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泰山精神

何為泰山精神

泰山精神是以泰山為載體的山嶽文化精神,它是在悠久的文化積澱中形成並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季羨林先生曾稱讚其為“國之魂魄,民之肝膽”,這又把泰山精神上升到另外一個境界,即中華民族的精神。沒錯,自從有了人類,泰山就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人們的內心,從遠古崇拜到封禪大典,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賦予了泰山無比的榮耀與輝煌,而泰山也已它獨有的精神內涵不斷影響著整個華夏文明。可以說,泰山既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是華夏精神的標杆。

何為泰山精神

泰山高大雄偉,氣吞山河,拔地通天,七千級盤道逶迤直達岱頂。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封禪泰山。漢武帝八登泰山,發出一連串感嘆:“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明太祖朱元璋謂泰山:“泰山根盤齊魯兮,不知其千百里;泰山高聳入雲兮,不知幾千萬仞”。

何為泰山精神

聖人孔子曾說“登泰山而小天下”,詩聖杜甫也曾感慨“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泰山已其特有的魅力與博大的胸懷,征服了芸芸眾生,另外古人所謂“泰山多松亦多石耳”,“松石為骨”是泰山的一大特點。“松柏為百木長”,泰山松柏有著傲視風雪的

倔犟性格,這些都展示出了中華民族一直傳承的傲氣與傲骨和不辱名節的品質,所以炎黃子孫身上的那股不屈服的人格的形成與泰山息息相關。

何為泰山精神

中華民族的優秀精神,諸如“勇往直前”“艱苦奮鬥”“堅韌不拔”在泰山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很多人都強調泰山的攀登精神,其實攀登精神的本質不就是培養了人們不怕吃苦、堅忍不拔的品質嗎,所以說,在對泰山的一次又一次的攀登當中,我們日益形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這些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

司馬遷曾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毛澤東主席在其著名的《為人民服務》一文中作了更為深刻的闡釋:“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還有一句常掛在我們嘴邊的話“責任重於泰山”,這些都是引用泰山來展示中華兒女的責任感,凸顯了泰山人敢於承擔責任,願意承擔責任的那種頂天立地的擔當精神。最為傳神的就是泰山石敢當的傳說,泰山石敢當不僅有鎮宅辟邪、穩如泰山、時來運轉之意,更重要的是它的擔當精神對人們的影響和塑造無比深遠。

何為泰山精神

“天人合一”是泰山文化的重要標誌,其不但融合了儒釋道三教,形成了三教合一,和而不同之勢,而後又吸納了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異域教派,充分體現了泰山“山不拒細壤,方能成其高”的包容精神。民國邱山寧之《泰山贊》詩,尤為體現這一意旨:“泰山何其雄,萬物都包容。泰山何其大,萬象都歸納。泰山何尊嚴,萬有都包含。一切宇宙事,都作如是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君子和而不同”這些都是華夏子孫尊奉的至理名言,充分展現了泰山人的包容氣概。

何為泰山精神

從古到今,我們一直有太陽崇拜的情結,而泰山最接近東方,也是自西向東的路上最後,最高的一座山,泰山主東,萬物初始,發生之地,天地交泰,陰陽交合,山海仰天!而日出也在東方,從海上升起,所以泰山崇拜和太陽崇拜有直接的關係,而登山即登天,所以捧日敬天成為了我們泰山人自古以來的一種堅實的信仰。

何為泰山精神

“泰”又有“安”之意,自古以來泰山更是國家穩定安寧的象徵,成為體現“國泰民安”這一民族價值觀念的最佳載體。泰山之下所置州府,均循此意而命名為“泰安”,泰山極頂也由此點而得名“太平”。我們對泰山的敬仰最後昇華到祈福中華,國泰民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美好祝願。

何為泰山精神

易經王楷

泰山精神——中華民族之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