段之後再去買回,往返幾次操作同樣能夠達到解套的目的。

3.單日T+0法,由於股價在每天都會有起伏波動,所以來書可以抓住這些波動來做文章。

4.換股法: 當覺得自己的股票被套的很死,沒有絲毫機會的時候,就要去選擇一隻與該股票相類似的且有機會上漲的股票來做交 換,也就是說讓後面買入的股票上漲後的利潤與之前套牢的虧損相互抵消。

5.降低均價法:同樣是有個前提,此法在操作之前需要有大量的閒置資金;該股每跌一段就加倍的買入統一制股票,從而降低分攤平均的價格,如此以來的話,這樣的股票或是出現一個反彈上漲的話就能解套出局,此法也可以稱之為金字塔法。

6.半倉滾動操作法:其方法類似於向下差價法,向上差價法以及單日的T+0法,但需要記住的是應該半倉進出而並非全倉,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偶有效的防治出錯進退。


在投機市場,最重要、最容易被人忽視、最難以真正做到的是“交易紀律”。

為什麼“交易紀律”最重要?因為,“交易紀律”是在市場生存的基礎保證:對於交易員,“交易紀律”就象汽車的剎車、飛行員的降落傘、海輪的救生艇,關鍵的時刻能夠使你控制風險並保住性命;對於交易員,“交易紀律”還是真實的監管者,使你嚴格執行自己的交易計劃,不至於被盤中眼花繚亂的“日間雜波”所迷惑而情緒性地進行交易。

為什麼“交易紀律”最容易被人忽視?這是由於價差收入取得的表面特徵使人們產生的心理誤區所致:價差收入取得的前提是頭寸方向和價格趨勢變化的一致性,於是,人們當然認為對未來價格趨勢的預測是交易中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環節。

人們也就自然地將絕大部分甚至全部注意力放在對未來價格趨勢的預測上,殊不知,預測本質上只能是一種概率的遊戲,優秀的預測確實可以大大提高勝算,但我也確實見過十次交易九次預測正確卻最終虧損的交易者,其虧損原因就在於沒有“交易紀律”對虧損的那筆交易進行風險控制。

為什麼“交易紀律”最難以真正做到?因為,“交易紀律”常常是和人性相矛盾的:追求個人主觀意願、依個人情感行事而不願意有所束縛是人性使然;潛意識中認為自己個人機巧的作用可以做別人做不了的事、可以做對別人是紀律的事或者對自己的交易行為總是心存僥倖等本質上的自大心理也是人之常情;

做事情只考慮好的一面,對不利的一面本能地不願意承認、不願意考察的“駝鳥心理”也確實能夠使人獲得心理愉悅或心理麻醉;市場短線波動的一些隨機性特徵使“交易紀律”的執行似乎失去一些“市場機會”的表面現象也確實足以使人迷惑甚至“後悔”,殊不知,“交易紀律”才是交易員最重要的法寶。

一個缺乏基本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的民族一定是一個沒有凝聚力、沒有戰鬥力、一盤散沙的民族;一個紀律約束甚少的公司一定是一個內部管理水平低下、無法持續贏利的公司;一個對基本的“戒律”都無法遵守的修行人,也肯定無緣體驗到“定”的快樂和“慧”的歡欣;一個忽視“交易紀律”、不能很好遵守“交易紀律”的交易者,則一定不能持續穩定地在市場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