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前倒戈!特朗普發推怒懟!這家百年美企突然宣佈

阵前倒戈!特朗普发推怒怼!这家百年美企突然宣布

美國近日大打貿易戰,引起各國紛紛發動反制,對美國產品徵收高額關稅。

本週一(6月25日),美國知名摩托車製造商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披露,將調整部分海外生產,設在印度、巴西和泰國的工廠將增加產量,以避免可能面臨的高達1億美元關稅。該司預計,至少需要9到18個月完成對海外生產設施的額外投資。

阵前倒戈!特朗普发推怒怼!这家百年美企突然宣布

這意味著,哈雷戴維森要開始將銷往歐盟市場的摩托車生產任務轉移到美國以外地區的工廠,緩解關稅帶來的長期壓力。同時,這是美國機動車行業企業首次表態將因貿易戰威脅而轉移生產。哈雷戴維森也成為首批因美國貿易伙伴實行報復性關稅而被迫出走海外的美國大企業。

在哈雷宣佈將增加海外產量之後,特朗普在自己的推特上怒懟道:“哈雷公司居然是第一個揮白旗投降的公司,我為他們努力付出,使他們最終不會向傷我們很深的歐盟交關稅,貿易順差有1510億美元啊。減稅只是哈雷公司的藉口,耐心點!

阵前倒戈!特朗普发推怒怼!这家百年美企突然宣布

實際上,哈雷的決定簡直是對特朗普赤裸裸的“打臉”。畢竟,特朗普正是高舉著保護美國企業的口號開打貿易戰的,去年年初他還會見了哈雷的高官們。他們清一色地騎著炫酷的哈雷摩托登場,惹得特朗普大喊“我愛威斯康星州!”,“哈雷!美國製造!”

百年美企選擇“投降”

公開資料顯示,哈雷摩托是由哈雷戴維森摩托車公司(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生產的摩托車品牌,創始於1903年,由威廉·哈雷(William Harley)和戴維森(Davidson)三兄弟在密爾沃基創建。一個多世紀以來,哈雷戴維森一直是自由大道、原始動力和美好時光的代名詞。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對來自歐盟的鋼鐵和鋁進口徵收關稅,引發貿易集團對美國商品作出“針鋒相對”的反應。在監管文件中,哈雷摩托表示,報復性關稅將導致從美國出口到歐盟的摩托車平均每輛增加約2,200美元的成本,但目前摩托車成本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阵前倒戈!特朗普发推怒怼!这家百年美企突然宣布

據瞭解,哈雷在法國的入門級摩托車目前價格為7,490歐元(8,766美元)。

該公司表示,預計關稅將導致2018年剩餘時間增加3000萬美元至4500萬美元的成本,全年增加8000萬美元至1億美元的成本。另外,4月下旬,哈雷表示,特朗普的金屬關稅將在今年年初預計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的基礎上,使其成本增加1500萬美元至2000萬美元。

Baird Equity Research在一份報告中稱:“我們認為哈雷保護歐盟需求的決定對於市場的長期健康是明智的。” “但我們預計短期影響會對估計和情緒產生影響,直到明確緩解措施的出現為止。”

特朗普在去年上任時誓言要讓這位標誌性的摩托車製造商再次走向輝煌。但自那時以來,該公司一直在計算貿易政策下的成本。

事實上,哈雷一直致力於將其摩托車的海外銷量從年產量的43%左右提高到50%。1月份,該公司宣佈關閉位於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工廠,摩托車出貨量下降至六年來的最低水平。2017年,哈雷在歐洲銷售了近4萬輛新摩托車,佔公司銷量的16%以上。歐盟國家的收入僅次於美國。

哈雷說,在海外進行生產可能需要至少9到18個月。它在美國以外有三個組裝工廠,巴西,印度和泰國各一個。在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之後,哈雷公司決定建設泰國工廠,該合作關係將降低亞洲一些發展最快的摩托車市場的摩托車進口關稅。

哈雷公司表示,它將在7月24日公佈第二季度收入時提供關於關稅計劃的更多細節。

貝爾德證券研究公司的分析師將哈雷戴維森2018年的利潤預期,從每股3.90美元下調至每股3.70美元,現在預計2019年利潤為每股3.85美元,低於每股4.20美元。CFRA Research將股票的12個月目標價格從49美元調低至47美元。

自3月初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衝突開始以來,哈雷戴維森股票下跌約9%,自2017年12月底以來下跌逾18%。梅賽德斯-奔馳製造商戴姆勒上週因貿易緊張局勢而下調2018年盈利預測。德國競爭對手寶馬錶示,鑑於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日益緊張,它正在考慮“可能的戰略選擇”。

特朗普也威脅要打擊汽車進口。穆迪分析師認為,進口車輛和零部件的關稅為25%,對包括福特汽車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在內的大多數公司來說都是負面的。

特斯拉馬上要掛了?

貿易戰在全球範圍內產生的巨大影響,已經讓很多企業家瑟瑟發抖。

6月15日,美國對華拋出500億美元徵稅清單。緊隨其後,我國在6小時內公佈了反制措施: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659項約50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這659項進口商品中,

就包括了從美國進口的整車。

阵前倒戈!特朗普发推怒怼!这家百年美企突然宣布

以目前情況來看,美國產進口車的關稅稅率,會在7月1日起從目前的25%下降至15%,隨後自7月6日起從15%上漲至40%。這意味著,7月6日前國內消費者可以買到歷史上最低價的“限時版”特斯拉。

雖然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MODEL S和MODEL X雖然仍留有預訂通道,但均預計9 月交付。

事實上,在宣佈將加徵25%關稅的第二天,北京地區就有部分特斯拉門店傳出“低配現車已售罄”的消息。

有特斯拉意向車主表示“7月6日如果真執行40%的稅率,Model S和Model X 分別漲價12萬元-20萬元。對我來說,購買價值肯定大打折扣。”

值得玩味的是,在我國對美加徵報復性關稅前四天,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通過一封內部信宣佈特斯拉將裁員9%(約4000人),並坦承此舉是為降低開支以期實現盈利。

自14年前特斯拉創立,這家龐大燒錢企業的虧損就沒停過。5月剛公佈的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一季度淨虧損超7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為3.972億美元。不僅如此,它還累積了近94億美元的額外債務,手持現金與等價物不過30億美元的特斯拉,與破產只有一步之遙。

然而財報公佈前不久,馬斯克還在電話會議上信誓旦旦地保證,特斯拉未來無須進一步融資。

外媒曾經計算過,按照特斯拉平均每分鐘消耗6500美元的速度,再融不到資也許都撐不過2018年。一向驕傲自負的馬斯克,終於願意承認特斯拉搖搖欲墜的事實,在6月給全體員工的郵件中低頭:“公司已成業內眼中釘,華爾街也想做空我們。”

數據顯示,2017年特斯拉在華銷量1.49萬輛,佔據了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3%的份額。與此同時,在華營收佔總營收17%。不具名汽車分析師表示,

目前特斯拉已被產能和現金流問題幾乎逼至絕境,如果失去中國將近20%的總銷售佔比,將意味著被宣告死刑。

近日,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正式宣佈了中國超級工廠計劃,新工廠將會被命名為“無畏”,將同時生產整車和電池,馬斯克希望“無畏”能承擔特斯拉國產化的重任。

事實上,特斯拉想要國產的意願非常明確。一方面在華建廠可以依賴國內高效的製造水平,解決產能桎梏。二來為了深耕銷量最盛的中國市場,通過本土化生產帶來的價格優勢進一步拉動特斯拉的銷量。

然而,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如今的時間節點,我國允許貿易對手獨資建廠的可能性非常低。而如果特斯拉未能趕上2018年-2020年期間傳統車企電動車集體爆發的節點,不論是即將國內交付Model 3 還是將來的全新SUV 車型 Model Y,對於國內純電動車市場特斯拉將只能做個看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