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建议:看懂成绩分段表即可

其实高考填报志愿,最重要的核心不是考生考了好多分数,最重要的是考生在全省的排名,只有了解了排名,填报志愿的时才不会胡乱猜测上线人数,避免瞎猜报考。那么,到底要如何运用自己的排名呢?此时,看懂分段表就成了填报志愿的重中之重。

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建议:看懂成绩分段表即可

一、什么是分段表?

所谓“分段表”,是以“1分”为单位,统计获得该分数的考生人数和累计人数。文理科分开排名,每一个分数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通过这个表,考生不仅知道各批次的分数线,同时还能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以及同分段考生的数量,更有利于考生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招生办发布的“分段表”的分数是包含了加分的,假如符合加分政策的某省优秀学生加10分,也会体现在“分段表”中,考生不必担心是否有成绩在自己后面的考生,通过加分后超越自己的。

二、如何运用分段表?

知道了“分段表”是什么后,怎样有效利用它来指导考生填报志愿呢?运用的好,好大学就近在眼前,不会用,可能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

1、在“分段表”中找准位置

填报志愿最关键的第一步,是在“分段表”中查找与自己成绩相对应的分数排名,以及这一位次的成绩共有多少考生,以此来确定个人成绩在全省的位置。

同时,查一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在往年的录取线是多少,该院校的录取线在当年“一分一段表”中的位置,再查一下该院校在当年的招生人数,参照今年的招生计划人数,综合判断自己今年的位置是否能够被目标院校录取。

通过分段表,考生可以查到自己的高考成绩在今年全省考生中的排名,并大致了解到自己的“竞争”对手有多少。无论与去年相比高考批次线波动是否明显,考生都不能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应充分利用“分段表”,以成绩排名作为填报参考。

2、分析填报梯度

考生要看该批次招多少人,自己处于哪个层次。如果成绩所在的某一分数段上其他考生过于集中,那么在填报志愿时就应注意保持各院校、各专业的志愿填报梯度。每所院校都要根据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划定不同的提档分数线,还有不同分值的专业级差,填报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所以,在平行志愿填报时,需要注意6个志愿之间的梯度,可以参照“冲、稳、保”的策略来选择学校,合理确定各志愿高校之间的梯度。

3、看高校近三年的录取

对比一下近三年来的“一分一段”表,看看所想要填报的大学连续三四年的校线在哪个段位(即高出所在批次多少分),若自己的分数比至少两年的段位高,那报考该校把握较大。

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建议:看懂成绩分段表即可

比如:

(1)利用上年段表资料进行分析

(2)利用当年段表和往年资料进行分析

4、多渠道了解其他考生填报意向

尽量多通过高校招办、老师、同学了解其他考生志愿填报意向。如果同一个分数段里出现了考生扎堆的现象,就要更加谨慎填报。

目前,有许多其它IT培训学校也陆续开设了职业培训课程,但北大青鸟作为IT职业教育行业的领跑者,职业培训课程独有特色:有独立的职业技术培训课程、也有覆盖整个教学过程的专业职业辅导。通过学习这两方面的能力,北大青鸟贵州大数据学院的学员都能成为“实用技术+高综合素质”的IT人才,因此很多学员还没毕业就已经和企业签定了就业协议,一毕业就直接工作,没有空白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