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家姓|姜氏

中國百家姓|姜氏

姓氏源流

源流一

炎帝神農氏。《說文》曰:“神農居姜水,因以為氏。” 傳說中的炎帝,即神農氏,相傳為中國歷史上最遠古的“三皇”之一。因炎帝生於姜水(今陝西岐山縣),故以姜為氏。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發源地。姜姓始自炎帝。

源流二

出自桓氏改姓。據《通志·氏族略》所載:“亙庭昌唐上元中準制改為姜氏。”唐代上元時有桓姓者改為姜姓。

源流三

出自其他民族改姓。據《宋書·吐谷渾傳》所載,宋時有羌人改姜姓;另有清滿八旗姜佳氏改為姜姓;除此以外,今滿族、侗族、瑤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俄羅斯族、朝鮮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炎帝

中國百家姓|姜氏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又號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炎帝生於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裔孫姜子牙周初封於齊,到戰國中期,為田氏所滅,子孫分散,有以國名為氏是齊氏,或以姓為氏是姜氏。姜姓的歷史在5000年以上,作為氏則始於齊國滅亡之後,至少也有2300年。

相傳炎帝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中國百家姓|姜氏

郡望

主要有:天水郡、廣漢郡。

中國百家姓|姜氏

堂號

天水堂:湘陰姜氏【始祖:(後周)姜松年; 先祖:姜應麟】、福建漳州姜世良公後裔、廣東、香港、臺灣等地姜姓。

稼檣堂:湖北、四川、福建。

渭水堂:江蘇沭陽、福建。山東郯城姜姓【始遷祖伯六,明洪武三年奉詔自姑蘇遷徙】、合肥姜氏【始遷祖永貴,明洪武初自句容遷合肥東鄉浮槎山】。

渭濱堂:浙江淳安官川姜氏族。

孝友堂:江西九江瑞昌市井泉莊,為漢姜肱、季江、伯淮三兄弟孝友傳世,大被流芳。

孝思堂:福建石獅市姜厝姜姓,如今135戶,男丁300餘人。

敬勝堂:浙江餘姚、江西南昌。

敬德堂:浙江象山。

三孝堂:湖南。

森蔭堂:湖南寧鄉。

雲磬堂:湖南長沙【明嘉靖三十年崖山公】、寧鄉【始遷祖:[後唐]姜德厚】。

瀚靜堂:河北 始遷祖浩,清道光間自河北鹽山縣姜家莊遷天津大沽口。

渭璜堂:安徽安慶地區和湖北黃梅地區。

寶璜堂:湖北湖北漢陽、打虎莊16莊。

崇本堂:浙江鄞縣姚江姜氏、鄞東梅墟姜氏、浙江慈溪 慈東青林姜氏。

經草堂:東禪來經草堂,浙江黃岩,黃城姜氏。

松柏堂:安徽桐城。

餘慶堂:(餘慶堂)安徽桐城皖桐姜氏,江蘇丹陽滕村。龍砂支脈:餘慶堂分支,江蘇江陰。

敦本堂:江西南昌城塘姜氏、江西婺源姜氏、安徽池州姜氏。

敦睦堂:山東萊陽姜氏。

孰樂堂:湖南寧鄉。

敦倫堂:湖南邵回。

瀚靜堂:始遷祖:(清)姜浩 清道光間自河北鹽山縣姜家莊遷天津大沽口。

致遠堂:昌邑姜氏。

享典堂(惇典堂):浙江金華姜氏。

貽安堂:凰林姜氏。

聚儀堂:浙江省龍泉市城北鄉,字輩“洪、昌、乾”。

東海堂:山東。

仁德堂 : 山東煙臺福山肖家溝,始遷祖姜苛。

忠儀堂:山東。

貴三堂:清朝年間,姜洪令、姜申令、姜玉令帶領姜貴春、姜貴林、姜貴芝,在遼寧莊河縣鼓山溝,開辦的以抬錢生意為主。後因槍支官司和經營不善而關閉。

善慶堂:開陽姜氏。

養拙堂:山東嶧縣姜氏 始祖姜壘於清乾隆年間由滕縣遷入 700人 (現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西集鎮,堂號系清咸豐帝所賜)。

璜瑛堂:

湖北棗陽,明代從江西遷移到棗陽。

峝支堂:山東海陽,始遷祖:[元]姜朝陽,字桐臣,元時自海陽豬灣村遷居同邑槐樹底。

壽世堂:浙江江山文溪姜氏,始遷祖:[宋]姜嶼; 先祖:[宋]姜璿。以及潭源姜氏、嘉湖姜氏

飛熊堂:先祖:姜東道; 先祖:姜東述; 先祖:姜東遐。

敘倫堂:浙江蘭溪澤口姜氏,始祖:(明)姜文二。

樂顏堂:延令姜氏【始祖英四,原籍江西南昌之沙湖,明嘉靖時,其子真九[明]、先三[明],遷居當塗洪山,真九之子後歸南昌,先三子孫落籍當塗,清初,其後裔再徙泰興】。

追遠堂:江蘇武進西林姜氏【始遷祖宗揚,譜稱明永樂初自瀨水(或云云陽)遷武進西林】。

魯文盛堂:湖南嶽陽巴陵姜姓【始祖松年,北宋初人。始遷祖十三世孫時升,宋嘉定間由江西分寧縣陂山遷巴陵一都梅田】。

其餘還有:敬義堂、寅清堂、表海堂、敬睦堂、森陽堂、龍泰堂、獲勝堂等。

姜氏名人

姜尚

中國百家姓|姜氏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亦作姜尚,中國著名歷史人物,商末周初人。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武官名),稱“太公望”,俗稱太公,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姜維

中國百家姓|姜氏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裡任命為中郎。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闢姜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諸葛亮給蔣琬寫信,稱姜維是涼州上士,有膽略,並讓姜維統領五六千虎步軍。後遷升姜維為中監軍徵西將軍。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遺命姜維次於魏延斷後。回到成都後,姜維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

姜夔

中國百家姓|姜氏

姜夔(kuí) (1154-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省鄱陽縣)人。南宋文學家、音樂家。

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姜夔對詩詞、散文、書法、音樂,無不精善,是繼蘇軾之後又一難得的藝術全才。姜夔詞題材廣泛,有感時、抒懷、詠物、戀情、寫景、記遊、節序、交遊、酬贈等。他在詞中抒發了自己雖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國的感時傷世的思想,描寫了自己漂泊的羈旅生活,抒發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場失意的苦悶心情,以及超凡脫俗、飄然不群,有如孤雲野鶴般的個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馬塍。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續書譜》《絳帖平》等書傳世。

姜宸英

中國百家姓|姜氏

姜宸英(1628-1699),明末清初書法家、史學家,與朱彝尊、嚴繩孫並稱“江南三布衣”。字西溟,號湛園,又號葦間,浙江慈溪人。明末諸生,康熙十九年以布衣薦入明史館任纂修官,分撰刑法志,記述明三百年間詔獄、廷杖、立枷、東西廠衛之害。又從徐乾學在洞庭山修《大清一統志》。在京因得罪大學士明珠受冷遇。康熙三十六年70歲始成進士,以殿試第三名授翰林院編修。越兩年為順天鄉試副考官,因主考官舞弊,被連累下獄死。著有《湛園集》、《葦間集》、《海防總論》。

姜聖階

中國百家姓|姜氏

姜聖階(1915—1992),中國化工、核能專家,生於1915年11月14日,黑龍江省林甸縣人。1947年就讀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獲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經民族工業先驅侯德榜舉薦,姜聖階就任當時中國最大的化肥廠——永利寧廠的副廠長兼總工程師。為大力發展化肥工業,姜聖階領導、組織了永利寧廠的擴建和技術改造工作。通過對合成塔芯結構改造,改用自行研製的高效氨合成催化劑,將合成氨的日產量由39噸提高到了400噸。後來,他又根據國情,設計並試製成功了中國第一臺壓強為每平方釐米320公斤的高壓容器,取得了設備製造工業技術上的重大突破。這對促進我國化肥工業、有機合成化學工業和煉油工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為此,周恩來親自簽發了賀電和獎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