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旅游天堂——喀拉拉邦

印度旅游天堂——喀拉拉邦

两千年多年来,喀拉拉邦作为印度最多元化的地区,一直以来,以其充满活力的风景、多样的菜肴以及迷人的文化风情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

印度旅游天堂——喀拉拉邦

喀拉拉邦是颜色的颂歌:各种各样的绿茶、彩色的胡椒和豆蔻树、火红的脸庞和鱼咖喱、钴蓝的大海、银色的回水和金色的海滩,所有的颜色在这里激情碰撞,迸发出属于喀拉拉的独特韵味~

印度旅游天堂——喀拉拉邦

以喀拉拉为代表的西南部是外国了解印度的非常重要的窗口。喀拉拉邦夹在阿拉伯海和西高止山之间,是达伽马当年登陆印度的地方。之后,中国明朝的航海家、探险家郑和曾经率领他的舰队对古里(卡利卡特)、柯枝(科钦)、小葛兰(奎隆)、甘巴里(科摩林角)、加异勒等古代印度国家进行了多次访问,

通过喀拉拉,将古代中国的丝绸、瓷器和科技传播到西方。

印度旅游天堂——喀拉拉邦

除此之外,喀拉拉还是荷兰和英国角力控制的主要据点。最先来到喀拉拉的是葡萄牙人,之后,荷兰人、法国人、英国人接踵而至,并为印度香料买卖的庞大利益大打出手,掀起了著名的“黑胡椒战争”,开始了在整个东南亚长达450年的殖民历史。

印度旅游天堂——喀拉拉邦

自印度香料贸易的时代起,喀拉拉邦的传奇生活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从科钦到库塔纳德,一直到绵延900公里长的湖泊和运河,村民们一直在河边的石头上洗鲜艳的纱丽,小孩子们用棕榈制成“炮弹”扔进棕黄色的水里,“船屋”也一直保存至今~~

印度旅游天堂——喀拉拉邦

kettuvallam是喀拉拉邦的标志。几千年前,为了运输工人、大米和香料,印度人建造了长达30米的船只。如今,典雅的船屋受到家庭旅行度假的大力欢迎,每年吸引大批游人。

二十世纪初,印度总督Lord Curzon将喀拉拉称之为“东方的威尼斯”,到了喀拉拉你就会知道为什么!喀拉拉邦被泻湖与运河横穿,这些河流的流量都不大,在很多地方与海岸线平行,最近的地方不过相隔三五米,构成河水、海水隔沙丘相望的奇特景象。季风到来时,海水涨潮,便会越过堤岸,注入河中。而雨水过后,河水暴涨时,又会“反攻”,奔海而去。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形成了独特的“回水”景观。

印度旅游天堂——喀拉拉邦

回水以阿勒皮地区的回水泛舟体验方式最多且原始风味保留最好。从阿勒皮出发,小船游过一群群岛屿,看库塔纳德正在收粮食的农民,感受静谧的文伯纳德湖。小船驶过科钦堡,到达博尔盖蒂岛,一座古老的荷兰宫殿直直矗立在那里。

印度旅游天堂——喀拉拉邦

现代喀拉拉是在几千年的外来影响下形成的。

随着香料贸易的兴起,来自旧世界的商人登陆印度西南海岸,带来了建筑、宗教习俗以及商品等等。后来,婆罗门开始沿着马拉巴尔海岸定居,他们带来了印度教和梵语。宗教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新的方言与当地方言融为一体,从而产生今天使用的马拉雅拉姆语。

印度旅游天堂——喀拉拉邦

在公元前四世纪,基督教、穆斯林和犹太人开始逐步定居在佛教和耆那教的社区。基督使徒Saint Thomas前往喀拉拉邦进行传教,建造了一批基督教建筑,包括位于Malayattoor的圣托马斯-巴坦天主教堂、科钦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等等。伊斯兰教在先知穆罕默德时期传入喀拉拉,在公元前629年建造第一座清真寺——切拉曼贾玛清真寺。

印度旅游天堂——喀拉拉邦

喀拉拉传统的theyyam舞蹈融入了印度教习俗,它结合舞蹈和音乐,舞者代表上帝讲述印度教存在之前流传下来的故事——尽管多年来,艺术形式已经融入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目前theyyam有400多种。冬天的时候,数百人每天在喀喇拉寺庙里表演,所有人都屏息以待。

除了theyyam舞蹈之外,喀拉拉邦还有卡塔卡利舞、 Margamkali舞蹈等等。

印度旅游天堂——喀拉拉邦

贸易给喀拉拉带来了各种食物原材料,比如木薯、腰果和西红柿等,将喀拉拉美食与外部美食相结合,欧洲的炖肉(ISHTU)与喀拉拉椰子和米粉煎饼称为“阿帕姆”;马拉巴尔马太咖喱,或鱼头咖喱,反映了中国人对咖喱鱼的偏好;阿拉伯商人带进喀拉拉的biryani已经改变了,比尔亚尼菜却在印度生根,流传至今。由于饮食其多样性,喀拉拉邦是印度唯一没有饮食限制的地区,牛肉和猪肉都出现在菜单上,素食烹饪也同样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