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三位蒙古族女王將軍的故事

抗日戰爭中,民國政府曾為七位女傑授銜。其中宋美齡、奇俊峰、巴雲英是中將,額仁慶達賴、姜毅英、謝冰瑩、胡蘭畦是少將。他們其中有三位是蒙古族,而且是三位女王。

抗日戰爭時期三位蒙古族女王將軍的故事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侵佔了內蒙古大部分地區,脅迫各盟、旗的上層人士接受日偽統治。這裡我要解釋一下,內蒙古地區的盟和旗是由歷史上的會盟制度演變而來的。若干個相當於中國內地縣級建制的蒙古旗組成一個盟。這個盟呢,就相當於現在的專區。早年每個蒙古旗都有扎薩克一人,也就是旗王爺,是可以世襲爵位的。我們現在說的三位女王,原來都是旗王爺的福晉,也就是夫人。他們都是在王爺去世後臨危受命,擔負起掌管旗軍政要務的。

抗日戰爭時期三位蒙古族女王將軍的故事

內蒙古巴彥淖爾盟的烏拉特中旗和後旗,當初被稱為東公旗和西公旗。這兩個蒙古旗王的夫人奇俊峰和巴雲英,還有茂明安旗旗王的夫人額仁慶達賴,在當時被稱為歸綏的呼和浩特市和包頭市相繼被日軍佔領後,不甘心接受日本侵略者的擺佈和控制,毅然出走,尋求抗日救國的道路。

三個女王中的奇俊峰,蒙古名字叫色布勒瑪,她是一位富有民族正義感、有膽有識的女子。美麗端莊的奇俊峰出生在蒙古族貴族家庭,自幼接受了蒙漢文化教育,19歲時嫁給了當時的西公旗王爺石拉布多爾濟,做了福晉。三年後,體弱多病的王爺病故,年僅22歲的奇俊峰就成了寡婦。由於蒙古族王爺的爵位是世襲的,作為小王子的母親,奇俊峰順理成章地成了執掌全旗軍政權力的女王。

抗日戰爭時期三位蒙古族女王將軍的故事

奇俊峰,蒙古名字叫色布勒瑪(中將)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進了內蒙古草原,迫於日寇的武裝壓力,一些蒙古旗的王公上層,紛紛投靠了日偽政權。可奇俊峰出自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不向日寇屈膝投降。她組織和領導全旗人民,積極投入了抗敵鬥爭中。

偽蒙自治區派出的白團長已經到了奇俊峰的家門口,每天找她的麻煩。這樣一個情況下,奇俊峰採取很巧妙的辦法,把他們暫時拖住後,帶上小孩、帶上養母和幾個官員,毅然決然地去找傅作義部隊,投入到抗日前線。當時所有的蒙旗扎薩克或者是官員,起來表示抗日的還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女人決心抗日,起了一個帶頭作用,鼓舞了很多人,在農牧民心中形象一下子高了,人們都願意跟上她抗日。”

就這樣,1938年2月,奇俊峰率領王府的衛隊擺脫了日偽的控制,投奔了著名抗日將領傅作義將軍,並將旗保安隊擴編為600多人的武裝,在內蒙古西部地區堅持抗日。

1939年7月19日,為了剿滅一直活躍在河套地區的抗日武裝,日本侵略者組織了1000多人的兵力,分乘45輛汽車進攻烏拉特前旗西山咀地區。奇俊峰帶著自己的部隊配合國民黨將領門炳嶽的騎兵,向日軍進行了猛烈的反擊。由於她的部隊熟悉地形,英勇殺敵,很快將來犯的敵人全部擊退。1939年12月20日,綏遠的抗日部隊大舉進攻日偽軍盤據的包頭,奇俊峰部隊受命配合友軍攻打駐守在東公旗察罕高勒廟的日偽軍。他們在這一仗中打得很精彩,殲滅了敵人一百多名,保證了這次戰役的整體勝利。

因為奇俊峰的抗日義舉和卓著戰功,她被當時的國民政府授予中將軍銜和“抗日女英雄”的美譽。可惜的是,32歲那年她被親日的反動分子殺害。

烏拉特中旗的女王奇俊峰率領農牧民抗日的義舉也震撼了另一位女王,她叫巴雲英,蒙古名字叫德力格爾桑,是烏拉特後旗旗王的夫人。她出身於一個蒙古族沒落貴族家庭,因為家境困難,她從小放牧,還常跟隨著父親進山狩獵,練就了一身騎馬、打槍的好本領。23歲那年她嫁給了烏拉特後旗的額王做福晉。因為她聰慧賢淑,又通曉漢語民風,見多識廣,深得額王的寵信和旗民的愛戴,許多政務都由她輔佐。

抗日戰爭爆發時,額王已經因車禍死亡,於是巴雲英精心撫養年幼的小王子的同時,掌管了旗裡的軍政要務。可沒多久,日偽政權為了加強對蒙古族地區的統治,極力想控制在民眾中有很大影響的巴雲英。不甘心當亡國奴的巴雲英帶領100多人的旗游擊隊,輾轉到旗南部山區和包頭北部,宣傳抗戰,招兵買馬,很快組建了兩個團,積極開展對侵華日軍的游擊戰。

1938年4月,有一股日偽軍追擊抗日部隊進了山,巴雲英的部隊把敵人誘進了一個山溝展開了激戰。對這場戰鬥,原巴彥淖爾盟地方誌專家吉仁泰是這樣描述的。

有一次他們被敵人包圍了,她就把三歲的小孩背上,領上戰士們就突出了敵人的包圍。還有一次日本的一支部隊要和她們較量,巴雲英巧妙地把戰場佈置好,一下子來了個突然襲擊,她們打死了42個日偽軍。”

侵華日軍很快注意到了這支由農牧民組成的游擊隊,瘋狂進行了反撲。可巴雲英絲毫沒有畏懼,她帶領戰士們奮勇殺敵,先後擊斃敵人200多人。1938年抗日名將張治中先生視察河套地區時,見到了巴雲英,稱讚她是“抗日英雄,堅貞不屈的蒙古族女傑”,授予了她中將軍銜。新中國成立以後,巴雲英任巴彥淖爾盟政協副主席,1966年病逝。

抗日戰爭時期三位蒙古族女王將軍的故事

抗戰時期在內蒙古西部,與奇俊峰、巴雲英齊名的還有一位女王,她就是茂明安旗扎薩克齊王的夫人額仁欽達賴。額仁欽達賴原是外蒙古喀爾喀部人,後因家庭變故隨母親來到了內蒙古土默特地區。她嫁給茂明安的齊王后,由於機智聰明,又事事勤奮,很受齊王器重。

日軍入侵草原後,雖然成立了偽政權對各蒙古旗進行統治,可仍對各旗王公不放心,到處佈置了耳目。茂明安旗的齊王是個具有愛國思想的青年,他從不去結交日本人,還暗中同抗日的國民黨部隊聯繫,於是就成了日偽政府的眼中釘。沒多久,齊王就被日本特務殺害。國仇家恨,讓額仁慶達賴看清了日本侵略者的真面目,她決心奮起抗戰。現住包頭市的蘇和老人是茂明安齊王的侄子,她對大娘額仁慶達賴的記憶還是很深的。

“她愛人是我大爺,為了抗日犧牲了,是1942年去世的。……”蘇和老人說,抗日暴動可不是一般的事,大娘她是豁出去了。最後她去了傅作義那兒,得到了支持後回來進行了抗日暴動。

齊王死後,額仁慶達賴下決心率領旗裡軍政官員投奔傅作義將軍,可事情不慎洩露,在途中她們被敵偽軍脅迫回旗。1942年秋,額仁慶達賴趁敵人不備,第二次出逃成功後,傾其所有組織了一支抗日部隊,一直戰鬥在抗戰前線。抗戰勝利後,身為國民黨少將的額仁慶達賴率部參加了綏遠起義,又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功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