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食天堂的中国,为什么拍不出以美食为基准的美食片呢?

美食领域了可以说是最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个,我们每个人一天三餐还有下午茶、夜宵,美食找那个累数不胜数,可是真正被搬到荧幕上的优秀作品有多少呢?

作为美食天堂的中国,为什么拍不出以美食为基准的美食片呢?

《孤独的美食家》

日本有《孤独的美食家》、《深夜食堂》,韩国有《大长今》,观众可以通过一部影视作品来了解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与美食相关沿着剧中的指引去寻美食。但是,为什么中国就拍不出来这样优秀的影视作品呢?

作为美食天堂的中国,为什么拍不出以美食为基准的美食片呢?

《深夜食堂》

作为美食天堂的中国,为什么拍不出以美食为基准的美食片呢?

《大长今》

厨师在中国人眼中的地位

厨师,说句不好听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的话,在中国人眼中就是不上档次的职业。美食影视作品若想要在其他类型的影视作品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以厨师的生活作为载体,从而升华到人生、情感上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相比律师、医生、老师、警察这类社会精英职业剧,我相信观众都不会对一个厨师的恋爱史感兴趣

作为美食天堂的中国,为什么拍不出以美食为基准的美食片呢?

“姐,遇到X东方厨师就嫁了吧!”虽然广告是这么说的,但是真正愿意接受以厨师这么职业为谋生之道的都市女性,少之又少。在你说出自己的职业是厨师的时候,她们往往会忽略你是米其林三星、四星餐厅的主厨,而在在你身上贴上厨子,墩子的外衣。这样,观众还会对影视剧买单么?

制作水准

说到制作水准很多人是不服气的,但你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中国的影视剧水准真的处于一个全球中等偏下的水平。有很多剧组花着好几亿请的特效团队做出来的影视剧被网友喷到无地自容(可参考《爵迹》、《幻城》)。美食作品本就需要精心研磨打造出来的,多一点油、盐都是失败的作品,《孤独的美食家》之所以能够成为美食爱好者奉为“神作”就是在于:除了细微之处体现人生之外,精良的制作手法才是重中之重

作为美食天堂的中国,为什么拍不出以美食为基准的美食片呢?

有人会告诉我说像《舌尖上的中国》就很中国,但是你要知道,《舌尖上的中国》毕竟是一部纪录片,人们不会掏钱走进影院只为一部记录片。再者说,《舌尖上的中国》确实是一部以美食为背景的优秀影视作品,制作也说的过去,但是因为在中国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作品出现,所以人们会对“对一个吃螃蟹的人”记忆犹新,就是这样。

社会负面消息的传播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就是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都普遍关注的一个民生问题。但是由于一些不法商人为了蝇头小利在食材上作假,导致很多人对食材的担忧,进而观众不愿意去看,不愿意去消费这样的美食(参考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借用《饮食男女》中朱师傅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人心粗了,吃的再精有啥用?

作为美食天堂的中国,为什么拍不出以美食为基准的美食片呢?

现在观众的喜好难以符合美食领域的发展

着眼近几年来中国的电视剧,普遍都是以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家庭剧为主,因为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这些。再者,当下社会有一个十分突出的弊端——浮躁。没个人都在追求快速,并且以颜值来决定是否继续看下去。

如果在美食作品中请上两三位高颜值的明星,我相信,这样的作品肯定会大卖。可是这样的粉丝经济是做美食领域真正需要的么,因为明星吸引过来对美食毫无兴趣的粉丝,又有什么用呢?毕竟老祖宗古话说的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其实,你会发现越是饮食不够发达的地方,越喜欢表达这方面的“优势”,因为大家会觉得“原来我们国家还有这个,原来这道菜是这样的历史”,媒体永远都是宣传工具,做文化输出。不过,我觉得中国还是应该多制作相关的影视剧,向世界输出中餐文化

中国想在以美食为基准拍摄出真的优秀的影视作品,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你们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